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孙中山与台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民主义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毕生致力于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把祖国的统一放在首位,时时牵系着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的收复与台湾同胞的苦难。他自革命之日始就将收复台湾作为革命的目标之一,临终时仍念念不忘废除与日本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台湾的回归。他将革命的组织发展至台湾,将三民主义播撒于台湾。此值纪念辛亥  相似文献   

2.
李敖在台湾被国民党送进监狱,特务们对李敖说,你太坏了,什么书都不准你看!李敖就问,《三民主义》可不可以看?对方一想,《三民主义》总可以给他看。于是李敖有了《三民主义》。又问,孙中山的全集可不可以看?对方想,当然可以看。于是李敖又有了孙中山全集。再问,  相似文献   

3.
论“台独”势力的“住民自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头面人物,为“实现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而“要求立院通过公投法”所发出的喧叫声,甚嚣尘上,且国民党当政者在此调调上与其有改二重唱为大合唱之势。这是分裂中国活动的深化,也是他们在新形势下妄图的“用人权对抗主权”、反对中国统一...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毕生梦寐以求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是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统一。他在崇高的爱国主义旗帜下 ,坚决反对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 ,留下的遗训至为宝贵。海峡两岸同胞应遵循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为尽快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①。李登辉提出的“两国论”,“再一次暴露了他一贯蓄意分裂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政治本质,与‘台独’分裂势力的主张沆瀣一气,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②“两国论”严重危及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尤其是第三次台海危机,两岸关系今天又面临重大抉择,两岸关系要不要发展,两岸交流要不要进行,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尽管总有一小部分人图谋分裂中国主权和领…  相似文献   

6.
威慑理论及其在实现中国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中国内战自 194 6年以来已超过半个世纪 ,2 1世纪初的今天全国尚未统一 ,内战的双方敌对状态尚未结束 ,这是台海两岸目前的政治现状。中国大陆与台湾如此长期的分裂已超过了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五十年的期间 (1895 - 194 5 ) ,实为国耻之一。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两岸长期内战分裂的结果形成双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差距 ,阻碍统一的离心力日益加剧。孙子兵法曰 :“兵贵胜 ,不贵久” ,“久则饨兵挫锐” ,“夫兵久而国利者 ,未之有也”。① 其言也真。中国如此长期分裂的主因之一是美国以政治、外交、尤其是军事等手段的威慑政策干…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4)
正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和演变过程看,他总是很擅长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致力于"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这一点也许正是对我们今天最宝贵的启发。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过程,是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紧密相连的,包含着中西文化的深厚积淀。三民主义思想的萌生是与晚清革命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列强的侵略,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亡时刻,清政府"政治不修,纲维败坏",危亡时局追逼,使改良与革命几乎同时兴起。维新改良  相似文献   

8.
高峻 《台湾研究》2001,(3):76-81
孙中山是一位“爱国若命”的真诚爱国主义者,为中国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百折不挠地奋斗了一生。他关于中国和平统一的思想,在1903年至1924年的20多年时间里曾作过多次论述。这些论述分别记载在他的《支那保全分割合论》、《三民主义与中华民族前途》、《临时大总统宣言》、《民权主义》、《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统一宣言》等著作、演讲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与台湾张茜红一、马关割台与孙中山近代中国,随着满清王朝的衰落及西方列强的入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便前仆后继,迅速展开。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中国民族运动,无论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以甲午这一年为起点,而急剧的发展与壮大”①。因为从整部中国...  相似文献   

10.
在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深厚的感情怀念孙中山的丰功伟迹。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伟大革命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早在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明确地指出"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一贯坚持革命,及时地总结了几十年的革命斗争经验,包括挫折和教训,在紧要的历史关头,接受了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采取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研究社会主义思潮并对之抱有很大热情的人。他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为了预防中国资本家垄断的流弊 ,提出了“实行国家社会主义”、“节制私人资本”、“发达国家资本”的政策 ,创造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学说 ,希望将来在中国造成一个共产世界。孙中山在当年提出的许多设想 ,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吾民今日赋同仇”——记同盟会员罗福星刘经发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会员罗福星在台湾传播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把这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和台湾同胞的抗日复台斗争联系起来,并为台湾脱离日本殖民地统治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一直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爱和尊敬。一罗福星...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邓小平先生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时候,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背景,即当时海峡两岸官方都共同遵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具体言之即两岸都坚决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作为第  相似文献   

14.
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台湾政治大学教授、中山学术与国家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政治大学教授协会名誉会长张亚沄先生及夫人于1996年10月2日至9日在我院进行学术访问。访问期间,我院梁守德院长、潘国华副院长、方连庆副院长等同张教授进行了友好会见和座谈。张亚沄教授还分别同我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干部班学员进行了两场大型座谈,就“三民主义在台湾”、孙中山思想、两岸关系、大陆的改革开放及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执政五十年“侨务”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侨务”政策是台湾当局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49至2000年国民党统治台湾的50年间,历经蒋介石、蒋经国、李登辉三任领导人主政,其“侨务”政策的演变也大致可以分为蒋介石时期的“反共复国”“侨务”政策、蒋经国时期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侨务”政策及李登辉时期的“台湾意识”形态化“侨务”政策三个阶段。李登辉时期的“侨务”政策既有对两蒋时期“侨务”政策的延续,同时更显现了“台独意识”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6.
一凡 《法制博览》2011,(5):57-57
1929年夏,田汉率南国剧社来南京演出,剧目中有他的新作《孙中山之死》。 刚到南京,国民党中宣部部长戴季陶就邀请他们到羊皮巷戴公馆作客。田汉一行抵达戴宅,戴季陶说了一些欢迎南国社来南京公演的客套话,突然话锋一转:“听说你们这次带来一个剧本《孙中山之死》,这似乎要慎重考虑一下!孙总理是我们的国父,去世不久,我们不忍心把他当成剧中人搬上台去表演!希望寿昌(田汉字)先生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7.
<正>我第一次听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为公”箴言,以为他只是在中国传播来自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我之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礼记·礼运篇》中读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才发现,“社会主义”这一政治理想萌芽早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善于将传统智慧经验同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型国家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世人皆知,有关台湾的“定位”问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已由国际协定作出明确的定论,即它属于中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是中央政府同一个省的关系,两岸的统一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从40年代末国民党当局逃台至80年代末由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政治地位并未受到撼动。本来这个问题无须过多着墨,然而由于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抛出了所谓的“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企图达到其分裂中国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两岸关系“定位”问题进行历史…  相似文献   

19.
维护国家安全对于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也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所需关注的首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影响台湾问题的内外因素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问题已日益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2000年5月,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在台执政后,台湾分裂势力更加肆元忌惮地推行“去中国化”和“渐进式台独”活动,并试图以“宪改”方式谋求“台湾法理独立”,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化台独”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同发 《台湾研究》2001,(3):52-55,63
所谓“文化台独”,是为“台独”制造舆论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是台湾分裂势力推行“台独”分裂图谋的手段之一。“文化台独”伴“台独”而生,随“台独”而行,它是“台独”的一面招魂幡。民进党执政后,“文化台独”日益猖撅,向民众大量灌输“台湾非中国”、“台湾人非中国人”、“台湾文化非中国文化”的理念,图谋泯灭台湾人民的中国心、民族情,破坏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对“文化台独”,已然成为海峡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