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代世界》2013,(4):68-69
一、中国“两会”胜利召开.中国梦开始起航3月3~17日,中国“两会”在北京正式召开。此次“两会”具有两个特殊意义,一是完成了国家领导人的换届选举;二是进行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大会选举习近平为国家主席,中国又一次完成了政权交接的平稳过渡,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权的稳定性和政策的延续性。2013年“两会”还进行了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即大部制改革,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的第七次大规模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成为新时代党的领导的显著特征。始于2018年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贯穿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原则,从党领导自身工作机关的机构改革、党领导同级组织间关系的机构改革、党领导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机构改革三个维度,整体重构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主体框架初步建立并逐渐完善起来,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记者从平谷区总工会一届八次委员(扩大)会议上获悉,今年区总工会将落实区委2017年工作部署会和市总十三届六次委员(扩大)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导向和创新发展三个基本原则,在市总提出3年完成改革任务的前提下,力争用两年时间,完成平谷工会各项改  相似文献   

4.
距今年年底举行的国家杜 马选举还有半年多时间,俄罗斯各派纷纷厉兵秣马,整顿队伍,力争在选举中拔得头筹。作为国家杜马中占有席位最多的“统一俄罗斯”党,更将争取夺得国家杜马议席决定控制权作为该党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相联系,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步建立起来.这一点必须首先肯定.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其中以灰色权力为中心的灰色权力地带的出现和形成,已经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政情     
《南风窗》2013,(1):18-18
发改委力争在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家发改委日前在会议上提出,2013年将"力争在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说,2013年我国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同时还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  相似文献   

7.
随着20世纪末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全中国人民更加盼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将完成祖国统一列为21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又再次强调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这是我们党基于对世界大势与两岸关系形势的深刻分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历史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8.
鲁沂 《工会博览》2004,(6):28-31
几年来,北京电子控股公司工会在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电子控股公司党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国工会十四大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北京电子工业经济的高速、持续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何时何地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全国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于2001年2月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地方机构改革的要求,具体研究和部署市、县、乡机构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报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作了新的概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十九届三中全会这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奋发进取、求实开拓,完成了一系列实践、理论和政治准备,取得一系列新的改革重大成就,标志着党和国家为新时代初步构建起新型国家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实现了关键的历史性飞跃。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新在党的全面领导上。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新型国家治理体系最大的政治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现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会要按照中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以来,成都市作为国务院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单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为保障的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了一种成都模式。本研究报告将围绕成都市在乡镇机构改革、党内民主、基层民主、城  相似文献   

14.
国企风采     
日前,北京铁路局工会针对第五次全国铁路提速调图的实际,开展了《学理论、转观念、保安全、抓改革、增效益,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做贡献》知识竞赛。这次竞赛以促进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总十四大精神,动员职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主人  相似文献   

15.
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的联合国何去何从,其权力核心机构--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的改革至关重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2003年11月宣布组建的一个包括泰国前总理阿南、中国前副总理钱其琛等16名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组成的"威胁、挑战与改革"高级别名人小组经过一年的研究后,于2004年12月2日向安南提交了名为<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我们共同的责任>的报告,报告中有关扩大安理会扩容的内容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新一轮的安理会改革即将拉开帷幕.在新成员的入选上有关各方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谁将胜出,世人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成立于1920年的法国共产党曾经是法国第一大党,并曾与法国社会党联合执政,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其力量和影响开始下降.法共对自身兴衰沉浮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除了自身战略和策略上的失误外,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党的理论政策调整滞后以及机构方面存在弊端.1994年法共二十八大修改党章.正式放弃民主集中制,对党的全国领导机构进行改革.2001年法共三十一大再次修改党章,继续对党的全国性领导机构进行改革,实行由党的主席与全国书记共同负责的双重领导制.但是,这些机构改革的结果却与"变革派"预期的目标相反,出现了领导权的分散和混乱、党内派别斗争加剧以及法共全国领导机构与广大基层的矛盾.为了解决机构改革、变革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具体问题,2006年3月23-26日,法国共产党第三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修改通过了法国共产党新章程.  相似文献   

17.
邓聿文 《南风窗》2012,(24):44+46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党全面推进和落实依法治国的决心。在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  相似文献   

18.
赵义 《南风窗》2013,(6):22-24
对于掌握和运用权力的政治人物而言,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在即时性、功利性抉择和为长远负责两者之间的权衡。前者是多变的,后者是恒定的。因此,我们应当把领导层的更替,看成是后者的接力。3月5日,温家宝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报告政府工作,总结了过去5年的施政,谈了体会,并提出了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这是温家宝总理第10次也是最后一次向全国人大报告政府工作。随着此次全国"两会"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的选举产生,一个10年的政治周期宣告正式结束。对此次  相似文献   

19.
政府改革     
2013年全国"两会",因为"搞好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人事安排特别是高层人事安排"这一最重要的工作,备受中外关注。此次"两会"之后,我们将正式迎来另一个政治周期。此次"两会"将审议中共中央提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与既往类似,政府改革亦成为新政治周期开始后面临的一项大考。正如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任务艰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必须深刻认  相似文献   

20.
王坤 《工会博览》2010,(2):78-79
我国国家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却仍走不出“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怪圈。国家机构的不断膨胀给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本文针对我国国家机构的现状从内外两方面剖析了遣成我国国家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内部原因包括传统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机构内部的不正确思想以及不合理的财政和人事制度的影响,外部原因包括现存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传统封建文化根深蒂固以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笔者希望通过对机构膨胀的成因剖析为我国国家机构改革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