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艺术自律和审美现代性从争取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地位开始,最终使得主体以感性的能力通达生存的价值追求和意义体验,但是伴随着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艺术自律最终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危机.现代派艺术自身的危机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促使了后现代艺术的出现与转型,波普艺术、观念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则是将艺术的反叛性、生活性和观念性发挥至极致,并且在美学领域与生活相结合,适应了后现代的文化景观,其建构起的主体化自由审美体验也给复杂的中国艺术和美学理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并且以全球化普世性的维度影响了中国本土的言说方式,同时也给真诚生活的人们以建构历史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在当代仍然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他的“美育代宗教”说在当代语境下,其内涵已发生转变,我们应在以“日常生活审美化”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美学语境下重新理解、阐释和建构这一学说,重视其价值,开拓其新的意义指向,使该学说在重建人生的意义、规避后现代的时代问题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哲学话语中,不同作者在不同语境中使用“后现代”这一词汇时经常发生歧义.后现代作为追求多元性、拒斥统一性的理论尝试,所有后现代主义者都试图提出与众不同的概念与理论.后现代具有反思功能,作为一种历史意识,后现代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也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主体性与历史性作为实践活动的两个属性,在人对象化活动的不同领域和层面上不断地结合与分离。主体性与历史性渗透在唯物史观理论中,两者通过在实践活动中的相互结合既保证了唯物史观的整体性,也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了重要保障,对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协调一致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发展理念是唯物史观在当今时代的运用,也在运用中深化和拓展了唯物史观的视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都出自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主体,还深刻地体现了唯物史观中贯穿的实践意识、问题意识和辩证思维。新发展理念对于唯物史观的新贡献表现在: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明确指出“创新”已经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当今中国的实际和世界的实际出发,强调了“协调”的理念;突出“绿色”发展,表达了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的忧虑和关切;以“开放”和“共享”两个理念很有代表性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所在。五大理念对于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全方位的、完整的。它引导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也将引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在西方历史、社会中的至高地位,是一切西方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背景。作为发端于西方社会的学术理念,后现代法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对后现代法学的影响具有层次性,既在源头上促成了后现代法学的诞生,也对后现代法学特点的形成、发展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同时不乏对后现代法学具体学派的影响。这其中有后现代法学对基督教及其衍生物的继承、吸收和发扬,更多的是对后者的批判、反思,进而形成自身独到的见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在诸多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后现代视角下的法学与社会有了新的影响。后现代法学在基督教的变迁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文化思潮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过去、现在及未来都具有广泛影响——既具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积极意义、消极意义、后现代文化思潮的现代启示等三个方面,对后现代文化思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自现代博物馆诞生以来,物的收藏一直是其功能展开的基础。向公众开放后,博物馆教育越来越成为核心功能。在现代消费社会和后现代意义阐释的双重影响下,博物馆教育的重心从文物的研究和展示转向观众——学习者对于文物意义的建构。随着构建主义语境下博物馆教学模式的提出,博物馆交互性展陈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实践:一是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应用;二是沉浸式互动环境的具身构建。传统博物馆学对于真实和意义的讨论在后现代建构主义的语境中被取消。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文化景观。在我国社会文化的转型中,大众文化以形构时尚观念、敞开文化公共空间,深刻地改写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格局和生存状态。在西方语境中,大众文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后现代文化的表达方式;在中国语境中,大众文化是形构现代性的现代化力量。大众文化作为全球化现象及文化资本力量,在中国语境中乃是解构与建构并举,甚至是倾斜于建构,表明“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并非趋向西方文化,而是在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中国的大众文化贴近中国独特的现代性诉求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史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史研究主要建立在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对唯物史观在社会生活史研究中的理论基石作用做一些初步探讨。首先,唯物史观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产生和发展,社会生活史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其次,唯物史观透过社会生活的表层,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三,以唯物史观指导社会生活史研究,能够实现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克服微观史学研究和结构主义史学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