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1,14(6):21-24
一、新时期农业基础地位作用的新特点随着工业化和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成分,工业部门也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而农业生产则逐渐成为社会生产的非主要成分,农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开始下降,农业产出占整个国民经济系统产出的份额也不断下降,农业获取社会生产所需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国内外都出现了所谓“农业小部门化”的现象。例如美国1799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5.9%,1899年降为21.2%,到20世纪80年代降为仅占2%;德国农业产值比重也由1…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他的生产力思想。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可以说是邓小平科技生产力理论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部分。在民族工作中全面深刻领会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加速全社会的进步,对振兴民族经济,赶超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第三步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科学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因素等三个方面的作用,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因此,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的观点。”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进步,资金投入,劳动力因素这三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是不等量的,有着各不相同的贡献份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指出:“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的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15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 济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其中 农业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据估计,70年代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的27%是靠产技进步实现的,80年代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份额提高到35%。90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友展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河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为加快全省农民治穷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更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科教的紧密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步楼 《群众》2011,(1):12-13
“十一五”期间,江苏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0年,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4%。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2010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中,我省创新能力排名连续第二年位居全国第一位。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大幅增长,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5.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我省农业生产实际和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现就今年我省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年活动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农业生产来说’科技是农业增长的第一要素。要实现“九五”末我省农村和农业工作的三大任务,潜力在科技、希望在科技、出路也在科技。因此,必须把农业的增长方式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开…  相似文献   

6.
到“十五”期末,阜宁县人才总量要力争达到5.5万人,其中高级人才不低于3%,确保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45%和55%以上,从而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在近年来的人事人才工作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科教兴市”的实质,就是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市自1986年在全国率先把“科教兴市”,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来,一直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了技术跨越发展,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以新区、滨江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型家用电器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以工业设计园、软件工业园为主的一批研发基地;形成了以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光纤预制棒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形成了以锡柴、阳光等一批以产定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型企业。“十五”期间,我市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实施40项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2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3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26项省火炬计划项目、68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共有47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我市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市”荣誉称号。2004年,科技进步对无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3%,名列全省第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50%,名列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4%,高新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2%。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以下简称农业“两法”)的颁布施行,使我国有了历史上第一部带有基本法性质的农业大法和第一部旨在保证把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农业技术推广大法。这是农业战线乃至整个国家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把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农业的稳定增长,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的自立和安全做出了贡献。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而实现的。从持续发展的历程上看,农业科技起到了稳定和持久的推动作用。1978年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工作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方针,重视农业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10.
记者1月3日从农业部了解到,在遭受特大旱灾和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去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平稳,农业发展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为“九五”计划的完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初步预计,200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9%左右,但由于库存比较充裕,总量仍能满足市场需求;棉花生产有所恢复,油料、蔬菜等继续增产。预计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5%,禽蛋、牛奶产量分别增长4%和9%,水产品产量增长3.6%。 农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优质专用农产品发展较快。去年全国优质稻扩大37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专用玉米分别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2,(4):12-13
山东是个农业大省。全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中,妇女占70%以上,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们深入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广大农村妇女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两年来,按照全国妇联的部署,在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中,我们从山东实际出发,以提  相似文献   

12.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12,(10):12-13
"农业太需要科技了!"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如何实现科技与农田对接是谭志娟代表最大的关切,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她每年都要向全国人代会提交有关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我国很早就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并在1993年制定了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为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近二十年里,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不断发生变化,随之也带来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改变,现实情况表明,原有的做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王日明 《前进》2002,(3):29-30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生产已经从单一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数量并举,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与效益为目标的新阶段。农业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投入,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将越来越大。而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劳动力总人数的35.5%,低素质劳动力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和改善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紧紧围绕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向农民传授科技和操作技能,加强对农民的信息服务是农业发展现阶段的要求,也是时代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呼唤。  相似文献   

14.
振兴科技发展经济农工北京市医药技术支部全国科技大会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在深人改革开放的今天,战略重点已经转向国民经济建设的时刻,科学技术的作用就更加显得突出。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  相似文献   

15.
“三避”技术、“喷灌”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近年来,阳朔县引导农民将一项项农业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011年,全县实现农业生产总值21.56亿元,同比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7350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6977元的平均水平,连续5年以两位数的增长速度领先全区。  相似文献   

16.
《人大研究》2001,(2):26-28
到2005年,我省人才发挥作用程度的比率由1999年的65%提高到75%,百万国内生产总值占用人才数由12人降到10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1998年的32%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全省人才发挥作用程度的比率提高到85%,百万国内生产总值占用的人才数为8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我们锡山市从80年代中期开始,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年提高,于1992-1995年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第一名,并获得全国“科技百强第一”的金牌。1997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27项,其中国家级新产品40项,立项数在全国县(市)中名列前茅。现在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102项,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6家,列入省级以上火炬、星火计划项目14个,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生物工程等一批高新技术优质企业。  相似文献   

18.
《人大研究》2001,(1):26-28
到2005年,我省人才发挥作用程度的比率由1999年的65%提高到75%,百万国内生产总值占用人才数由12人降到10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1998年的32%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全省人才发挥作用程度的比率提高到85%,百万国内生产总值占用的人才数为8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9.
自本世纪70年代起,知识经济浪潮涌来,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成为现实。今天世界的竞争已成为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高新技术作为新兴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强化,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知识存量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源泉。据有关资料表明,知识和信息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本世纪初的5-20%跃增为现在的70一脱%,且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比例将提高到90%。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传统农业将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  相似文献   

20.
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对湖北水稻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水稻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湖北水稻总产量增长缓慢,推广水稻生产农业技术成为了提升湖北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在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湖北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湖北省水稻生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对湖北省水稻产量的贡献率。发现2012年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为44.63%,较1990年翻了一番,但近年来上升趋势平缓;除种水稻劳动力外,农业技术推广效率、固定资产投入以及有效灌溉率对水稻单产量都有较高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