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科技水平提出了挑战。及早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增强自主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能力、抓好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
低碳责任分担的公平问题是当前低碳化发展的焦点和难点。低碳责任是公平的基础,离开了低碳责任,公平就无从谈起;而公平既是低碳责任合理分担的保障,也是落实低碳责任的重要条件。机会均等原则、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是低碳责任分担的公平原则。只有落实好低碳责任分担的公平原则,低碳化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跨越。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中国走低碳经济的道路,既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全球气候环境合作的要求。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与我国低碳金融法律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正航 《唯实》2011,(4):78-81
发展低碳经济是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低碳金融是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形式,对低碳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持功能。低碳金融制度构建应协同发挥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作用,坚守生态效益优先,注意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并重。低碳金融制度的构建主要包括低碳金融支持体系制度、风险控制、金融监管制度和国家扶持制度等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做负责的大国、实现和平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要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社会行动体系和规划体系;构建"低碳经济试点区",探寻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途径;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要积极鼓励技术创新,鼓励低碳友好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与应用;建立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机制,形成具有法效的低碳体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6.
孙丽霞 《世纪桥》2012,(13):78-80
高校是以教育和生活为主的教育机构和文化传播场所,面对全球问题和人类生存危机,高校要围绕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内涵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优势,开展技术合作,实施低碳教育,开展低碳研究,健全低碳设施,强化低碳管理,完善低碳制度,营造低碳文化,倡导低碳生活,以此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向阳  黄芳  李瑞晴 《唯实》2010,(8):169-174
发展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走向低碳城市面临着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的现实挑战。立足自身实际,南京应从发展能源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技术低碳等四个方面入手,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低碳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针对城市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规划、分步骤地推进.低碳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概念,涉及到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内容,为了有效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鼓励发展低碳产业、积极发展低碳建筑和住宅、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等方面入手,构建起全面切实可行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9.
邱静 《唯实》2014,(3):55-57
<正>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相继探寻适合本地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江苏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耗大省,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势在必行。一、江苏低碳技术发展的瓶颈"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低碳发展领域的促进作用,围绕低碳建设总体目标,以项目为抓手,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加大低碳技术的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步伐,实施了一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突出亮点之一,是第一次把"低碳"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并勾画了未来五年中国低碳发展的蓝图。《规划纲要》强调了低碳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了低碳发展的目标、重点、政策和具体措施,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走低碳之路的信念和决心,为中国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低碳社会与改善民生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社会是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深刻联系的社会,它的建设过程是改善民生的过程。改善民生是低碳社会之源,它不仅是低碳社会的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也是其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起点;改善民生是低碳社会之本,它不仅是低碳社会的主体与客体(对象)的本质规定,也是其主客体统一的本质属性;改善民生是低碳社会之重,它不仅是低碳社会整体和要素(部分)的重点,也是其整体与部分统一的重心;改善民生是低碳社会之路,它不仅是低碳社会理论探索和实践运行的基本线索,也是其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基本途径;改善民生是低碳社会之归宿,它不仅是低碳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也是其目的和手段统一的根本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陆小成 《前线》2015,(2):41-43
所谓低碳协同发展,是指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加强多方协同与合作,在融合、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共同改变传统的高碳增长模式,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经济。低碳协同发展注重以协同、合作、融合为基本原则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整个区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型能源和低碳产业,减少碳排放,形成低碳高效的经济体系。当前,京津冀面临生态文明建设的压力与挑战,目前仍处在城镇化、现代化、国际化、工业化的关键阶段,需要以低碳发展为重要目标,推进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健 《理论研究》2010,(3):30-33
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期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陆小成 《前线》2023,(3):68-7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指引。破解京津冀城市群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大、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滞后等难题,是当前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全面推动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化发展,通过加强绿色低碳规划引领,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构建低碳能源结构,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更加清洁的能源供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消费和低碳需求,使整个社会经济向低碳化模式转变的经济过程.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邹玉娟 《党课》2012,(7):87-89
“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前沿理念最早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在低碳经济提出并发展的近十年时间里,主要强调的是低碳生产、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等经济形态,而低碳消费目前也已成为低碳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对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本哈根会议以后.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和优化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演变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成为促进国内节能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低碳社会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种新型经济社会型态。作为道家思想集大成的《庄子》蕴涵着丰富的环境哲学思想.其中物论是最为集中的部分。《庄子》物论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低碳政治、低碳生活、低碳文化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遵循现有的国际气候体制并力促形成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新体制;要秉持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原则,足于国内发展为基础,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把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驱动作用结合起来;把能源高效利用和改善能源供给体系结合起来;要加快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积极推动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等。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是当前城市生态困境的根本原因,接受生态文明价值理念的指导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它的基本思路是城市的生态化。低碳城市建设应以"亲自然"、"爱自然"、"敬自然"为基本价值理念。要防止三种倾向,即创新低碳城市的发展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庸俗化;创新低碳城市的保障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形式化;创新低碳城市的动力机制,防止低碳建设的片面化。低碳城市正是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特殊阶段和表现形式,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它除了自身的个性之外,也有城市生态化过程中的共性,承担着扬弃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