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论中韩建交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中韩建交的历史背景石源华战后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50年代初期发生的朝鲜战争的影响,中韩两国曾经在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时间长达30余年之久。中韩两国能够在1992年8月建交,并在建交后迅速发展双边关系,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国际...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传统婚姻模式———普婚的视角切入,跟踪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年代、1960年代和1970年代几个不同年代初婚同期群女性的初婚持续时间及婚姻现况,得出的结论是:其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不仅一直沿袭普婚的传统婚姻模式,且初婚持续时间及婚姻关系保持不变的时间一般至终老,如果没有死亡这个不可抗力因素,60%左右的中国女性守望初婚并有偶者能够长达50年之久,且几个年代女性同期群均基本如此。其二,守望婚姻其实更本质的是守望家庭,对现阶段的老年女性而言,婚姻和家庭是唯一能够维持她们老年生活的基本保障。微薄的或几乎为零的养老金对她们而言,不如守望婚姻、守望家庭更可靠。养老是中国女性沿袭并不断维护传统婚姻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即使在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这个基本事实仍然存在,这个基本判断仍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3.
故事梗概:《茉莉花开》讲述的是一家三代女人——茉、莉、花的情感故事,三段式的结构分别再现了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80年代中国上海的风貌,精心描摹了在3个不同时期中3个女人不同的生活状态,但又宿命地拥有相似的生命轨迹。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中苏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当时中国重要政党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对这一事件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一方面支持中苏建交,一方面在谈判双方有争议的问题上基本站在苏方的立场上。中共持此态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中共为支持中苏建交而发动的舆论宣传和群众运动,使得中苏建交谈判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两个国家外交接触的范畴,成为国民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孙洪波 《外交评论》2010,27(5):64-75
尽管拉美不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地区,援助却一直是中国对拉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拉美外交的有效政策工具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援助古巴,不仅是寻求与古巴建交,而且期望在外围地区对美国形成战略牵制。70年代,中国的援助政策推动了中拉建交高潮的到来。八九十年代,在巩固和扩大外交阵地的同时,中国对拉美的援助开始强调“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新世纪以来,中国加大了对拉美的援助力度,大型标志性成套项目增多,特别是人道主义救灾援助成为新时期对拉美外交的亮点。中国对拉美援助政策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对在拉美利益认知的转变,即从支持反帝、反殖、反霸转向支持独立发展民族经济,从“涉台斗争”转向强调经济、科技和文化外交。中国对拉美援助是当前实现中拉经贸关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也是中国在拉美构建“软实力”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前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一切从头开始的开创性事业之一。本文从新中国成立前后至50年代末、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到1976年等三个历史阶段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凸现毛泽东对外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外建交与对外经贸并举叩开世界大门。他面对疾速变幻的国际环境,以对外建交为前提,以对外经贸为基础,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冲破重重困境领导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光阴的故事     
上个世纪,如果说,1949年的春节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苯节,50年代的春节是“老百姓自己的春节”,那么,进入60年代,“革命化春节”成了流行语,人们就被带进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时期。70年代中后期,春节开始逐渐返璞归真、1980年,中国全面恢复春节放假,一个久违的春节又重新回到民间,一个曾经如火如茶的“革命化春节”,也从此离开了人们紧绷的神经一去不返,大家的生活开始真正好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论中法建交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 4年 1月中法建交 ,由于整个建交谈判过程的隐秘性和两国建交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影响 ,而被称为建交史上的一次“外交核爆炸”。本文从中法双方积极互动的角度入手 ,不仅考察了法国愿意和急于承认新中国的原因 ,而且深刻揭示出在“两个中间地带”理论指导下 ,新中国采取对资本主义国家区别对待的方针 ,也有力地促成了建交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1990年7月21日,钱其琛外长访问沙特阿拉伯并签署中沙建交公报。至此,中国同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90年代初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新突破。我当时任亚非司司长,有幸陪同钱外长访问沙特。沙特早在1946年即同中国国民党建立了“领事关系”,1957年又同台湾当局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合作。中沙建交前,沙特是台湾在中东地区唯一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也是台在海外重点经营的阵地。1988年7月,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曾致函钱外长,提出两国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核桃系胡桃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在中国栽培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种植核桃历史悠久,境内还可以见到有两三百年历史的核桃老树。过去,红河州曾经历过两次核桃发展的高潮: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实生种子引进新疆早实核桃,但后来因保存不多,又因种仁稍涩和重视不够而停滞;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云南省干果会议之后,全州13个县市在同一时期不同程度大面积引种漾濞核桃,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引种。但是,由于没有进行引种试验,  相似文献   

11.
有那么一个香港人,“二战”期间流落桂林,从鲁迅艺术学院大提琴专科毕业,能自由出入毛泽东窑洞住处,是《白毛女》首演乐队队长,建国前代表中国赢得国际音乐大奖,50年代率团到访莫斯科获赫鲁晓夫接见并宴请,1980年代任国务院文化部艺术局一把手,之后退而不休.出任中国交响乐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歌剧研究会主席等等. 他叫李刚。2007年1月8日,他因心脏衰竭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这里忆述他追求真理和艺术美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翁明 《外交评论》2003,(3):58-63
中国同英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是1972年3月,这是在70年代初基辛格访华,联合国通过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是在中国完成同西欧诸国建交之后才完成的。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方国家之一。1950年中英就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进行谈判,历时22年之久,经历了漫长、复杂的过程,堪称外交史上罕见的特例。  相似文献   

13.
学习周总理的谈判艺术和外交风格——忆中法建交谈判李清泉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是我国同西方大国建立完全外交关系的第一个国家。当时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国际事务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法建交谈判是在周总理亲自参加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我当时担任中...  相似文献   

14.
杨洁篪之路     
宗道一 《人事天地》2007,(12):38-39
1998年3月,杨洁篪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除王海容之外最年轻的外交部副部长。 2001年2月,杨洁篪出使华盛顿,成了中美建交28年来最年轻的中国大使。 2007年4月,杨洁篪成为中国第一位1949年后出生的外交部长。  相似文献   

15.
张泽宇的《留学与革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热潮研究》一书,紧扣留学与革命这两个主题,运用政治文化理论工具,全景展现了中国20世纪20年代留学苏联的情况,深度挖掘了留学苏联热潮的历史背景,客观分析了国民党留苏学生对国民党执政的影响,综合评价了共产党留苏学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春 《社会主义论坛》2014,(3):F0004-F0004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为庆祝中法友好建交50周年,应法国圣埃蒂安IUT德罗阿纳让·莫内大学邀请,2014年2月5日至19B,中共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春梅率兰坪“土风”普米文化传习小组一行5人,赴法国参加中法建交50周年文化交流活动之一的“发现中国普米族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云南开始参与到中国面向太平洋地区的开放大潮中,积极推进了中国与湄公河沿岸地区的次区域合作和东南亚其它国家的合作,并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90年代末本世纪初,云南又积极推动了面向印度洋地区的开放,与南亚国家开展合作。同时注重与欧盟等欧洲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在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安邻、富邻”,以及“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对外开放方针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与世界各大洲13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8.
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出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几个曾经有过辉煌历史、长期执政的大党失去了执政地位;更为惨痛的是,有的党不仅被赶下台,而且上演了亡党亡国的悲剧。这几个大党为什么会丧失执政地位?它们的兴衰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相似文献   

19.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朱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邓小平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王保勤中美关系自两国建交以来经历了多次波折。最近,美国允许李登辉访美,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又罩上了一层新的阴影。此时,回顾一下80年代邓小平同志对中美关系中两次波折的处理,是有益的。一、80年代初,对里根政府在台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