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查处的涉及党员干部的案件,80%以上的违法乱纪行为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在某些党员干部不能严格自律,而“八小时以内”的监督又鞭长莫及的情况下,要预防和制止他们“八小时以外”的违法违纪行为,就应该“对症下药”,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中所接触的人,主要是其家人和亲朋好友,为此,加强亲情监督不失为一剂  相似文献   

2.
我是湖北省老河口市老干部局干部。我认为,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违法违纪的实质是权力腐败,根源是“权力寻租”、“权力资本”所产生的效应。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权力腐败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有其一定的规律和特点。首先是隐蔽性。搞腐败的事情一般都是背着人干的。尤其是为官者,他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违纪行为,躲避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其权力交易基本上不在八小时之内进行。相反,他们平时在单位往往表现得非常廉洁,在群众面前一副正人君子之样。然而一到“八小时之外”就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3.
我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宣传部党教科科长。“八小时之外”要保持党员形象,我认为,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在新时期,党员干部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八小时之外”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增加,接触社会负面因素影响增加,这就使得党员干部道德失范的机会和可能也相对增加。面临这样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他律更加重要和必要。所谓他律,就是要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活动的监督,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课题。然而,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却存在着“盲区”。“八小时之外”党员干部都干什么去了?一些党组织不闻不问,认为这是家务事管不着;鞭长莫及也…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吉林省临江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分管党风和干部监督工作的干部。看到《党建》杂志主办的“‘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讨论会,深受触动。我们认为,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机制,实现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行为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是目前十分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针对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实行监督的问题,我们临江市从政治纪律、廉洁自律、社区生活和家庭生活四个方面做出“十严禁十不准”的具体规定,并突出了对以下情况的监督:即把爱好过俗、交往过滥、消费过奢、私事过多、言论过偏和学习过少的人…  相似文献   

5.
我是湖南省桂东县委组织部干部。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工作,我县建立了党员干部道德情况信息库。入库内容包括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品质测评情况,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考察记录,民主测评推荐数据,群众来信来访和执纪执法部门办案中涉及的问题等。目前,已将500名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和200名科级后备党员干部的有关资料收集入库。通过定性分析和调查取证,先后对7名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娱乐圈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警告、免职处理。我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推广。因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6.
我是江苏省射阳县射阳日报社记者。一些党员干部下班以后就找不着影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八小时之外’是我的自由。”但是,自由却不能放任,甚至放纵。大凡腐败的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都是腐朽糜烂的。这几乎成了一条规律!因此,只有管好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才能真正遏制腐败。我建议,纪检监察部门不仅要考核党员干部的日常工作,也要考核他们“八小时之外”的表现。政府部门必须制定严格的纪律,也就是说,把“八小时之外”的警戒线划出来,并明确规定“通讯联络随时畅通”,不畅通就要有个说法。党员干部到外地…  相似文献   

7.
我是湖北省孝昌县委组织部干部。“八小时之外”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我认为,必须要首先掌握其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八小时之外”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党员干部活动的情况相当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业余活动范围具有广泛性。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扩大了人际交往,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的快捷轻便,缩短了时间、空间的距离,方便了人际交往,加之,科技的发展使工作日相对缩短,业余时间增长,这就决定了党员干部社会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二是违纪违法活动内容具有隐蔽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八小时之外”人们的生活圈…  相似文献   

8.
我是河北省藁城市廉州镇人民政府的干部。读了《党建》近期刊登的关于“‘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的几篇文章,感触颇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八小时之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意味着轻松和惬意。而对一些有职有权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放纵的天堂,步入囹圄的摇篮。从胡长清、成克杰等高官落马,到一些县官、村官锒铛入狱,无不留着“八小时之外”放纵的烙印。因此规范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刻不容缓。“八小时之外”部分党员干部违法乱纪,固然有其放松世界观的改造、律己不严的因…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和管理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地采取各种办法加大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八小时之外"党员干部行为的自律,是其个人私生活的自律。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是其生活作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间接地  相似文献   

10.
《廉政瞭望》2013,(19):57-57
近来,山西省高检6名领导千部违反规定参加私企老板宴请娱乐,被给予处分。该院随即痛定思痛,出台《检察人员“八小时之外”五条禁令》,把“八小时之外”纳入监督范围,并要求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其实,针对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管理措施并不少见。早有廉政专家建言:“八小时之外”处于监督盲区,很容易为腐败行为打掩护,这个监督漏洞应该补上。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江苏省海安县委组织部干部。近年来,我县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较早实行了党员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回复组织函询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为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去年3月我县又建立了巡访制度。通过巡访,可及时发现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提醒谈话、批评教育等措施,使党员干部尽快醒悟,防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起到了防微杜渐的效果。巡访的主要内容包括: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之外”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情况;处…  相似文献   

12.
我是海南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当前,全党都在抓作风建设,其中所强调的生活作风,就涉及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了。如果说,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主要是通过八小时之内的工作时间表现出来的,那么,其生活作风则主要是通过“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表现出来的。生活腐败亦误国。历史上,一个人的名节,一个朝代的政权,毁于生活小节的教训屡见不鲜。因此,要加强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必须把“八小时之外”也管起来。也许有人会说,把一个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自由空间也管起来,岂不是管得太宽?当党员干部岂不是太不自由?循…  相似文献   

13.
我是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百善煤矿党委组织部干部。我矿在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监督时,筑起了五条防线,收到了较好效果。在此,介绍给大家。一是警示线。通过专栏、广播、电视、电化教育等形式从正反两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党风党纪教育,使干部提高自重、自警、自省意识。二是防范线。建立《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承诺制度》和《八小时之外情况报告制度》。在民主生活会上以及年底群众评议干部时,干部必须报告本人“八小时之外”活动情况(包括个人请客、吃请、因公外出开会、旅游期间活动等情…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党建》杂志开展了“‘八小时之外’怎样保持党员形象”的讨论,探讨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以及“八小时之外”的监督与管理,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之外”能管住自己,保持党员的光辉形象。这个讨论非常必要,非常有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社会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八小时之外”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断扩展和延长,接触社会负面因素和受到各种诱惑的机会在不断增加,被腐蚀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据有的地方调查分析,近年来查处的案件中,80%以上的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八小时之外”…  相似文献   

15.
我是河北省唐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党总支书记。“八小时之外”是业余时间,组织不能始终盯着,领导、同事不能始终跟着,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行为加强监督,必须依靠广大群众。一个人品行如何,操守怎样,群众最清楚。就是“八小时之外”的行为,群众也最知情、最了解。我们经常听到群众议论,某官经常出入哪家宾馆、酒店,和哪个小姐如何要好;某长和哪位大款如何亲密,又帮他搞定了什么项目;某人有几套住房,装修标准如何之高;谁谁靠什么关系升了官,凭什么起家,发了多大财,等等。但这些问题大多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真正向…  相似文献   

16.
郭跃宏  崔英春 《奋斗》2020,(3):58-59
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党委积极探索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管理监督新途径,拿出新举措,取得新效果。一、落实五大责任,形成“八小时之外”监督合力厂党委把推进“八小时之外”监督,作为落实“两个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着力探索构建党委、纪委、支部、社会、个人“五位一体”的立体监督网络。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中央纪委研究室综合信息处处长。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的腐败案件令人触目惊心,有的一旦案发,就已经到了不得不处以极刑的地步。在其渐变的过程中,这些人不是没有露出蛛丝马迹,然而却没有及时把他们揭露出来,有的甚至还能继续得到提拔重用。这既反映出我们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管理监督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善,还存在着漏洞和薄弱环节,也反映出我们现行的这套机制对“八小时之外”存在问题的忽视和不敏感。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的活动予以监督,既非别出心裁,更非空穴来风。改革开放20多年,对于党员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我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军分区政委。当前,围绕“八小时之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有的党员干部认为,生活作风是小节,出点问题没关系,对此进行监督就是限制自由,就是对党员干部的不信任。有的党组织则认为,生活作风是个人隐私,是家务事,不应管,也不好管。有的甚至认为,只要八小时之内干好工作,“八小时之外”出点小毛病,算不了什么,并把生活作风有问题,但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用到了重要岗位上,形成了错误的用人导向。生活作风虽然显现于一言一行之微,却与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9.
张钰 《发展论坛》2003,(11):56-56
国家公务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政府依法行政的主体,每一个公务员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都有以权谋私的机会,因此,必须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特别是公务员中的领导干部,更要对其依法实施监督。对他们不仅要实施“八小时之内”监督,而更重要的是“八小时之外”的监督。突出监督重点,在抓好日常监督的同时,要加强对“危险对象”、“危险事件”、“危险时期”、“危险地方”的重点监督在运用现有的监督方式、监督制度、监督网络对公务员进行日常监督的同时,必须突出监督重点,加强对“危险对象”、“危险事件”、“…  相似文献   

20.
我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八小时之外”的话题很多,我想着重谈谈社交问题。人处在社会中,总免不了要交往,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往圈子。八小时之内是工作圈,和上司同事下级在一起工作、学习;“八小时之外”是生活圈,与家人朋友亲戚一块儿生活娱乐。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依经济、政治、社会地位不同,据性格、爱好、品位有别,人与人的社交圈迥异,对人的影响也截然不同。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道德高尚。混迹于一个坏人成堆的圈子里,会沾染许多恶习,久入鲍鱼之肆而不知其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