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籍华侨华人虽然身居异国,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祖籍国的命运。他们大力支援祖籍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对家乡的建设事业也尽力予以帮助。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我们的广西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广大海外乡亲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广西籍华侨踊跃参加了二十世纪初孙中山先生领导的粤桂滇边境武装起义及黄花岗起义。还有不少人慷慨募捐,宣传革命。他们为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07至1908年,孙中山以越南为基地,在广东、广西、云南三省发动了6次武装起  相似文献   

2.
1.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2.广西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3。近年来我国对华侨史的研究4.印支二川华侨史比较研究5。巾法战争时期的华侨6。广西籍华侨华人旅居南洋述略7.泰京广西会馆和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的成立8.浅论广西会馆9.华侨史初探兼论近代华侨对祖国的贡献10.奋迅纤口难丹心照汗青 一一南洋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11.华侨华人现状分布12。岑澡县水汉乡华侨多的原因玲.越南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支援14.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广西会馆15.一纸箔钱撩动乡情袅袅 西林县政协启开对港侨联络之门16.多才多艺的华人教授周庆陶17。华侨与孙巾山革命18.…  相似文献   

3.
广西是辛亥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广西籍华侨、归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和贡献表现为:政治上是反封建,反清廷,为民主革命的拥护者、追随者;思想上是民主革命的宣传者、谋划者;组织上是同盟会及相关机构的创建者、领导者;军事上是武装起义的战斗者、指挥者;经济上是民主革命经费的赞助者、筹集者;民族关系上是民族联合斗争的推进者、先行者。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李登辉、陈水扁大搞“台独”,分裂祖国的行径,激起华侨华人的极大义愤。他们纷纷拍案而起,在世界各地建立众多的反“独”促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掀起一个反对“台独”,促进祖(籍)国和平统一的运动。这是一场由华侨华人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政治运动;也是一场以民间力量为主导,得到各界华侨华人大力支持、广泛参与的全侨性运动;从而形成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之后,华侨华人的又一次爱(祖籍)国主义浪潮。这个运动在祖(籍)国和平统一政治斗争中,发挥了“以侨制‘独’”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平 《八桂侨刊》2011,(3):15-18
辛亥革命时期,广大加拿大华侨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为起义捐资助饷,从经济上大力支持辛亥革命。加拿大华侨为巩固辛亥革命成果,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又立新功。加拿大华侨为推翻封建帝制的民主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6.
同志们: 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我区侨务界和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对繁荣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和进一步做好我区的侨务工作,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 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各大洲。可以说,凡是有海水的地方都有华侨华人。广大华侨虽远离祖国,但长期以来同祖国保持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近现代,广大华侨对祖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会主义革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巨大的贡献。孙中山先生就曾经用“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两句话来赞扬海外华侨对祖国革命的贡献。广大华侨在漫长岁月中的爱国爱乡的行动,以及他们在发展侨居国社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9年的统计,在世界各地的广西籍华侨华人有264万多人,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90多个国家地区。①主要集中在东南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不少广西籍的华侨华人逐步迁往世界各地,迁移的趋势是由贫困地区向富裕地区迁移,由动乱地区向安定地区迁移。由东南亚向欧美等地迁移。  相似文献   

8.
试述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既把祖国籍国的女神崇拜传播到海外,也创造出一些海外本土华侨华人崇拜的女神。这种女崇拜对增进华侨华人之间、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转眼间又走过第二个10年,在这10年间,他主要关注华侨华人研究的哪些内容,有什么自己的特点,又存在哪些问题,本文以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的刊物《八桂侨刊》为研究对象,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文冬是马来西亚彭亨州较大的城市,地处西马来西亚腹地,距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约五六十公里,这里是马来西亚广西籍华侨、华人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占当地华侨、华人总数50%以上。 旧中国,由于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农村经济破产,加上军阀、地主武装的连年混战,到处拉壮丁,到处烧杀掠夺,地方不宁,人不聊生。广西东南容县、北流、岑溪等县的穷苦农民,无法在祖辈的土地上谋生,为了生计,被迫离乡背井,由广州、香港等口岸,飘洋过海到马来亚(今新加坡、马来西亚)谋生。因广西籍华侨移居马来亚,较广东、福建省籍华侨为迟,又由于旧社会区域性封建帮派的排挤,加上初到异邦没有经商的资本,又不善于经商等等。因此,惟有深入马来亚腹地出卖劳动力,从事重体力劳动,当采矿工人,割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阐释广西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文化的含义入手,探讨了两者的互动。所谓广西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文化的互动,是指广西侨乡文化对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会的影响,以及华侨华人文化对广西民众及其社会的影响。广西侨乡文化与华侨华人文化互动的主要内容,就其作为各自发挥影响的精神力量而言,主要表现在观念形态、心理特征、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等方面。其中广西侨乡文化对华人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成份包括:革命斗争传统、乡土意识、家庭观念和宗教信仰;而海外华侨华人文化对广西社会产生影响的是商品意识,以及华侨华人文化中所吸收的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编后记     
本期刊登的文章内容,绝大多数是有关广西侨史侨情等方面的。广西籍的华侨华人究竟有多少?分布在世界上那些国家和地区?这是广西侨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可信的材料去论证、去探索。这里面牵涉到少数民族华人问题,以及一些国家的华侨华人数字如何估计等问题。《试析广西迁徙越南的少数民族华人》一文认为:“华人”不应只是汉族的专用名称,而应是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成分共同享有的总称。一切具有中国(中华民族)各民族血统的人,都应确认其身份为“华人”;越南北部的岱依、瑶、苗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13.
东盟国家是华侨华人聚居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广西籍华侨华人分布较多的区域。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来日益密切,广西作为中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地缘优势不断凸显,广西在面向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开展的海外华文教育中,发挥华侨华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作用,保持华侨华人的民族特性,加强与祖籍国的联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现出来。新的形势下,面向东盟开展海外华文教育工作愈加显得重要,这就要求广西要创新开展面向东盟国家的华文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赵良英  胡斌  廖靖宇 《世纪行》2011,(10):13-13
2011年10月10日上午,来自美国、菲律宾、新西兰等国的40多位华侨华人和辛亥志士后裔。走进修缮一新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馆。追忆百年辛亥历史.深切缅怀革命先驱。  相似文献   

15.
晋江是一个山海兼具的县级市,晋江人民自古就有向海洋发展的传统,在福建海洋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明中叶以后,晋江人民大批移居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遂使晋江成为我国著名的侨乡。历史与现在,晋江籍华侨华人为我国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并推动了祖籍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当下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晋江籍华侨华人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本文以晋江籍华侨华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他们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的作用。论文指出,晋江籍华侨华人具有人数众多、社团林立、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和精英荟萃等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可以真实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推动中国与居住国的良性互动;为中国经济发展继续招商引资,助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实现国际化;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搭建人文交流网,使他们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6.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7.
100年前,一场爆发于长江边的起义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深入人心,其中,华侨华人做出的贡献功不可没。100年的发展,华侨华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其角色也从过去的苦力日渐走向社会主流,甚或成为居住国的社会精英。民国建立以前,也即辛亥革命的前半段,孙中山大部分时间辗转奔波于海外,足迹遍及亚洲、美洲、欧洲,其间无论经费来源还是舆论声援,华侨助益最大、支持最有力,孙先生满怀感激慨叹:"华侨为革命之母,没有华侨,就没有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出版的《赤子心 桑梓情》,较系统、全面地反映厂大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对祖(籍)国革命和建设巨大贡献的大型画册,引起了首都各界的极大关注。通过画朋,人们可以看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为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广大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在道义、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都做  相似文献   

19.
广西籍华侨华人知多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对本自治区的海外华侨华人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我们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晚,研究队伍比较弱小,不少问题还没有解决。广西在海外的华侨华人的人数统计,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应列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一方面说广西是全国的第三大侨乡,另一方面又不能充分论证广西籍的海外乡亲确实是在全国排第三位,我们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关于全世界的华侨华人总数,目前通常的说法是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在东南亚,90%左右已加入了当地国籍。这个“三千万”总数,又是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数字  相似文献   

20.
广西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众多,至今却没有一所华侨博物馆。近年来,关于建立华侨博物馆的呼声日益高涨。通过走访和调研并就目前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具备的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首先可以抢救、收藏和保护华侨文物,为广西侨乡文化的研究提供资料库;其次可以通过展示华侨历史文物,彰显华侨华人与归侨侨眷爱国爱乡的历史功绩,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的交流;此外还可以向海外侨胞、归侨侨眷和广大民众宣传党和国家的侨务方针和政策法规,激励侨众为广西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对今后进一步做好侨务工作,扩大广西在海外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立广西华侨博物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