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10,(52)
<正> 本周,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引发网民激烈争议;媒体对昆明公车改革的报道,再次牵引着网民的目光聚焦"公车";此外,媒体有关高铁推高返乡成本的报道,也在网民中激起了较大反响。汉语出版物"新规"引网民激辩据媒体报道,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  相似文献   

2.
"有"是从事中着了一份私意私见,心有阻滞,将自己与天地大道和自然万物变化相对立起来;"无"是从事中放下这份私意私见,心无凝滞,从而使自己与天地大道同一、与自然万物相化。从"有我"通向"无我",既保持自性本真又与时俱化,是贯穿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根内在主线。这种从"有我"通向"无我"的文化基因,后来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发展为"反对本本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作为中国共产党人,要突破"有我",通向"无我",其途径在于提高政治觉悟,做到"同而不染";夯实政治能力,做到"化而不滞";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坚贞不摇"。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7)
李双元先生是我国国际私法学界的资深学者,享誉极高。作为我国国际私法学的标杆性人物,其不仅仅是国际法学大师,更是法学教育大师。通过研读先生本人的学术论著以及学界对其法学教育思想的评述,有助于对先生学术理念与教育精神进行传承。通过言传身教,李先生塑造了颇具普遍性的教育理念,即法学教育应培养"独立的思想"与"健全的人格";授课方式应讲求"心系社稷、辩论研究";探究问题应讲求"推本溯源、寻根究底";研究范式应讲求"读书笔记、常思两题";研究径路应讲求"广涉博览、精深专业"。  相似文献   

4.
邓红波 《学理论》2011,(23):63-64
公务员收入差距不仅存在于不同地区间,在同一个地区同一级政府的不同部门中也同样存在。正当合理的收入差距应当尽量容忍,甚至鼓励,而不规范的收入差距要调控抑制,不正当的收入差距更应该大力消除。控制同一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公务员收入差距的对策有:规范工资外津贴补贴制度;规范财政预算,强化制度管理;清理整顿部门"小金库";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和财政财务监督体系;完善问责机制。  相似文献   

5.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所谓"人际和睦";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所谓"身心和乐".  相似文献   

6.
《民主》2020,(2)
正中国的茶人,应该看看冈仓先生所著的《茶之书》。正如林语堂先生致力于向西方展示《吾国与吾民》,《茶之书》是冈仓先生用英文写就,1906年面市于美国纽约,致力于向西方展示东方的文化魅力。其中不可磨灭的意义在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一个东方知识分子重新发现与探索东方的价值:亚洲文明的"爱与和平"。  相似文献   

7.
"常回家看看"条款的缺陷是:规范要素不完整,条文表述模糊与规则的实效性不强。"常回家看看"条款法律责任要素的完善不仅可借鉴传统民事、行政抑或刑事责任,且可移植经济法责任中的"声誉罚";条文模糊性缺陷则可通过司法案例的梳理进而提炼与归纳能够指导司法实践参考因素这一路径予以完善;而"常回家看看"条款实效性的提高则需依赖于精神赡养案件审理与执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当前阶段农村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呢?立足于各地的探索与实践,专家与农村干部、群众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以农村基层的上层建筑改革为核心,目标在于建立服务型政府";有的说是"以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为核心,目标在于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有的说是"以进一步深化土地改革、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新机制为核心,目标在于完成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宋海丽 《学理论》2013,(11):204-205
传统蒙学致力于与日用伦常息息相关的切近之事,其中必然囊括生活日用的说话之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语便为传统蒙学的说话之道定下了"谨而信"的基本论调。"谨"指言语慎重,不多言";信"指言语诚实可信,不妄言。传统蒙学对蒙童"谨而信"说话之道的要求是对儒家"非礼勿言"礼教规范的践行,以期蒙童日渐近仁,得以锻造成为圣贤的坯璞。  相似文献   

10.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既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元素。剖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和合"、"重民本"、"求大同";"取乎其上"、"持之以恒"、"群策群力";"公正执法"、"礼法结合"、"与时俱进";"政者正也"、"清正廉洁"、"知行合一"等宝贵理念,探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传统文化意蕴,既可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可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1.
我于2003年春退休后,确定了"健身、健脑、读书、创作"的生活安排。在健脑活动中,我列入了"篆刻"一项。因为篆刻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不仅有助于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又是一种抒发情感和表达理念的载体,而且能训练脑、手、眼的精密协调配合,对保持大脑的思维能力、延缓脑功能的退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6,(6)
正岁月的年轮将当年的关中娃两鬓染白,三十余年在刀锋上行走,他已确立了自己篆刻界高手的地位。谈及羊民,朋友们都知道其奋斗的甘苦。羊民生于渭水农家,深受精髓古秦文化之熏陶,其于艺林之搏斗,奋力以求,终于从茫茫艺海中自立,蔚然成家。这其中体现了羊民品质上的坚韧和对艺术的执着。篆刻之为艺,不是以钢刀碰石头即可臻佳境的,它必须以很多的学问和本领为积淀。我不赞成一些人常常将篆刻艺术谓之"雕虫  相似文献   

13.
正"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不写""不鉴"非不能也,乃不必也。这两句话说出了鉴赏和创作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于中国书画可不然,真正的鉴赏家往往具有深厚的创作能力,而真正的书画大师也必然自具只眼,对于古代艺术的真假好坏有独到的见地。当今海上画坛名宿陈佩秋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集文史、书画、鉴赏功力于一身的卓然大家。先生的艺术实践,完美地诠释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特殊审美价值。做画、写字,都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5,(8)
<正>当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战略空间上看,在三个方向上受制:东北方向,日本地缘形状如同一个"长靴子";西南方向,印度如同一个"短靴子";中间地带,面临美国两处军事重镇(太平洋关岛和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可以纵横的海洋区域,形同一把"利剑"。在此背景下,中国面临两个战略性问题:一是如何进行空间战略布局;二是如何找到民族复兴的战略突破点。一、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和当前面临的地缘战略上的挑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中华民族的复兴,  相似文献   

15.
当前,无论是在既成污染型环境群体性事件,还是预防风险型环境群体性事件中,对于事件的控制和应对,基层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被动性"和"人为性"。为此,当务之急是通过规范政府的行动立场,规范政府的生态补偿行为及干预事件的行政行为,规范环境利益受损方的维权行动,规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舆论行为等方式,形成控制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支撑。在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后控中,应充分发挥"正范立行"的核心作用,避免环境群体性事件向暴力事件的演变,使对其控制尽可能地具有"可预期性"和"可调节性"。  相似文献   

16.
<正>"化",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字中,实在是笔简意明、再普通不过了。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字,却担当了似乎无以复加的重任。台湾学者曾仕强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道,一名日本大学教授曾对他说,"你知道中国人最厉害的是什么吗,就是你们那个‘化'字,一‘化',所有人都比不过你们了。""化"的精义,在于不知不觉当中,发生大的变化。一块岩石,慢慢变小甚至不见了,叫"风化";  相似文献   

17.
"个性官员"群体的个性化施政及其影响已使之成为一种政治现象,反映和折射着中国当前官场政治生态的变化。学界将"个性官员"界定为勇于突破传统施政套路,锐意创新而又有着鲜明个性的官员,但其"个性"应规范在法律与制度许可的框架内";个性官员"现象的出现是与政治体制改革、政绩导向的官员考评机制、宽松的体制环境及官员自身因素等分不开的。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从积极方面看,"个性官员"个性化施政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度创新和改进政治生态,但其"人治"色彩使制度创新方向带有不确定性且面临创新成本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钟彩兰 《学理论》2011,(32):65-66
虽然社会控制概念是近代社会才提出来的,但其思想源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社会,其中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影响最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主张"礼治"、"仁政";法家则认为"人性本恶",主张"法治""、重刑"。儒家这种以德治为主的"软控制"思想和法家以法治为主的"硬控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治国方针的基础。之后,各朝代的君主们结合现实需要,对儒家和法家的社会控制思想进行了综合、发展及完善,使其适用于本朝代。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核心,通过对劳动、资本、异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从以下三个认知层面展开: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动态平衡关系,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人所独具的"能动性";二是生态危机呈现及其深层次原因,认为伴随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是自然界遭到破坏而出现了生态危机,并探究了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三是克服生态危机的途径,主张解决生态危机之道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变革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落后的价值观念,以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契合。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认识未来中国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呢?至少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四个全面",即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二是"三大规律"、"三大发展";三是"新常态",即党中央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首先是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十三五"时期: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