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是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明确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自身也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这一点,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是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论述被视为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存在学术差异的重要论据,但在几乎写于同一时期的<卡尔,马克思>中,列宁强调研读恩格斯的著作对于理解马克思的重要性,提出"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见解.重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需要经过审慎的互文解读,考量作者同一时期创作的文本群.在列宁诞辰140多年后的今天,重审列宁关于"理解马克思"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段论述,对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思想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搞"特区"试验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探索方法.在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作为革命时期的"特区",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经济特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和平统一做了成功探索.这些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比较明显地继承和发扬了列宁主义,尤其是列宁主义的新经济政策。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更多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整体趋向上来看,是由列宁主义的中国化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西方马克思主义起源于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与列宁主义本质上同属于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阵营。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未能区分列宁主义和打着列宁主义旗号的"斯大林模式",走向了脱离群众、脱离实践的道路,最终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尤其是对恩格斯的误解,严重限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使它成为一种脱离实践的空谈。与此相反,走出斯大林模式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条通往共产主义的新道路,遗憾的是在理论方面,中国学者始终没有达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更不要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准确把握了。在这一意义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有助于我们重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节制生育"是久已有之的词语,带有浓厚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痕迹,被视为资本主义的.毛泽东首创的"计划生育"提法,巧妙地摆脱了社会主义中国控制人口的理论困境,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人口观的话语体系.从"节育"到"计划生育",不仅是名词的变化,而是代表了不同的思想体系.从"计划生育"话语体系的建立,可以一窥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灵活、智慧地对资本主义学说开展扬弃,深入地透视这一历史时段的意识形态与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把手",列宁利用有利条件对"一把手"监督制约问题进行了开创性地思考和探索,在一些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由于列宁的过早辞世,斯大林及以后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放弃了列宁确立的正确原则,形成了僵化、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模式,成为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立了列宁主义,其思想极其丰富,其中科学发展的思想,成为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极其宝贵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60年代的中苏论战,是那个世纪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邓小平率领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没有屈服于苏修",其出色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的充分肯定。"一场痛快的争论"1960年4月,列宁诞辰九十周年时,中国发表了《列宁主义万岁》《在列宁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主义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列宁主义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二者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的继承性,在方法论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分析和研究毛泽东思想与列宁主义的理论关联,对于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脉相承性,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利用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论及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曾明确指出: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①.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附诸实践,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认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②强调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从理论上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的"前十年",中共领导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利用资本主义的极富见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理论.下面就这一时期分阶段论述之.  相似文献   

12.
丁晋清 《探索》2001,(5):26-29
是否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哀成败.要真正实践"三个代表",必须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继承发扬这种学风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当前,在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实践"三个代表"时,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阶级属性、理论精髓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树立了学习与运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科学地回答了"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的发展规律,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如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能成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一直是我国思想界研究的热点.有人编造"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把它说成是毛泽东的.部分学人将其当作学术上的新发现和理论上的新观点加以宣传,欺骗了读者,毒化了学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毛泽东创造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性质根本不同和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目前思想界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学术分野,已经转变成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的一场斗争."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不仅是国内某种政治力量用来否定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也是用来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纲领,理论上不能成立,政治上极为有害.  相似文献   

15.
列宁是20世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导师,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适逢列宁诞辰130周年,我们最好的纪念就是努力学习、研究、运用列宁宝贵的思想遗产,如关于时代和帝国主义、十月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合理性、无产阶级专政、新经济政策和工人阶级政党建设等理论,继续高举列宁主义旗帜,更好地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搞好,迎接21世纪必将到来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6.
近期以来,广大理论工作者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回顾了列宁为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胜利而英勇奋斗的伟大一生,一致认为,在当代坚持和发展列宁主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列宁主义在当代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央党校副教授李指出,今天列宁主义所面临的挑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严  相似文献   

17.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理论,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实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偶像化,变为对资产阶级来说的"无害的神像"的必然表现。警惕当前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否定列宁主义,彻底肃清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在当前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显露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束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这一新思路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后来邓小平、江泽民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参考作用.它从一个侧面说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双方批判了冒牌"主义",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要素--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空谈"主义",强调中国实际问题的重要性,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实际.批判了照搬"主义",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关系.实质上已具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意蕴.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斯大林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承认列宁晚期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列宁主义的基本内容,在实践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挥和曲解新经济政策,最后完全抛弃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