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敏 《重庆行政》2014,15(6):59-60
正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的重要监督职权,也是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主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有着重要意义。一、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宪法的地位及当前我国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全面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依宪"的前提是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因此,必须要加强宪法实施;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3.
《天津人大》2015,(2):42
2015年,河北区人大常委会要紧紧围绕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依法治区和建设美丽河北做出新的贡献。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推进法治河北建设贡献力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对新时期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常委会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相似文献   

4.
法政录     
《民主与法制》2014,(32):3-3
四中全会确定依法治国路线图 10月20日至23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重大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首次以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全面勾画法治中国建设宏伟蓝图,标志着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重要性和规律性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治国理政进入法制化新阶段。准确把握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刘凝 《北京观察》2014,(11):20-21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为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设计出了宏伟蓝图,将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对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顺利闭幕,全会审议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现在从全会公报中可以看到这个决定的一些主要精神。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相似文献   

7.
《人民论坛》2015,(6):38-3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论依法治国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12月4日)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  相似文献   

8.
陈菲  方列  王存福  杜放 《浙江人大》2014,(11):15-16,2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是什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阐明,“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的就是“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引人关注的是,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不仅表明我  相似文献   

9.
詹勇 《北京观察》2014,(11):32-32
正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公报和决定及其说明等相关文件陆续公布,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成为人们持续思考和热议的话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这是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和深谋远虑。17年前,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开启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新航程;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是承前启后的历史性开拓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迎接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我院科研处、法律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及辽宁省宪法、行政法研究会于2014年12月4日下午1:30,在我院多媒体会议室召开了以"树立宪法权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11.
本刊综合 《创造》2014,(12):84-85
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关注司法改革的节奏与逻辑,见证法治云南新常态。12月4日,被定为国家宪法日。其实我们对"依法治国"一词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单就"国家宪法日"的消息而言,我们真正需要辨析的或许并不是某种"节日落地",而是我们正身处一个怎样关乎法治至上的世界。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治国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反腐败斗争的法治路径。如何加强反腐败法治理论建设,为依法反腐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家宪法日"由来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宪法日。1982年的这一天,八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32年过去,社会主义中国的法治建设,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抵达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厉行法治的一个象征,国家宪法日的确立,再次彰显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决心,也意味着宪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3.
汪习根 《当代广西》2014,(22):14-1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表明,我们党对宪法权威在法治建设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宪法是人类文明的产物,缘起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出现了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的分野。从历史上看,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和法治体系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和完善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实施显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宪法的崇高地位进行了充分肯定,明确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同时也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这一实现依宪执政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我们有必要比较研究西方的主要宪法监督模式,发现并借鉴其合理因素。一、西方宪法监督的制度差  相似文献   

15.
肖华 《群众》2014,(11):74-74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坚定法律信仰,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其中明确提出要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并部署了新形势下加强法治监督、确保宪法法律实施的重大任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治监督就是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法律文本真正变成社会规范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在此意义上,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得到落实的根本保障。而法治监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就如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征程中,人民代表大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决定》也为人大工作拓展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为:健全立法起草、  相似文献   

18.
丁朋 《中国民政》2014,(11):9-12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必定是一个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里的法治政府;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健全、法制规范、法治昌明、法律得到普遍信仰的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刊以此为契机,回顾五年来民政法治建设,以启未来。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强调建立健全党和国家的防错和纠错制度。例如,在强调依宪执政时,决定指出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在强调依法行政时,决定指出  相似文献   

20.
《政协天地》2014,(12):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这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