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沙俄时期的萌芽、苏联时期的建立和完善、新俄罗斯时期的改革过程。在此过程中,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时势变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形成了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种社保体系在当今世界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英、法、德等欧洲国家都较早相继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1883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制定了医疗保险法,建立医疗保险金公共法人团体,规定由它来支付医疗费用和病假补贴。这标志着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英国在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的积极努力下,于1948年建立了名为“国家健康服务”的医疗保险制度,向全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这两种保险制度的最大不同有二:(1)“俾斯麦”制度的被保险人是被雇用者,“贝弗里奇”制度的被保险人是全体公民;(2)“俾斯麦”制度的资金来源是个人工资中的分摊金,“贝弗里奇”制度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拨  相似文献   

3.
赵斌  严婵 《东南亚》2009,(4):48-52
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以其投入低、效率高为世人所称道。文章介绍了新加坡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和医疗服务供给系统,并对其进行公平和效率评估,认为新加坡医疗体制的成功实际上并不能归功于医疗个人账户制度,而是源于其内设的对低收入者就医的补贴制度和个人自付费用对医疗服务消费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在叶利钦总统时期,俄罗斯按照联邦制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了总统共和制,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构成俄罗斯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普京总统第一任期时,在巩固俄罗斯联邦统一国家权力体系,完善俄罗斯议会和政党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梅德韦杰夫总统时期,在确保国家政权稳定和推进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普京总统在新的任期内,将寻求在强大国家与人民民主间实现平衡,建设一个统一、稳定、民主、公正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5.
早期的俄罗斯法属于斯拉夫法系,后又继承罗马法系,至19世纪中叶,它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苏联法体系创制。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成为独立的联邦制国家,俄罗斯联邦的国家性质、法律制度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俄罗斯法律改革的基本走向,是以趋同大陆法系为特点。这一特点与俄罗斯法律在历史上渊源于罗马法不无关系。本文从历史角度审视了罗马法对十月革命前俄罗斯诉讼制度的影响,认为俄罗斯诉讼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法律文献都留有罗马法的清晰印记。俄罗斯法律与罗马法源远流长的关系,或许就是当今俄罗斯司法制度更加趋同大陆法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进入转型时期,其媒体也进入寻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苏联解体导致的经济、文化、政治衰退,民众意识形态处于混乱、迷茫状态的特殊环境下,东正教报刊异军突起。它有深厚的民众基础和丰富、繁杂的内容体系。它为宗教信徒和广大民众解读俄罗斯文化提供了一个承接平台,而且成为转型期宣传政治及社会政策的话筒。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国 ,其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它如何构建行政诉讼制度 ,其理论走向如何 ?这些问题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比较荒漠的领域。笔者认为 ,俄罗斯已仿照西方国家初创了与苏联有本质区别的行政诉讼制度 ,还亟待改进和完善。为此 ,俄罗斯学者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从理论走向看 ,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围绕行政诉讼概念、本质和特点进行行政诉讼基本理论研究 ;二是俄罗斯行政诉讼的应然模式和行政诉讼法典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的城市建设始于沙俄时期的领土扩张,苏联时期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并达到顶峰。苏联解体至今的20余年间,虽然俄罗斯城市建设还在缓慢推进,但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重要标志的城市化进程已基本处于结束阶段,"郊区化"已初露端倪。工业化"裹挟"下的城市化带来诸多问题,而人口和发展资源向中心城市的集聚使俄罗斯城市网依旧较为稀疏,城市发展不平衡加剧,城市发展画卷呈现"斑驳"之态。整体而言,当今俄罗斯城市发展主要由规模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为全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医疗领域的高成本、低效益长期困扰着其整个社会。从罗斯福到杜鲁门,从尼克松、卡特到克林顿的历届总统对医疗改革的呼吁已持续将近一个世纪。医疗改革更成为奥巴马挽救经济、提高民众生活质量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墨西哥和巴西具有比较完善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根据两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 ,本文对中国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是政府要大力支持 ,二是在巩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制度 ,三是扩大合作区域从而提高保障水平 ,四是建立贫困农民医疗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1.
浅析俄罗斯的东北亚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调整时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东北亚区域的合作也随之发展。东北亚地区曾是冷战的前沿地区,目前又因其聚集了大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而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在这一国际经济、政治势力角逐的舞台上,俄罗斯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俄罗斯非常重视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联系,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较完整的地区性战略,正是以这一战略为基础,俄罗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在东北亚地区展开了积极的攻势。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7年,在苏联国家保险型养老保障制度基础上,俄罗斯建立了现收现付制①的养老保险制度。2002年,又对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建立了三支柱②型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采用包含现收现付制和积累制二者特点的混合型财务模式,养老保险的缴费形式以统一社会税③形式缴纳。2010年1月1日,以取消统一社会税、实行强制养老保险缴费为标志,俄罗斯新一轮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又正式启动。本文拟对此次改革的深层次原因、改革目标、改革内容以及改革在制度设定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晓艳  米军 《东北亚论坛》2007,16(2):110-115
俄罗斯养老金制度起源于前苏维埃时期。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府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了国家集中管理的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了资金来源多样化的、重视效率并兼顾公平的社会保障模式。新的养老金制度支付体系的实施,表明俄罗斯基本建立起了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政府预算开支已经显著降低,依靠社会集资占据主导地位。但是2000年以前的养老金制度实质上仍是前苏联时期的现收现支体系的翻版。从2001年12月起,《俄罗斯联邦强制养老保险法》、《俄罗斯联邦国家养老保障法》和《俄罗斯联邦劳动养老金法》同时开始生效。这标志着俄罗斯的养老保障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加完备的有法律保障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ussia are preparing to negotiate a new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at a time when their bilateral rela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ickly. On the one hand, Vladimir Putin's Russia is perceived as having gone undesirably far in reverting to a semi-authoritarian state and in exert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ressures on some pro-Western, former Soviet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U's Russia policy remains ambivalent because of the continuing deference towards Moscow of a number of large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confrontational posture of some new EU member states. Other factors add to this deteriorating state of affairs. For one, there are a number of legal complications coming from the shape and scope of the new agreement.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there are several political uncertainties, first and foremost the definition of those “common values” upon which the new treaty should be based. To get out of this quandary, the two sides will have to scale down their ambitions on the new agreement. A mutually acceptable formula might imply the negotiation of a concise “framework” treaty, accompanied in due time by sector-specific agreements.  相似文献   

15.
对俄罗斯国际私法立法的评介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海波  赵凯 《东北亚论坛》2007,16(4):95-100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根据对外民事交往的形势和需求,构建了新的国际私法体系。与前苏联相比,俄罗斯国际私法在立法形式上并没有重大突破,但在立法内容上,调整范围大为拓宽、意思自治原则应用的领域也更为广阔、最密切联系原则成为准据法确定的基本原则、诸多冲突规范均有实质性的改变。俄罗斯新的国际私法立法,对与其立法背景大体相同或相似的当前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朝鲜自1948年建国以来一直接受着苏联的经济援助。苏联解体后,俄朝之间的贸易额显著下降,仅为苏联时期的6%。俄朝两国在劳务、渔业、投资、木材采伐和农业领域有所合作,并积极探寻可继续发展合作的道路。资金短缺是两国经贸合作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未来俄朝两国在合作修建铁路、森林采伐、渔业、旅游等领域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为了解决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问题而建立的临时政权,而它与美国的经济交往则是实现其外交目标的重要手段.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从其建立为始,至它重新归并苏俄为终.通过这种经济关系,苏俄逐步瓦解了外来干涉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而美国也加深了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了解,影响了其在远东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因此,远东共和国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史极为重要的内容,对于美国、苏俄、日本、远东共和国这四个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联时期俄罗斯与乌克兰两个加盟共和国间的经济联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苏联解体后,俄乌转变为两个相互间有着内在紧密联系的独立国家。由于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经济政治地位,与欧洲经济一体化也同样是乌克兰优先发展的对外政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下两国在能源、农产品和军工领域的合作进程发展缓慢。从长远来看,发展两国间的内在经济联系,促进两国间多领域合作是符合两国经济发展共同利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苏联的解体 ,独立后的俄罗斯走上了私有化的道路。在将近十年的私有化改革过程中 ,俄罗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就改革者最初设想的结果而言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when Former Soviet Union (FSU) leaders can obtain Western economic resources, then their foreign policy will more often be independent of Russia. The principal factor we examine with respect to securing Western economic assistance concerns the willingness of leaders to implement economic reform, an enabling condition that allows leaders to adopt policies more independent from Russia. In contrast, if leaders cannot secure Western economic resources because of a lack of reform,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 pro‐Russian orientation. In the case of Ukrainian foreign policy throughout the past decade, we contend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tinct phases. These include the initial anti‐Russian policy of the early 1990s that proved unsuccessful because of a lack of reform, the more moderate Russian orienta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decade when moderate reform was implemented, and a stronger pro‐Russian orientation by the end of the decade as reform slow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