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61年7月间,美国派遣以汉弗莱(Don D.Humphrey)为首的经济考察团前往印度尼西亚,以帮助印尼实行"八年发展计划"为借口,寻求美"援"进一步渗入印尼的途径.该团1962年提出一项报告——《印度尼西亚:美国经济援助的远景与建议》.全书共八章,本文系其第六章,(原标题为"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本译文标题是我们改的)这一章是该团根据以上各章考察印尼各方面情况所得的资料而建议的"新援助计划",是该书的主题.艾地同志曾经指出美帝国主义企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来干涉印尼经济事务,美国"稳定经济纲领"的目的可以从"汉弗莱报告书"等材料看得出来.因此美帝的这个"新援助计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对印尼"经济援助"的侵略性质.  相似文献   

2.
作者希努·苏地哈佐博士(Dr.Hina Sutihardjo)是印尼国家计划委员会秘书.他在"印尼评论"连续发表的"八年国家全面建设计划"和"我们经济建设的起点"两篇文章,因性质一样,主要是谈及B项目在八年国家全面建设计划中的作用,所以译者把它合并为一篇在本刊发表,并改题为:印尼八年国家全面建设计划与B项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印度尼西亚国家建设委员会(在雅加达称为DEPERNAS,即印尼文Dewan PerantjangNasional的简写)是在1959年7月苏加诺总统在成立总统内阁后按共命令成立的.该委员会于1959年8月15日正式宣誓就职并受令于最短期间内起草一份建设计划.总统特别要求此计划务须包括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并命令委员会在工作过程中必须阐明和运用他本人曾经略加一般阐明过的"印度尼西亚社会主义"的概念.他任命一位闻名老国民党员哈·莫罕默德·亚明博士为该委员会主席.亚明是前司法部长,在印尼一向以诗人与罗曼蒂克历史学家著  相似文献   

4.
7月1日苏哈托总统在沙拉笛加参加印尼教会理事会第八届大会开幕式。在致词中说:班察西拉社会乃是宗教性社会主义性的社会。他认为经济建设归根结底是指向平衡与调和的形体进步。经济建设对缔造完美的印度尼西亚人,以及公正和普遍地建设一个印尼社会来说,仅仅实施而已,并承认“目前的情况尚未摆脱诸般社会畸形现象”。《印度尼西亚日报》7.2  相似文献   

5.
东盟国家的社会语言多元性东盟国家在语言和种族上都表现出多元性,语言必然是东盟国家建设中的一个关键因素。(一)印度尼西亚印尼是种族差异最明显的国家。据1972年印度尼西亚民族语言学院公布的印尼语言图,确定语种数为418。这个国家的格言“差异中求统一”  相似文献   

6.
华侨华人社团在东南亚及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华人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它是华侨华人报刊杂志、华文学校及华人企业经贸网络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之一.早在1900年,印尼华侨华人正式成立了近代印尼第一个华侨华人社团——巴城中华会馆.  相似文献   

7.
由于哈达是印度尼西亚中间派领袖的这种作用,他的著作曾经引起广泛的兴趣.在1950年到1958年哈达担任印度尼西亚付总统职务期间,他在印尼国民党极左派和印尼共产党与那些亲西方集团之间起缓冲的作用.从哈达的著作可以看出,他是认真对待宪法第38条的规定即要求国民经济的祖织必须以合作社为基础.在其著作中,哈达很明显地表达了他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态度.他一再把公司与合作社加以比较,认为前者是阶级斗争的缩影,而后者是印度尼西亚走向无阶级社会的道路.此外,哈达也把合作社当作发展经济的一种技术手段,但是甚至他自己也不能不承认,"国民经济合作化"并不是短期内所能实现的.同时,独立后没能引向经济繁荣的这一失败是当前印度尼西亚国内混乱的最主要因素;问题很清楚:印度尼西亚不能等待到合作社经济组织好了再开始有效的经济发展计划.因此,目前印度尼西亚最需要的是"有目的的措施";而哈达本人能否在印度尼西亚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有效的领导作用是有怀疑的.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印度尼西亚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人口分布极不均衡的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印尼资源的开发与经济的发展。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荷兰殖民者就开始有计划地将爪哇与马都拉人等地区的人口向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迁移。在独立后,印尼政府继续推行国内移民计划,该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印尼的人口问题,但也给外岛地区带来相当大的负面影响,因此,2000年印尼政府正式终止大规模的国内移民计划,以本地移民计划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以前,巴淡这个只有415平方公里的“蕞尔”小岛还鲜为人知。而今巴淡正日益成为印度尼西亚乃至东南亚和亚太地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一巴淡的开发并非始自今日。近20年来,它曾数度被列为印尼工业的发展基地之一。1970年,巴淡在总统令中被划为印尼石油天燃气工业的后勤和使用基地。承担巴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便是“Pertaminca”石油公司;1973年,印尼成立巴淡工业发展局,作为督促这个  相似文献   

10.
一印尼苏加诺总统整整执政了二十年。自1951年起实施了两年的“紧急工业计划”,此后又先后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和“八年全面建设计划”,共用了十五年时间优先发展工业,期望通过工业化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争取建立独立的民族经济,进一步巩固民族独立,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掠夺。这种愿望能否实现,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建设的成败。考察印尼这一时期工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印度尼西亚商业部1973年1月6日所公布的材料,由于世界市场对黏着橡胶的需求增加,1973年印度尼西亚的印尼标准橡胶(SIR)的产量预计将会达到三十七万五千吨,近几年来社会主义国家对印度尼西亚的黏着橡胶的兴趣日益浓厚起来。从1972年1月到11月,印尼标准橡胶的产量为二十四万二千零四十七吨(四十家黏  相似文献   

12.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第一大国,面积19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7千万,资源丰富,位置优越。它横跨赤道,联结亚澳,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东南亚海上交通的枢纽。远在二千年前,中国和印尼就已经开始友好往来,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8年来,中国印尼关系经历了曲折的路程,1967年中断的外交关系至今尚未恢复。双方关系的恶化导致了直接贸易的长期中断,直到1985年双方才宣布恢复直接贸易。三年来,两国经贸关系重新发挥潜在的活力,迅速走出低谷并后来居上,升到东盟国家同中  相似文献   

13.
自从印度尼西亚独立以来,美国已直接赠款或贷款给印度尼西亚二十四亿美元,其中约十九亿美元是1966年以后提供的。1966年以来,美国的大部份援助是根据第480号公共法(PL480)第一项和援助计划提供给印度尼西亚的,用以支持印度尼西亚的经济稳定计划。这个计划成功地把苏加诺时期四处蔓延的通货膨胀有效地控制了起来。此外,1973年美国约提供了二亿三千六百万美元以恢复印度尼西亚的基础经济结构,特别  相似文献   

14.
7月1日马利克对记者们说:“亚洲对美国是重要的,我很高兴美国已保证要在这里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他说:“如果美国撤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的话,就将伤害它自己”.7.3.上2日《印度尼西亚日报》报道,印度尼西亚银行公布:自1977年7月1日开始“苏迪尔曼组”面值五千盾和一万盾纸币从流通中被收回,并宣布不再作为合法的支付工具.《印尼日报》7.2.  相似文献   

15.
导言1997年袭击印度尼西亚的金融危机对印尼人民来说究竟是祸还是福,人们的看法一直存在争议。一个明确的事实是:象征着独裁政权的苏哈托总统已在1998年被迫下台了。在苏哈托被罢黜之后,印度尼西亚到处都能看到人民对改革的欢欣振奋。对于民主的快乐了解和体验甚少(即便是有的话)的印尼人,几乎在一夜之间突然"感到了"对民主的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16.
1984年5月2日,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共和国总统苏哈托,在雅加达史纳延(Senayan)体育场举行的纪念印尼国民教育节大会上庄严宣布:印尼的义务教育运动开始。他号召所有社会阶层、家长和政府机构积极支持和参加这个运动,并期望通过这个运动,使年龄自七岁至十二岁的所有印尼儿童,都能获得享受基础教育的平等机会。苏哈托总统解释道,选择5月2日作为印尼的国民教育节,是为了纪念印尼伟大的教育家基·哈查尔·德宛多罗 (Ki Hadjar Dewantoro)。  相似文献   

17.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后,发展民族资本的利益要求摧毀其经济中的殖民地性结构和取消外国资本的阵地.排挤外国资本的斗争是首先在对外贸易领域中开始的,因为对外贸易是外国垄断资本把印尼保持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依附地位的一个主要手段.帝国主义者利用对外贸易从印尼攫取去大量利润.不等价交换则助长了印尼经济殖民地性的保留.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农业原料,和几乎全部矿产品被输出.同时印尼又不得不输入一切工业品以至于粮食.对印尼来说,商品输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外汇又是清算国际支付、输入商品和在国内为实现工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所必需的.这也决定着把外国资本从对外贸易,以及从国家一切经济生活中排挤出去的必要性.长期的荷兰殖民压迫造成了印尼经济的落  相似文献   

19.
长期担任孟席斯内阁部长、后出任澳驻美大使的霍华德·比尔指出:"印度尼西亚是我们第一关注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没有在公开场合更多谈论对这个新独立国家感兴趣的程度,但是,在我们考虑问题和制定外交政策时,从来没有把印尼的问题搁在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印度尼西亚印尼国营国民石油公司计划绕过马六甲海峡,在苏门答腊色曼卡(Semangka)海湾建立一座大型的石油仓库,为来自中东的油船服务。这座石油仓库完成后,就能够应付二十万吨到五十万吨油船,并且能够储存一千万桶石油。据说一些日本公司对这个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