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下太平     
不知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儿时记忆:小朋友两个或多个围拢一起,在纸上或地上画出一个“田”宇格,出着剪刀、石头、布,喊着“天下太平”,谁赢了就在自己的“田”字格的一个方框内先写下“天”字的一笔,每次赢了就写下一笔。谁在自己的“田”宇格内先写完“天下太平”这四个宇,就算谁赢。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文物保护法、矿产资源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之规定,"狗头金"不是文物和"矿藏",也不属于民法通则规定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它是民法调整范畴的"无主物",故不应收归国家所有。通过"先占"取得对无主物排他性的支配权是一项自然权利,是不以法律为基础而存在的权利,法律只是对这一权利加以确认,而不能反对或否认这一事实。"狗头金"就是一块价值不菲的矿石而已,属于民法规范的"无主物"。根据民法"先占"原则,谁先发现占有它,谁  相似文献   

3.
新语     
《小康》2013,(2):22
先走体2013年1月,一条内容为"人这一生,大约就是吃九吨左右食物,谁先吃完谁先走"的微博在网上迅速传开,网友们纷纷对照"九吨"的上限,预测自己还能活多久。不过,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生物学博士Ent-evo认为,人的寿命与一辈子能吃多少食物是没关系的。但这个段子客观上也提醒人们不要暴饮暴食。吃得太多太好,导致营养过剩,容易引发各种"富贵病",如高血脂、高血压等。网友们根据微博言论纷纷以此为内容展开造句,文体句式为"这一生只能___,谁先___完谁先走。"这种文体被称之为"先走体",是继"玛雅体""、我还活着体"之后又一网络新文体。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选举必须以选民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为基础。而选民的有效参与是建立在选民享有充分知情权和选举权基础上的 ,如果选民没有关于选举的充分信息 ,或者选民选举意志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他就会认为选谁与不选谁是一个样 ,选与不选一个样 ,从而失去投票的政治效能感 ,同时也会失去参与投票的积极性。纵观近两届县乡人大换届选举 ,我们在一些地方注意到这样一种奇怪现象 ,选民争当代表的热情与部分选民对选举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如何采取综合措施 ,调动选民的参选积极性 ,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相似文献   

5.
边关石头记     
不会发光,因为它不是金子;不会闪耀,所以它不是钻石……它,只是一块石头,一块边防线上普通的石头。"四面环山,抬头见山,出门爬山,常年守山。"这是边防生活的写照。山是什么?山是祖国的构成,山是石头的家园;石头是什么?石头是山的构成,石头是边防战士的乐园。行走在中蒙边境,从被誉为"东疆前哨"  相似文献   

6.
分年是《代表法》颁布实施5周年。5年来,各地认真贯彻实施这一重要法律,推动了人大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增强了全社会的人大意识和法律意识。但从《代表法》实施5年来的情况看,仍然有许多地方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代表的法律保障方面,侵犯代表合法权益的现象屡有发生,令人忧虑。——代表的言论、表决免责权不时受到侵犯。《代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然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某些地方却出现了追问代表"选谁、没选谁"、"为什么不选确定的候选人"的怪现象,有些人甚至威胁代表说:"不怕你不说实话,将来我们要对笔迹"。如在去年的乡镇人大换届选举中,郑州市就有这么个单位竟以查"案件"为名,随便查阅了一个乡在人大会议选举时的选票,并找代表核对选票上的笔迹。有的  相似文献   

7.
"老实人"的十大标准,值得一读,更值得在选人用人中践行。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是我们党一贯要求的。选老实人,用老实人,这也是无异议的,关键在于谁是老实人,怎么判定老实人。尤其是领导干部、组织部门在这方面要很清醒、要有定数。真理都是朴素的。拍马屁的人往往  相似文献   

8.
听说襄樊的农业结构调整破题早,进展快,特色鲜明,记者们早就想一识岘山真面目。 2月12日,迎着早春的雪花,我们顺襄水而下,在老河口、襄阳、宜城三县市召开了部分乡村及涉农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听基层同志谈调整经,说致富路。记者们深深感到:农业结构调整天高地阔;调不调大不一样。 一路行来,虽然春寒料峭,但见处处高棚遍野,透出新花嫩绿,一片春消息…… 调出一片新天地 关于农业结构调整,宜城市委副书记石昌国用了一首民歌来诠释:现在我们搞调整是“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上去谁先尝”,尝甜头,尝惊喜  相似文献   

9.
面临老君台村如此惊人的发展变化,选民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选对了代表,找准了带领我们致富的领头雁"。称一雏瑙 "我们选对了代表,找准了带领我们致富的领头雁"。这是谷城县石花镇老君台村干部群众对省八届人大代表、该村党支部  相似文献   

10.
正有一句歌词写到:"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其实,石头不仅会唱歌,而且还能开花,还能结果——在祖国西南边陲广袤的土地上,大石山区百色正不断演绎新的传奇……我眷恋石头,它是我童年的玩伴;我欣赏石头,它的意志品格令我膜拜;我憧憬石头,希望它开花结果,为老区群众带来恩惠,早日脱贫致富。百色这片土地,历史上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诞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护国故事,涌现了许多的爱国将领和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11.
正呈贡捞渔河公园不远处有一瑞丰生态园,不起眼。有心人得觅到一条林间土路,于上缓缓行个两三百米,方能看见。进园要寻主人赵志恒,却不难,大都在"赵石苑"中玩石。苑中有十来个架子靠墙而立,摆满奇石。架子上方是些字画,"赏石听涛"四字最为显眼。"你先坐……"赵志恒见客来,并未放下手中石头。"这石头每年得上次油,马上好。"62岁的赵志恒,微胖,一身麻衣,两串佛珠,气定神闲。油是普通的油,刷子也是普通的刷子,只是到了他手上,配以一刷一刷上油时的仔细神  相似文献   

12.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居住在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陶瓦村的彝族会举行祭龙仪式,历时三天结束。农历二月初一,选"龙头"的日子到了,老人们一早就忙开了,准备着祭器。上午十点老人们相继来到村南面被认为是"龙树"的大黄栗树下,将鸡宰杀处理干净,用三块石头搭建一个灶,用大锅放水煮鸡,水开后加入米慢慢地焖熟。饭熟后取下  相似文献   

13.
很多人都知道“梦想”这个词,可是谁也不知道这两个字的分量到底有多大?或者说很多人还找不到答案!“梦想”,其实就是一个有助于你成功的想法,或许下面这几个故事更能诠释其中的精髓。有一位叫薛瓦勒的乡村邮差,他在一次送信件的途中,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他拿起那块石头一看,发现石头的形状十分怪异,便把它放在自己的邮包里,且有了一个念头:如果用这样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那将会十分动人。于是,他每天在送信途中都寻找并带回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为了捡回更多的石头,他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顺便捡回一车石头。这样,他白天送信捡石头,晚上…  相似文献   

14.
10月9日,在通往小南村的小油路上,拉砖块、石头的小四轮、农用三轮车络绎不绝,笔者心想:谁家大忙季节还张罗着盖房?进村后,一位老者讲出了实情。"我们村是市统战系统的新农村建设试点,这几天正为我们村建塑料大棚,比盖房娶媳妇还热闹!你看,村里这条油路就是今年人家给修的,要不是修路,前几天这场雨下得连车也出不去,别说拉石头了。……"  相似文献   

15.
<正>村民们"犟赢"选了西瓦,太平村的王顺才大爷说,这和镇人大、人大代表有关系。清晨,重庆市永川区双石镇双石社区居民刘友芬大妈和姐妹们一道,来到中心广场跳起坝坝舞。"原先这里杂草丛生,无法落脚。但现在干净整洁,大家都喜欢来。"刘大妈乐呵呵地说,镇上进行了整治,修缮了座椅板凳,还栽上了花草树木。镇人大主席徐正学介绍,全镇建立起代表联系选民小组、选民制度,征民意,提建议,督促了一大批民生实事解决。瘫痪老桥"站"起来了在双石镇大涧口村,有一座用石头架起的无名老桥,供人通行。这座老桥,贯通小安溪河两岸,数十  相似文献   

16.
正最古老、最神奇的艺术品莫过于天然美石。走进"侯康乙赏石艺术馆",数百件千姿百态、丰神迥异的石头立刻映入眼帘。馆内陈列的全部奇石,无一不是大自然的妙法神工:那沉睡了亿万年的石头来到人间,一个个藏灵蕴气,如人言志;一方方争奇斗艳,似天绘趣;眼见生命在其中闪现,震撼人心!侯老如释重负地说:"整个馆藏,我都已捐献给了国家"。众人惊诧:"馆藏珍品价值连  相似文献   

17.
王祖远 《传承》2010,(22):38-39
剪刀,又称交刀、铰刀、剂刀,还有人根据它的形状,呼称"燕尾"。古往今来,人们日常生活广泛应用它,历代文人墨客也一再吟咏歌颂它。苏东坡的"深院无人剪刀响,应将白纻作春衣"就是咏剪刀最出名的佳句。  相似文献   

18.
正吾辈生活的今天没有那么多敌人,但却有人满眼是敌人。所以,建立和谐社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伟人毛泽东曾经说过:"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之所以"首要",是因为不分清敌我,就不知道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革命就无法进行;或者混淆了敌我,甚至视友为敌、认敌为友,使革命归于失败。今天,作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一组名为《我们是谁》的六格漫画火爆互联网和朋友圈,网友纷纷对漫画进行改编,晒出自己的职业和身份。娱乐之余,也让人们对"我是谁"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是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不可回避的问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下,担任的角色也是不同的。在家庭中,可能是父母、夫妻、子女,步入社会,则身份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20.
内心的风景     
碑林从远处看,不过是一座石山一块块石头,在风雨中诉说逝去的历史眼睛所能触摸到的是一些褪不掉的字迹许多人来了又去如一条不竭的河走过的只有流水而碑林,犹如河岸在静态中,增厚思想手能摸到的凹处有一种钢锥的凿击声自时间的源头,一刻不停地将历史的钟声敲响从石头的内心,伸出无数充满血性的手与我们的手紧紧相握周围一些高大的树没能高过我们的仰望对于一棵树,我们随手就可摘下它的一片叶子而对于无言的碑林我们又能说什么?谁能知道,一棵老树在逝去的风中站了多久一树的落叶,在深切的怀念中唤醒一把斧子的沉默在老鹰的视野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