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仲裁机构现状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陈福勇.我国仲裁机构现状实证分析[J].法学研究,2009(2):81-97.
作者姓名:陈福勇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与和谐社会的建构”(项目批准号:05JZD0004)和清华大学985二期项目“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仲裁机构的性质定位是讨论仲裁法修改方案和仲裁机构改革方案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对我国仲裁机构现状的准确认识。北京仲裁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两次全国性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表明,我国有相当部分仲裁机构在性质定位、人员状况、财政状况以及业务状况四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行政化色彩。从“国家与社会”的分析视角来看,造成不同仲裁机构民间化程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全国各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构进程不同步。需要利用国家和社会力量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在仲裁领域的调整,消除仲裁机构之间的不合理差异,推动仲裁机构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坚持有利于仲裁使用者和增进公共利益的立场。

关 键 词:仲裁机构  行政化  民间化  国家  社会
点击此处可从《法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法学研究》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