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外高加索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而且蕴藏有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9.11"事件后,美国携北约进入该区域,俄美两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争夺加剧,其背后不乏出于控制里海能源和管道走向的战略考量。俄罗斯力求维持传统优势,力图获得对关键能源设施的控制权;美国则竭力重塑地区能源格局,将能源问题与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和地缘政治问题紧密地联系起来,试图打破俄罗斯对中亚能源的垄断。俄美两国针对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政策,以及两国间围绕油气运输路线所展开的外交博弈,表明俄美"管道外交"受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与战略利益的驱使,必将对该地区形势、俄与美欧关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美俄三边关系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重要、最受瞩目的三边关系,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变化都将对第三方对外政策造成重大影响。美国重返亚太,积极推动北约东扩挤压俄罗斯地缘战略缓冲地带,俄美双方针对乌克兰是否加入欧盟问题展开"拉锯战"。作为俄美争执的第三方,中国应借此"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深化与俄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努力构建与美的新型大国伙伴关系,满足自身安全、发展需求的同时,承担大国责任,推进俄美双方以"不对抗"、"非军事"的方式和平解决利益纠纷,促进世界继续朝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俄罗斯政策主要由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国内因素、美对俄认知等因素决定。冷战后 ,由于国力差距悬殊 ,美国掌握着美俄关系的主动权 ;2 1世纪初 ,美国共和党政府上台后 ,凭借“一超”的实力地位 ,追求主导世界秩序的“单极”战略 ,在对外政策中奉行美国利益至上的“单边主义” ,强调地缘政治利益、重视传统安全 ,以实力和对抗解决问题 ;俄罗斯大国倾向、外交战略、国家的“非民主”特征导致美对俄非良性认知等使得布什政府视俄为战略竞争对手 ,实行弱俄、防俄政策。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再到缓和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俄美关系变化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俄美两国的国内因素。俄罗斯国内政局的变化、大俄罗斯主义传统及反美情绪的高涨、俄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恶化是影响俄美关系的国内主要因素;而美国国内政治、冷战思维、全球战略是影响俄美关系的国内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魏冰  刘丰 《外交评论》2022,(5):19-52+165+3
冷战结束后欧洲地区维持了近三十年的总体和平,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而彻底回归到权力政治时代。北约是理解欧洲安全动态的关键,欧洲的和平由北约强大的军事力量支撑,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竞争与对抗则与北约扩张紧密相关。冷战结束后,北约不仅继续存在,而且在成员规模、行动空间和功能领域三个方面不断扩展。关于北约的存续与扩张,现有研究主要从北约的制度属性、成员国共享的价值理念、美国维持霸权的需要三个角度加以解释,但都无法准确理解后冷战时代北约扩张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具有集体安全属性的军事联盟,北约创建与维持的动力来源于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与联盟安全供给能力之间的匹配。冷战时期,北约与成员国将苏联视为紧迫威胁,由此建立起安全供需平衡。尽管苏联解体破坏了这种平衡,但北约独特的制度设计赋予其高度的灵活性,提供了双方在其他安全问题上重新形成供需平衡的可能性。在后冷战时代,族群冲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对俄罗斯的担忧仍然存在,这些因素重塑了成员国的威胁认知,推动北约通过不断扩张来调整安全供给能力,以匹配成员国的安全威胁需求。北约扩张的过程由战略理念、机构改革、能力建设和情报共享四个部分构成,核心目标在于适...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后,北约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多次提出"战略新概念",追求地域扩张和功能深化,寻求在两个维度上实现发展与转型。自2002年布拉格峰会上首次将合作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列入北约政治议程以来,网络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北约功能拓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网络安全战略基于北约对网络攻击破坏力和网络空间公共性的考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政策网络,然而由于各国对未来形势判断不一,这一战略尚未完全定型。理解和分析北约网络安全战略需要理清虚与实、公与私、攻与防、近与远四组关系——它们分别涉及北约确立网络安全战略的原因、战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战略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总体特点,贯穿了北约网络战略发展的始终。作为北约核心成员,美国在北约打造网络战略的整个过程中将扮演关键角色。正因如此,网络安全作为美国与欧洲共同关注的前沿问题,也将为掌握美欧关系动态打开一扇窗口。及时了解北约这一战略及发展方向,对于中国认识北约、理解跨大西洋(美欧)关系、制定本国网络战略和维护网络安全都应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导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新兴的俄罗斯全面调整对外战略,将融入欧洲作为振兴俄罗斯的唯一出路,并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俄欧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尤其是在“9·11”之后,双方政治互信增强、经济合作蓬勃展开,文化交流也更为频繁,目前,俄欧之间正在进一步加强在建立“欧洲统一空间”  相似文献   

8.
袁鹏 《外交评论》2006,(5):30-35
美俄关系经过近十年的磨合大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框架,但这一框架未能根本解决两国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伊拉克战争终于将这些矛盾催生出来,于是引发美俄关系新的紧张,也诞生了所谓“新冷战”说。笔者认为,与其说美俄关系处于“新冷战”,不如说是回归其本应有的面目。未来美俄关系的发展将取决于国际环境、双方各自战略走向及两国领导人的更迭三个层次的因素,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中美俄日四国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合作是四边关系的主流。在经济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以及地区安全领域,四国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广泛、深入。而且,随着经济因素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非传统安全威胁越来越严重,四国在这些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具有战略性。然而,在军事安全和意识形态这两个领域,美日和中俄之间的关系仍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对抗性,战略互信难以建立,冷战格局的影子时隐时现。四国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能维持“冷和平”状态。  相似文献   

10.
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引发了各界对其动机的关注。实际上,“特别军事行动”本质是俄罗斯“战略性威慑”的延伸和实施内容。俄罗斯对乌“战略性威慑”模型以包括北约东扩和乌克兰对俄离心力在内的外部压力为自变量,以受领导人意象和俄罗斯战略文化影响的威胁感知为中介变量,以“战略性威慑”为因变量。此次“特别军事行动”既是俄罗斯在面临外部压力不断增大下合乎“战略性威慑”逻辑的举动,又是以俄罗斯为一方和以北约及乌克兰为另一方之间不断博弈与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美国作为独存的超级大国,为确保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领导地位,不顾国际社会和俄罗斯的反对,不但继续坚持北约的存在,而且还把这个只限于保卫成员国领土安全的防御性军事组织变成了一个具有扩张性和进攻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美欧协同在欧洲和全球推行强权政治的工具。“9·11”事件后,俄罗斯积极配合美国的反恐行动,使俄美关系大大改善,但美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北约既定的续扩方针。一、北约东扩的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作为冷战时期抵御苏联和华约…  相似文献   

12.
试述中美俄三国关系的新变化吕乃澄冷战后的国际形势正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化格局,在这转折时刻,主要大国的对外战略调整和大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对国际关系格局变化及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的是中、美、俄三大国关系的新动向。国际舆论认为这...  相似文献   

13.
1991年7月华约解散,但作为与其对峙的组织北约在冷战后多次东扩。其目的就是极力削弱俄罗斯。它是“冷和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美国对俄罗斯发动的地缘政治中的“冷攻势”,它将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及俄罗斯的地缘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俄将推行新的地缘战略来减轻其后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中俄两国在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促进了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任、积极促进经济合作、大力开展文化交流,以巩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了解两国交往的历史,有助于正确处理两国的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中俄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政府首届任期以来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将中国视为在战略和军事安全领域加以制约防范,在双边经贸、地区稳定和全球治理等诸方面又须竞争与合作并重的“战略竞争对手”,并将亚太地区作为美、中战略竞争的重心.而现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相应特点可概括为:“竞争合作,制约防范,规塑行为,影响发展,避免对抗.”结合今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峰会与7月中美战略和经济高层对话,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决策的历史背景、重要内涵、决策过程、战略意图、主要影响、制约因素和潜在危险,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进行了综合评析.最后就现阶段美中关系特点与把握中美两国元首峰会和中美高层对话所取得的成果与“正能量”,在五个有选择的方面进一步推动双方的良性竞争、共赢合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虽已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共识,但到目前为止,两国对于“战略互惠关系”的定位并不完全一致.相比较而言,中国更强调“战略”,而日本更强调“互惠”.中国的政策基调仍然没有脱离“和平友好”,而日本的基调更倾向于“互利合作”.这种定位上的差异,正是造成两国“战略互惠关系”出现波折,造成人们对中日关系的预期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背后体现了中日两国对于“战略”的认识差异.虽然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务实合作是发展战略互惠关系的主要途径,但如果脱离“和平友好”的长期目标,两国间的互信与合作也很难真正实现.中日应推进“战略互惠”,警惕“政冷经热”.  相似文献   

17.
2001年9月11日针对美国的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迫使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准备建立世界性的反恐联盟。这个事件为俄美关系的改善提供了契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力支持美国的反恐行动,不但在军事上帮助美国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甚至作出巨大的地缘让步,向美国敞开了中亚的大门。这是普京为改善俄美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但这是伴随着俄罗斯要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俄罗斯在作出让步的同时,也要求美国在关系俄罗斯重大利益的问题上作出相应的反应。一、“9.11”之后的俄美关系。首先,关于西方国家对待车臣恐怖主义的问题。车…  相似文献   

18.
美日同盟的加强对亚太安全形势的影响——“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与亚太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苏浩1997年秋季,“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正式公布,使历时三年的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告一段落。这一事件引起了亚太地区各国政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外交学院亚太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准结盟战略是一种防御性外交战略,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与意见相同的国家达成共识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阶段性的紧密合作措施.世纪之交,北约东扩、日美安保条约西扩、中美关系很不确定、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等为建立准结盟战略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应把发展与俄、印度、印尼等国家的关系放在建立准结盟战略的首位.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年前 ,美国发生了“9.1 1”事件。这标志着恐怖主义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威胁 ,也成为人类安全的重大威胁。一些国家拥有强大的武力 ,可以应付高科技的战争 ,但恐怖分子却运用最简单的手段造成巨大灾难。对这种威胁 ,无论是导弹还是导弹防御系统都无济于事。冷战结束以来 ,美国政府一直在讨论冷战后的主要敌人在哪里的问题。“9 .1 1”事件之后 ,这个问题明朗了。敌人不是远在天边 ,而是在家门口 ,甚至就在萧墙之内。这就引起人们安全观念的变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今年以来 ,大国关系缓和趋势明显。以美俄、俄 -北约关系调整及中美关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