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征之始1932年3月,乍暖还寒。赣州城外硝烟弥漫,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正在进行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役。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已历时33天,一批批红军将士在攻城中倒下,一次次爆破未能打开城墙缺口。攻城胜利无望,红军被迫撤围。  相似文献   

2.
杨飞  陶振威 《党史纵览》2013,(10):23-26
红军名将侯中英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大冶兵暴、平江战役、攻打长沙以及第一至三次反“围剿”作战,以其英勇顽强闻名全军。1932年3月,在红三军团攻打赣州的战斗中.侯中英不幸被俘,后遭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中英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相似文献   

3.
饶道良 《党史文汇》2001,(12):42-42
从1930年10月到1931年9月,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先后粉碎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随着反"围剿"的胜利,根据地的范围不断扩大,要求参加红军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其中的一个新情况就是,有许多青年妇女纷纷要求参加红军.她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身体健康,向往进步.其中,有一部分是红军的家属,也有一部分是红军攻打赣州时,出来做支前工作的,攻打赣州失利后,她们便纷纷要求留在部队里.  相似文献   

4.
江小华 《世纪桥》2013,(8):34-35
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粤赣通衢要道,历史上素有“铜上杭,铁赣州”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2月,苏区中央局为执行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组织红军攻打赣州一个多月。结果非但赣州没有攻下来,红军却遭到重大伤亡。  相似文献   

5.
江小华 《世纪桥》2013,(10):34-35
赣州城,位于江西南部,是赣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粤赣通衢要道,历史上素有“铜上杭,铁赣州”之称,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2月,苏区中央局为执行临时中央的“进攻路线”,组织红军攻打赣州一个多月。结果非但赣州没有攻下来,红军却遭到重大伤亡。  相似文献   

6.
一退一进的提出1932年初,由于红军三次反“围剿”胜利和“九·一八”事变后所出现的新形势,“左”倾路线执行者为“实现一省与数省的首先胜利”,匆匆发出“急攻赣州”的命令。恰此,毛泽东被“左”倾路线执行者“请”到离瑞金大约20华里的东华山古庙里去“休养”了。一天,项英带来了红军久攻赣州不克和周恩来请毛泽东下山共商攻打赣州的口信。毛泽东当即冒雨下山,赶到赣州前线,先进行了一番情况调查,然后力陈自己的主张,说明攻打赣州的错误。在毛泽东的强烈要求下,攻城部队撤围赣州,转移到外线休整。部队撤下来  相似文献   

7.
从 1930年 10月到 1931年 9月 ,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 ,先后粉碎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围剿”。随着反“围剿”的胜利 ,根据地的范围不断扩大 ,要求参加红军的人数也不断增多 ,其中的一个新情况就是 ,有许多青年妇女纷纷要求参加红军。她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 ,但身体健康 ,向往进步。其中 ,有一部分是红军的家属 ,也有一部分是红军攻打赣州时 ,出来做支前工作的 ,攻打赣州失利后 ,她们便纷纷要求留在部队里。鉴于这种情况 ,1932年春天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与中共江西省委协商 ,决定把这些姑娘们集中起来 ,成立一…  相似文献   

8.
漳州战役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红军冲破敌人包围,以“出击求巩固”,转入外线作战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充分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雄才大略和深谋远见。 “出击求巩固,灭敌在此间” 1932年1月1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不顾毛泽东的反对,发布攻取赣州的训令。然而历时33天,城未攻下,攻打赣州的中央红军却伤亡3000余人。  相似文献   

9.
1934年2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七军团解放了将乐县城。在攻打将乐的战斗中,我红军消灭了敌军一个团,缴获长短枪900多支、无线电台1部。红军发动群众  相似文献   

10.
正红军攻打赣州,是在王明"攻打中心城市"的"左"倾口号下,以夺取赣州、贯通赣江两岸苏区为目的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赣州战役的失败,主要原因在于战役指导思想和战略战术的错误;对政治形势及赣州敌情把握不足及赣州地区的群众基础薄弱。深入挖掘战役失败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启示,对于正确指导思想的坚持贯彻;人民群众的广泛团结;以及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30年,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力量得以壮大。这使红军当时的领导人过高地估计了形势,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乘虚攻占长沙。此后,红军回师江西,于同年10月4日攻占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2.
1930年9月28日毛泽东在“袁州会议”上确定了红一方面军的行动计划,抵制了当时立三中央要红军去攻打大城市的命令,而带领红军攻克吉安,使农村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红军实力大大增强,为第一次反围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月十日,根据党中央批示,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二月,红军围攻赣州,月余未克,后撤至江口地区集结。二十八日,日本侵略军在上海反动进攻。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影响下,违抗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抗战。全国掀起新的抗日高潮。  相似文献   

14.
正章水之滨,赣州城畔,长眠着一位年轻的红军将领——我的曾祖父欧阳健烈士。1932年3月7日,为解红三军团之围,时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第三十七师政委的欧阳健,率红三十七师在赣州城下与敌军激战,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0岁。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战争的硝烟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烈士的忠魂却永存人间。树立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的曾祖父铜像,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他目光炯炯,凝视  相似文献   

15.
为扩大闽中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3日,中革军委电令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滕代远攻打沙县城,红军很快就向沙县境内进发。当时正在福建坐镇指挥的国民党蒋介石正向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国民党得知道红军要攻打沙县城后,十分害怕,就派了三个特务到沙县城探听虚实。东方军军团保卫局得知这一信息后,就派覃士冕等12人组成侦察小分队进城搜寻特务。  相似文献   

16.
<正>小布誓师大会后,全军将士斗志高昂,同仇敌忾1930年,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迅速,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10万多人。这使李立三过高估计了形势,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1930年7月27日,红3军团乘虚攻占长沙。此后,红军回师江西,于10月4日攻占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7.
“既要钱,又要政治” 1932年3月12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调聂荣臻任红一军团政委,同时,提升红四军军长林彪为红一军团军团长。当时,赣州战役刚刚结束,红一军团、红五军团组成东路军,在毛泽东带领下,趁第三次反“围剿”胜利以后敌人暂时无力组织新的进攻的空隙,打到闽南去,发展根据地,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并获得物资  相似文献   

18.
1935年2月27日,在中央红军第二次攻打遵义的战斗中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是长征中红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由于当年战事紧张,红军只对邓萍的遗体作了匆匆掩埋,未留下任何标记。新中国成立后.在彭德怀的关注和邓萍老战友的鼎力相助下.遵义人民经过艰苦奔波,终于找到了邓萍的遗骸。  相似文献   

19.
关于红军第三次解放将乐的时间,现有的党史著作中认为是1934年2月9日.例如中共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三明革命史>记载:"2月9日,红六师攻克将乐县城,进一步扩大了攻打沙县的成果."笔者最近在认真查阅了有关将乐苏区当年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后,认为把1934年2月9日定为红军第三次解放将乐的时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正>红军取得遵义战役胜利后,中革军委决定在贵州鸭溪及其附近地区隐蔽活动,寻机再次歼敌。1935年3月10日凌晨,红1军团提出攻打打鼓新场(今贵州金沙县县城,当时又称新场)的建议。中央负责人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这次作战计划。会上,毛泽东根据军委二局前期侦听和破译的敌情电报,深入分析研判战局,力排众议主张避战;在其主张被否决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