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婚姻:农村女性迁移的翘翘板——农村女性婚姻迁移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省内和省际迁移(包括城乡间、城市间及乡村间)日益频繁,学术界对迁移和流动的讨论也十分活跃,有关迁移动机、迁移的选择性、迁移人口的特征以及迁移、流动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已多有论及。但是以往的研究比较重视男、女劳动力以务工经商为动机的迁移和流动,相对而言,对以婚姻为动机的迁移(“婚姻迁移”)的研究则稍嫌不足。以婚姻为动机的迁移者多为女性,表现出了高度的迁 相似文献
2.
《湖北社会科学》2017,(7)
文化与旅游的耦合发展是在复杂机制作用下的综合动态过程,从社会学视角解析其发展机制,能够深刻反映出旅游的文化属性,以"社会互动"促进耦合过程,以"本真现象"保护特色文化,通过"体验经济"打造创新产品。通过社会学的理论探索文化和旅游耦合的产品模式,能够为旅游产品的开发寻求理想的途径,"旅游体验模式连续带"以旅游体验的深度差异将旅游者分为五种类型,其对应五类旅游产品模式,而现实社会中,理论假设的五种模式并非都对应现实的旅游产品。对特定地区的文化与旅游耦合模式的研究需要结合地域文化,同时应用"旅游体验模式理论"分析多种旅游者的动机和需求,合理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与旅游耦合产品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社会学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通过个案研究等方式解释农村面源污染问题的成因,探究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治理路径,但研究对象的范围仍有局限,研究理论框架较为僵化,跨学科研究取向未能彰显,还需注意从研究到理解、从宏大叙事到经验实证、从单一研究视角到多元化视角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面子文化的视角,通过在豫南F村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与地域性面子文化变化有关。婚俗中体现的面子文化包含规范性面子、人情面子以及炫耀性面子三种内涵。传统上,村民受规范性面子和人情面子影响较大,导致婚俗繁琐复杂,礼节性支付较多。随着经济发展,规范性面子约束机制下降,人情面子工具性增强,炫耀性面子影响增大。这使得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村民受经济驱动,出现婚姻支付"越轨"行为,提高了婚姻支付的内在标准。普通村民受面子文化驱动,被迫提高婚姻支付标准,使得农村婚姻支付普遍性走高。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将农村大部分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问题可以忽视。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阶段尤其要处理好贫富差距问题,从政治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巩固工农联盟的执政基础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社会学视角下分析农村反贫困的对策和路径,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7.
改革开放后,村庄被纳入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婚姻市场,沿海地区农村一批年轻女性嫁往经济相对发达的海外,但她们中的多数并未过上预期中的美满富裕的生活,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双重的依附性,同时她们既无传统宗族势力的庇佑,又无娘家的支持,结果常常呈现出贫穷与屈辱的生活样态.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社会学的视角,从宏观上对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女性独立意识增强,传统婚姻观念淡化;社会流动性增强,传统婚姻模式异化;婚姻替代资源增加,夫妻信任危机频发;交换资源减少,夫妻间吸引力弱化;离婚成本降低,婚姻解除方式简单化等. 相似文献
9.
“亚丁克”是指年轻夫妻因传统观念、家庭压力或其他因素所迫“非自愿生育”,之后将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照顾,夫妻重回二人世界,从而使得婚姻关系中本应成为重心的纵向“亲子关系”转向横向的“夫妻关系”.一方面,核心家庭获得来自更大家庭的物质、情感、劳力支持,呈现育儿支持系统的“外扩”;另一方面,因为孩子的暂时“缺席”,家庭关系又被“内缩”为以两性婚姻关系为主线的结构.该研究有助于探讨当代独生子女婚姻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形式和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10.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四川乡村旅游发展正面临机遇与挑战,以城乡统筹融合理论为视角,分析四川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可知,其存在乡村旅游发展缺乏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可以采取突出特色,提升竞争力,狠抓乡村旅游的品牌营销等措施,促进四川乡村旅游进一步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强烈的男孩偏好传统,以及近年来持续上升的出生性别比失调,导致了婚姻市场上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差异,农村地区的婚姻挤压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全面展示了青海省HY县S乡的婚姻现状,发现当地婚姻市场已经失衡,男性婚姻挤压严重,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西北农村地区婚姻的真实现状.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新国发2号文件强调,要坚持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支持贵州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对人的生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离不开最严格的法律制度对其规范和控制。文章基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考察,分析法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利益关系、认知理念、破坏行为控制的内在机理,指出贵州社会结构剧烈变迁、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和立法民族性自治性不足等制约因素,并立足贵州民族地区提出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控制人的自然本性、人与自然的生态利益、生态理性行为和生态文明制度变迁等机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俄罗斯青年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着重介绍这门学科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科建设和学者们所做的研究,以及在理论上的探索与研究方法的更替.对前苏联解体后青年社会学在激烈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的作用也作了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与定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社会学的视角主要有结构与过程的视角,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视角、冲突与均衡的视角、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视角、宏观与微观的视角。而民族社会学的定义由于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亦呈现出众说纷纭的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我们认为,民族社会学是一门从宏观社会系统出发,综合地研究民族地区现实的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控制,以探讨民族地区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15.
环境社会学应围绕"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开展研究,本文试图厘清符合这种学科定位且相对成熟的四类理论:"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环境公正理论、社会体制论、社会对策理论等,并谈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性探析——豫东HC村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Xi-rong 《妇女研究论丛》2008,(6)
本文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豫东HC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稳定状况。研究认为,丈夫外出务工,妻子留守在家,造成了夫妻间内在吸引力弱化,婚姻替代吸引力有所增加,但由于农村婚姻解体的社会成本过大,使得留守妇女的婚姻仍处于高稳定状态。但前两种力量对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的冲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性别理论视野审视我国《婚姻法》和司法解释关于事实婚姻的法律规定及其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实行婚姻登记与结婚仪式双轨制,在强调结婚登记的同时,根据我国实际承认仪式婚的法律效力;改变非婚子女的称呼,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改为子女。以期寻求处于弱势地位女性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女性婚姻迁移是一种以婚姻作为手段的人口流动,而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婚姻迁移则是一种以(实现)婚姻为目的的人口流动.其流向是从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村庄迁往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或者城镇,其本质是婚姻挤压背景下,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男青年为了增加交换资源以实现婚配而被迫采用的一种策略.该现象将长期存在,且容易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何妥善预防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问题的教育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问题是一个历时较久的教育问题,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在"后普九"时代,这一问题开始由流向家庭与社会的"失学"或"辍学"转变为流向城市和民办学校的新表征。在这一问题背后投射出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之下教育非均等化现实和农村教育的"公退民进"现象。尽管地方政府针对此问题采取了诸多对策,但未能有效把握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实质,从而具有较大风险。因此,正确把握农村公立中小学学生流失问题的表现、实质、原因、危害,有助于我们做出科学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20.
张恭样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0,(4):54-59
对于特定证据具体性质的分析和认识,是确立合理的证据规则,规范提取和运用证据的司法活动的前提。从当前证据法学的研究范式考察,已经出现了由自足的法律规则治理向交叉性跨学科方法的转向。文章选取社会学经典理论——场域理论,作为分析刑事言词证据自身形成的及提取活动的“危险性”的理论工具,以期为借助经验常识进行现象化分析的证据法学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司法实践中规避和解决刑事言词证据“危险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