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8岁的青年全国志为避免滔滔洪水中无人驾驶的脱锚游船与橡胶坝相撞发生船毁坝坏事故,演绎了一曲洪水中奋勇保护橡胶坝打捞游船的英雄绝唱。被追授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然而,英雄的家人难以接受失去亲人的悲痛,便把游船和橡胶坝所属的两个单位告上法庭,索赔29万余元,引发一场——  相似文献   

2.
另一种见义勇为崔芹提起见义勇为者,人们自然联想起那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与歹徒面对面进行斗争的英雄们。近年来,徐洪刚式的英雄越来越多。各地也纷纷设立见义勇为基金,给他们以各种各样的荣誉,以表彰他们的英勇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人们似乎有...  相似文献   

3.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实社会中经常会出现英雄勇斗歹徒、舍己为人,事后对于其在见义勇为过程中的财产、人身损害得不到救济的尴尬局面,这就是人们广为称道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壮举"。本文就见义勇为者的损害赔偿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感谢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对见义勇为家庭的无私帮助。”7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律师与见义勇为英雄手拉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见义勇为英雄代表对帮助他们的律师由衷地表示感谢。为了维护见义勇为英雄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不再“流血又流泪”。  相似文献   

5.
2002年9月2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政法委在28团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余建民为保护职工生命财产与歹徒殊死搏斗,壮烈牺牲的英雄行为。农二师党委、28团党委分别授予他“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并在全师号召开展向余建民同志学习的活动。农二师见义勇为理事会给余建民家属抚恤金1万元,兵团保险公司农二师分公司奖励见义勇为保险金1万元,28团奖励3000元。全团干部、工人、学生、家属等捐款1600余元,以表达对英雄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一名乡村中学初一女生在晚自习放学后被人用刀捅死,办案民警发现的嫌疑人开始不仅不承认是凶手,反而声称自己是抢救死者的见义勇为英雄。案件实情究竟如何?蒙城警方迅速展开侦查工作,经过11小时艰辛奋战,拨云去雾.及时成功破案。  相似文献   

7.
广西桂林一家物业公司保安刘发龙.勇斗抢劫储户的歹徒壮烈牺牲。他的义举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社会各界和市民纷纷向他的家人捐款。刘发龙家属得到和将领到的捐款以及对刘发龙的奖励、补偿金近30万元。正当人们为英雄的家属生活有了保障而欣慰时,心却又提了起来,因为英雄的家属之间为这笔巨款产生了纠纷,为此,英雄的母亲将她的儿媳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见义勇为英雄的社会支持不仅事关见义勇为英雄本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视角,总结梳理了转型期见义勇为英雄的社会支持现状,分析了目前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旨在对构建转型期见义勇为英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曾庆金 《法制与社会》2011,(28):192+202-192,202
见义勇为是人类高尚的善举,可是“见义勇为者赔钱坐牢、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件却时有发生,这使广大民众深感困惑。引发见义勇为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见义勇为者来说,在操作中注意以下五个方面才能化解困惑:一是有义才为;二是适时而为;三是适度而为;四是量力而为;五是证据维权。  相似文献   

10.
杨菲菲 《法庭内外》2009,(12):50-51
雷素生前是河南省巩义市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10年前的那个血色黄昏,为了救一位穿越火车轨的86岁老人,13岁的她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革命烈士”。2001年,巩义市几位退休老人负债拍摄《少年英雄雷素》电视剧。并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首映式。  相似文献   

11.
一名乡村中学初一女生在晚自习放学后被人用刀捅死,办案民警发现见义勇为的"英雄"形迹可疑。令人愤愕的是,事发后,同被害女孩一起遭受歹徒威胁的同学相继回到家中,但没有一个人向警方报警,歹徒落网后,也没有人出来指认。民警在嫌疑人  相似文献   

12.
审理见义勇为案件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见义勇为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称道英雄勇斗歹徒、抢险救灾的同时,对英雄事后的悲凉却又感到无奈和迷惘,他们保护了他人的利益,自己受到的伤害却得不到应有的补偿。鉴于我国法律目前无十分明确的解决办法,笔者试从见义勇为的界定,审理见义勇为案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对见义勇为的救济原则等方面加以探讨,以对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予以合理保护。一、见义勇为的界定目前社会上对见义勇为的界定。见义勇为,《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是,看到合乎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我国法律目前对见义勇为尚无明文规定。为适应…  相似文献   

13.
王蕊 《法制与社会》2014,(15):241+245
"见义不为,无勇也",见义勇为者是人们讴歌的英雄,但是关于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虽然地方法规有相应的立法,可是我国却对其却没有统一标准,这也使得各地有各地的标准,因此也会因为差异而分歧。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见义勇为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护,自然会加剧人心淡漠,见危不救的社会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其实正如爱尔维修所言:"法律决定我们的风俗美德。"本文在法律的视角下剖析见义勇为的行为,对见义勇为的概念及法律性质特征进行探究,同时完善见义勇为的立法设想,保障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据《青岛晚报》刊载,武汉“的哥”张秋明因制止正在撬门盗窃手机店的歹徒,被刺身亡,后被追授为“武汉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英雄的身后留下了年少的女儿,下岗在家多年的妻子和年事已高的父母。随后,张秋明的妻女将受益店主告上法庭,索要安葬费2000元及若干子女抚养费、精神损失费,并由此引来社会关于  相似文献   

15.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时至今日,见义勇为作为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具有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缺乏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全国性法律法规,见义勇为者为实施见义勇为所付出的代价、作出的牺牲,在要求予以补偿的时候,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往往造成"英雄流血又流泪"、请求受益人补偿遭拒绝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建议制定全国性的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的法律,以"侵害人赔偿或者受益人补偿为主、国家补偿为补充"为原则,建立切实可行的见义勇为的求偿制度。  相似文献   

16.
鹿楠 《法制与社会》2010,(6):268-269
近几年来由于"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的频频发生,人们对见义勇为的关注也日益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也在不断的呼吁以立法的方式对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利进行保护。本文结合地方性法规及地方政府规章的规定对见义勇为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性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徐娟 《江淮法治》2012,(19):48-48
甘肃省小伙刘文波在河南省洛阳市救出两名溺水女孩自己不幸溺亡,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洛阳分会明确表示,下河救人不属于当地见义勇为条例的适用范围。但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有关人士表示,刘文波的英雄之举,肯定地说这属于见义勇为,目前基金会就刘文波救人事件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争取进行抚恤。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是人类社会的高尚义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见义勇为者理应受到社会的保护。但是,现实生活中“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尴尬局面却屡见不鲜,见义勇为者或受伤无钱医,或家庭生活困难没人管,或因受益者不作证,不仅见义勇为行为得不到认定,还受到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的困扰,自身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完善相应的机制问题,往往忽略了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一、正确理解见义勇为的法律概念是救济见义勇为者的前提什么是见义勇为?我国现行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干警队伍建设与基层基础建设,掌握干警的实情,架起领导与干警的“连心桥”,帮助干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浙江省十里坪劳教所于1999年8月初开始开展了记《警情日记》活动。《警情日记》主要记载干警思想、工作、生活的基本情况;干警家庭基本情况;影响场所安...  相似文献   

20.
频频 《检察风云》2007,(24):60-61
在安徽省铜陵市,有位出租车驾驶员在群众危难时"挺身而出",住过院、断过肋骨、掉过牙齿,右手掌被砍伤缝了48针,但他却不改初衷,从业10年来,先后救助200多人次,名声远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