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史纵横》2005,(11):I0001-I0001
沈阳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是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由沈阳电视台负责,从1993年开始发展建设的。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经建成覆盖市内五区及近郊4个区的沈阳有线电视综合业务网。现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10余万户,资产规模7.8亿元,系统现传送44套模拟电视节目、48套数字电视节日、14套数字广播节目,并开通了宽带上网、阳光政务、股票信息等扩展业务。依照国家广电总局的总体规划,沈阳电视台于2002年开始了沈阳有线数字电视平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先期投入3000万元。2003年10月1日,沈阳电视台有线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大厦…  相似文献   

2.
在辽宁省沈阳市内的一处繁华街区,伫立着一座别具一格的日式住宅建筑——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旧址(即陈云旧居).这幢饱经风雨的建筑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沈阳70多年来发生的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建筑还保留着党领导的人民政权走进沈阳这座大城市的历史记忆:从1948年11月到1949年5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东...  相似文献   

3.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10,(4):60-61,51
1945年8月,目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一直坚持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抗战的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挺进东北,进入沈阳。并在沈阳成立了临时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4.
黄卫东 《党史纵横》2012,(10):50-52,59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从东北进入沈阳,随即军管。与此同时,在党中央的指示下,我东北人民自治军进入沈阳,建立了沈阳市临时人民政府。不想.苏联红军依照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条约》,决定将沈阳移交给国民党南京政府,并要求我军立即撤出沈阳。同年11月25日,我沈阳市临时人民政府和武装力量撤离沈阳市区。  相似文献   

5.
2004年,对于沈阳来说,是辉煌的一年。这一年,沈阳一口气拿下三项大奖:“2004年CCTV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被国务院授予“就业和再就业先进城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沈阳还获得一张通往世界的名片:承办200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东北要振兴,沈阳要先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潮中,沈阳,再现绚丽的风采,连续三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以沈阳为核心,会同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七城市联合打造“沈阳经济区”,大手笔的运作使沈阳再次成为国内外投资的热点。凡是到过沈阳…  相似文献   

6.
1948年,国民党“剿总”所在地沈阳,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危在旦夕。这年10月29日,在中共地下党人的策动下,东北元老王化一、赵毅,一三○师师长王理寰,市第二守备总队长秦祥征,五十三师师长许赓扬,警察分局长胡圣一,商会会长卢广绩等在王化一家集会。他们就组织“沈阳和平解放委员会”一事进行了热烈讨论,最后达成四项共识,其中之一就是准备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中国光大银行在沈阳是一片空白,三年后的今天,光大银行在沈阳可以说家喻户晓;三年来,光大银行沈阳分行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恤老怜贫,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三年来,光大银行沈阳分行的存款每年以26%的速度递增,人均利润率在全国同行业名列第一,创造了中国银行界的奇迹……一个挺进沈阳刚刚三年的国内第一家国有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在金融业竞争如此激烈的困境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辽沈地区金融业的一颗引人注目的新星,光大银行沈阳分行迅速发展之谜令人欲探究竟。  相似文献   

8.
沈阳北部,地势稍微起伏,平川之上,有一片漫岗地突兀而起,据此可以俯瞰沈阳,小韩村就坐落在这里。十多年前,小韩村是一名不见经传的乡野小屯,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在村党委书记、靓马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新智的领导下,小韩村实现了由沧海变桑田的历业巨变。靓马集团、沈阳中科靓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沈阳绿丰实业有限公司、绿丰饭店、巴黎世家别  相似文献   

9.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最后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已近土崩瓦解。随着锦州、长春两座城市的先后解放,迫使国民党军队残兵败将龟缩沈阳。面临东北败局,蒋介石曾几次亲临沈阳,为惊恐万状的驻沈守军打气,  相似文献   

10.
《中共产党沈阳地方组织志》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真实地记述了1925年至1985年,中共沈阳地方组织60年的光辉历程,较全面地反映了沈阳的党组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同封建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斗争和沈阳解放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共满洲省临委领导下,沈北张家堡小学党支部于1928年3月初建立。这个党支部是当时奉天(沈阳)北郊农村(现沈阳市新城子区)建立最早的一个基层党组织。 1928年1月,满洲省临委在沈阳大东城门外鄂宅胡同马韶秋(党员)家,举办了党员训练班,每期有十几人参加,时间为一个月或半个月。城西三十家子小学教员邢培  相似文献   

12.
郭宇 《党史纵横》2003,(10):47-47
潘汉年,一个在中共历史中耳熟能详的名字,因他为党的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而为人们所铭记。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在沈阳留下过足迹,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194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潘汉年参加了这次会议后,即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的号角,带着党交付的重任,辗转来到东北重镇沈阳。当时的沈阳,刚刚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人民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的军队进城,随后,中共中央东北局进驻沈阳,沈阳市的党政组织相继建立。国民党为争夺抗战胜利果实,盘踞东北,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的有关条款为借口,向苏联政府…  相似文献   

13.
正31.1954年4月,沈阳高压开关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7000千瓦水轮机。32.1954年5月25日,沈阳造纸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张细网目磷青铜网。33.1954年5月,沈阳风动工具厂制成中国第一台苏式风镐。34.1954年6月4日,沈阳第二机床厂仿制完成中国第一台苏式T611型卧式镗床。35.1954年6月27日,沈阳重型机器厂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电动泥炮。36.1954年7月7日,沈阳化工厂试制成功直送液氯热交换器,  相似文献   

14.
李炳侯 《党史纵横》2014,(5):7-8,24
正"1948年11月2日,将是我们永远记得的日子。三年来,在爬冰卧雪、冒死忘生的时候,我们所想望、所争取的这一天,终于实现了。解放沈阳就是解放全东北,这解放在历史暴风雨席卷下出现了……"这是1948年11月2日,特派记者刘白羽发给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的电讯稿前面的一段话。此日,沈阳被我军攻克,新华社东北野战军总分社历时52天对辽沈战役的日夜报道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5.
官烧锅胡同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成功里,这里是贫苦市民聚居的地区,也是传播马列主义,领导群众与黑暗势力进行顽强斗争的一个党支部所在地.1945年,日本投降后,沈阳很快地被国民党占据.在国民党占领区,为了开展地下斗争,我党决定从胶东等老区选派大批干部进入东北.1947年3月,正在胶东搞土改工作的共产党员史香涛,接受党组织的派遣到沈阳烧锅胡同24号(现成功里16号)其堂兄史家落了脚.从这以后,他就以小商贩为掩护在沈阳扎下了根,并很快地同巡南城工部接上了关系,由城工部负责人彭官华直接领导.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1月8日,沈阳传出了一个惊动市人的消息:继山西、浙江等省市之后,沈阳市在市直部门的28个部、委、办、局和部分县区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41位副局级领导干部。 消息一出,老实本分的沈阳人心里也有不小的震动。有的人直犯嘀咕:一下子这么多副局长的干部就让我们平民百姓当了?能是真的吗?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1月17日,沈阳下了一场连绵秋雨。 从10日招聘报名开始,到今天已经是第8天了。每天来到报名地点——沈阳行政学院的人都不断增多。根据招聘简章,报名条件,  相似文献   

17.
1948年深秋,随着辽沈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于11月2日解放了沈阳。由于沈阳的时局比较稳定,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在哈尔滨总工会工作的贺子珍,于1949年初从哈尔滨带着毛岸青、娇娇(李敏)迁到了沈阳。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在一片凯歌声中过去了.香港回归、十五大的召开,使1997年倍增光彩,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对沈阳平安保险人来说,1997年同样难以忘却,因为它是沈阳平安人努力拼搏、艰苦奋斗的一年,是改革创新、长足发展的一年,是沈阳平安保险公司发生根本变化的一年,同时也是满载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平安保险沈阳分公司在业务拓展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管理工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全国平安系统“规范管理、百日达标”活动中,被总公司评为产险业务管理达标优秀单位并名列榜首.他们辛勤的耕耘,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刘佳声 《党建文汇》2007,(12):45-45
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于1931年在沈阳爆发,随之产生的著名歌曲《松花江上》也被人传唱至今。《松花江上》叙说了1931年沈阳爆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苦难的生活情景。然而,歌曲产生的年代并不是1931年,创作地也不在沈阳。  相似文献   

20.
1950年春,毛主席、周总理访苏归来,视察东北三省。当时,我执行具体保卫工作,曾陪周总理单独视察过两个地方:先是沈阳文官屯炮厂;后是周总理少年时代在沈阳的旧居。下面是视察沈阳旧居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