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是国内最早设置专栏研究民族政治问题的刊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设置的“民族政治与行政”栏目。2015年,为更好聚焦民族政治与边疆特色,栏目更改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先后聘请周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方盛举(云岭学者、博士生导师)担任栏目主持人。该栏目因独特鲜明的办刊特色,不仅引起了全国政治学和行政学界的广泛关注,更在边疆政治学研究领域擎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为积极探索边疆地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规律,认真总结我国民族地区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有效探究促进民族地区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措施和新办法,深化社会各界人士对边疆民族地区在我国治理现代化建设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吸引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和发展,《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将“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栏目列为刊物重点建设栏目,现面向全社会诚邀优秀稿件。  相似文献   

2.
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疆治理是国家对边疆问题的解决,在世界边疆发展史上,美国对西部边疆的开发与治理是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的首次大规模、综合性的边疆治理实践。美国的边疆开发与治理不仅对美国自身的发展和强大,而且对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格局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分析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反思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国当代的边疆治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学保 《学理论》2011,(12):8-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跨界民族问题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多样、视角新颖独特的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与实践,提出了许多化解跨界民族矛盾与冲突、维护边疆安全与稳定的创新主张,积极有效地遏制了跨界民族问题对边疆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冲击。梳理和总结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关于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进一步形成和完善解决跨界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防范跨界民族问题诱发的各种未来风险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将中华民族凸显于国家发展进程核心地位的同时,也将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凸显,为民族问题治理提出了目标指引,也提出了民族问题治理需要根据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进行改进的要求。民族问题治理只有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谋划和布局,才能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效发挥助力作用。因此,民族理论也必须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而进行创新,从而将民族理论创新问题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5.
周平 《政治学研究》2023,(1):34-41+156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将中华民族凸显于国家发展进程核心地位的同时,也将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凸显,为民族问题治理提出了目标指引,也提出了民族问题治理需要根据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进行改进的要求。民族问题治理只有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谋划和布局,才能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效发挥助力作用。因此,民族理论也必须根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而进行创新,从而将民族理论创新问题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4)
边疆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首先应确立科学的推进策略并选择恰当的实施路径。从现代治理理论及其实践的角度看,边疆治理现代转型的关键在于以公共治理权力为轴心合理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实现边疆治理从"国家主义"到"国家社会互构"的转型。为此,应进一步引导、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为边疆治理的现代转型打好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缅甸难民问题是一个既复杂又敏感的问题,是我国边疆问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边疆安全、稳定和发展.治理缅甸难民问题,我国需要建立预警机制,出台符合国情的难民法,应该支持缅甸民族和解和政治发展,尝试着让国际社会来共同担当.  相似文献   

8.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是国内最早设置专栏研究民族政治问题的刊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设置的“民族政治与行政”栏目。2015年,为更好聚焦民族政治与边疆特色,栏目更改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先后聘请周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是国内最早设置专栏研究民族政治问题的刊物之一,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设置的“民族政治与行政”栏目。2015年,为更好聚焦民族政治与边疆特色,栏目更改为“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先后聘请周平(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9日,中国政治学会各省市秘书长联席会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大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各省市科研机构和高校的80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集聚一堂,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治理"这个主题畅所欲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观点。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内涵。与会专家认为,第一,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应当包括主体多元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悉心研读周平教授领衔新著《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1,收益良多,愈感作品研究精深、见解精湛、论证精当。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成果,作品积作者经年心血,从历史与逻辑、规范与实证的有机结合,系统梳理学界边疆治理理论和观点,构建国家治理和发展意义上的边疆治理理论体系,丰富了国家治理理论研究,推进了边疆治理研究,实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的精品力作。一、边疆是国家之边疆在国家治理的叙事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国家认同是困扰多民族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新时代边疆治理应将强化国家认同建构作为重要使命。在边疆治理中,公共政策作为基本治理工具,建构着国家认同的利益、政治、文化以及民族团结基础。公共政策对国家认同建构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审视边疆治理中的公共政策,存在着政策模式中稳定与发展关系失衡、族际主义政策取向、政策执行力不足、政策冲突、政策创新乏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边疆地区民众的国家认同。新时代边疆治理应不断优化政策,促进国家认同的持续、稳固建构。  相似文献   

13.
村社联动治理是西北民族地区解决传统村两委治理乏力与边疆农民意识觉醒及多元需求矛盾的有效时代选择。而动力机制的构建是实现村社联动治理的基础。基于资源互补与组织协作的视角,分析联动治理动力源包括主体资源异质原生动力、利益分化驱动力、政策支持力和基层治理需求推动力,确定生发机理条件包括意识形态、权力效用、无形资产三方面,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集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融资机制的"四位一体"动力机制,为实现西北民族地区农村治理现代化提供内驱力。  相似文献   

14.
王欣 《理论导刊》2023,(3):85-91
制度建设在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为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凝聚强大的社会共识、供给治理智慧和方法。然而,民族地区治理中存在的“非均衡性”“非整体性”“非耦合性”等制度建设问题,成为民族地区推进治理现代化的现实阻碍。为此,需要立足制度主体的权威性与多元性的融合、制度内容的多层性与协调性的结合、制度供给方式的强制性与自发性的耦合,协同推进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4)
解决好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而民族地区由于数个民族杂居,民族特色鲜明,民族关系复杂,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需要有更强的针对性。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探析民族地区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对解决好民族地区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有利于区域平衡发展;有利于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及时回顾与总结研究现状与问题对于指导和探索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以及知识图谱工具,分析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研究的文献增长规律与主要机构,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民族政策演变、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经济发展与扶贫、公共事业发展、政府职能与治理创新研究、政府能力构成与建设等研究热点,重点探讨了边疆问题、电子政务以及政府责任等前沿研究领域。针对研究热度不够、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对比性研究缺乏以及研究方法相对单一等问题,建议加大基金资助力度、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加强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以期进一步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4):F0003-F0003
2023年,本刊将继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行政学知识体系;鼓励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推进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为此,设置了政治学、行政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边疆的治理、对多民族的整合历来为统治者所重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族称,是伴随着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才出现的,但中华民族作为一种客观实体早就存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把民族和国家完美地契合在一起,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揭示了边疆治理的内涵,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凭此完美地契合在一起。中国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并不一定是同步的,但却体现出过程同构、目标同向、路径同依、绩效同进的特征。理清边疆治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实施有效的边疆治理、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所面临的问题,与国家腹地相比,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可为边疆治理的一般客体和特殊客体。边疆治理特殊客体基于特定原因而形成,是明显表现出边疆区域特征的特殊性问题。本文拟从历史沉淀、现实因素、主观认知、客观条件等四个维度,尝试性地对边疆治理特殊客体的形成原因予以全面分析,试图撬开一道边疆问题原因分析的新视窗。  相似文献   

20.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3):F0003-F0003
2023年,本刊将继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行政学知识体系;鼓励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推进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为此,设置了政治学、行政学、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中国政治与政府治理、基层政治与社会治理、认同政治与未来政治、公共政策、“一带一路”建设、名家笔谈等栏目,并确定了以下年度重点选题和专题专栏,欢迎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