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文豪 《传承》2012,(2):94-95
我国法律对军婚实行特别保护,通过打击"破坏军婚罪"予以刑事保护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确定破坏军婚罪的犯罪主体时,不能只将侵害军婚关系的第三人作为犯罪主体,也有必要将军人配偶考虑在内。这符合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符合保护军婚的立法初衷,并且具有实践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颁布相关军事法规和规章,在军人优待、保护军婚、退役安置、军人保险等方面建立起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的法规制度体系,有效地保障了军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从立法、司法上严格地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行为人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构成破坏军婚罪.此种案件属于.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公诉案件.对军婚予以特殊的保护,有利于严格依法维护现役军人的婚姻权益,解除了广大官兵的后顾之忧,必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而既有利于加强国防建设,又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婚姻家庭秩序.  相似文献   

4.
考察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常常会在律令法典和司法实践中发现某些对女性减轻处罚或宽松优待的规定和做法,有人将这种对女性的"照顾"完全归因于统治者受儒家思想影响而实行的"仁政"和"矜恤"政策,甚至认为这是法律对女性这一弱势群体权益的特殊保护。本文试图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法律中对女性的种种"照顾"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甄别,以挖掘法律规定表象背后隐藏着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在原因。其实这些"照顾"不仅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关,更反映了女性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特别是人口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们在家族中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龙正凤 《人民论坛》2012,(14):88-89
现行《婚姻法》从不同的视角对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和权利作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法律内容的缺位,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和享有的权益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章立足现行婚姻法律的立法框架,从婚姻法的原则性规定、夫妻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方面分析了法律内容的缺位,并尝试建立起更完善的保护女性权益的婚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女性在家庭中很少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住房、土地等财产权益缺乏有效保障。维护农村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农村女性在婚姻家庭中法律保护的调查与研究,剖析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对农村女性婚姻家庭合法权益保护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在对我国婚姻家庭制度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个人对构建农村女性婚姻家庭权益保护制度的浅陋见解,希望可以为今后我国的婚姻家庭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原是网络社区一种高效率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互助行为.由于网络行为引导与规范法律制度的欠缺、公民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等原因,"人肉搜索"正成为极易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为实现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促进网络新技术的健康发展,有必要进一步确认隐私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加快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设;健全和完善网络行为的规范立法,明确与细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制度;建立以案例为中心的网络行为规制和引导的宣传体系以及较为便捷的网络侵权责任追究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破坏军人婚姻家庭者必将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军人婚姻的特殊保护。同时,破坏军婚的案例在基层青年官兵的婚姻家庭问题中具有一定代表性.近年发生率还有所上升。面对当前基层面临的这种新情况.如何依法维护军人婚姻的稳定成为影响军队全面建设大局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古代的法典中,有许多关于女性犯罪的法律规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法律的性别观念以及女性的法律地位。本文主要就《唐律疏议》中涉及女性犯罪的罪名、刑罚及优恤的制度作了梳理与介绍,以从制度角度了解唐代妇女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女职工自身特点、企业自身原因、法律保护缺位、社会保护网络存在漏洞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行业的女性劳动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劳动权益受侵害现象。而从司法实践看,企业侵权严重、女性劳动者胜诉率低、案件调解率低、劳动者举证困难等问题也尤为突出。如今,被一次次"打压"的女职工劳动保护,似乎也已成为"一个看上去很美的摆设而已"。虽然日前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能让法律保护缺位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能否让女职工劳动保护"板上钉钉",成为权益保护的常态,则还需要社会保护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非遗"保护的核心就是保护传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传承人的保护还存在着传承人法律地位不明确、认定机制不合理、权利内容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会给传承人保护工作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没有在法律层面解决权利主体的平等保护问题,有关平等保护的法律缺乏可诉性,存在主体地位或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性质不明确等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应只被理解为法律适用的原则,更应被理解为立法上的原则。现实中存在着严重的歧视现象,虽有其社会根源,但与法律的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与实体权利相比,民事法益处于法律上的弱保护地位。这种弱保护不仅在于成文法规范阙如,还体现为以较重的主观责任调节法律保护的进入。侵权法上权益区分保护传统的国家,用"违法性"和"故意背俗"两个转介条款甄别过渡民事法益;平等保护权益的国家在学说上,有限缩解释侵权法一般条款以避免法益保护的扩张趋势。民事法益的弱保护也有例外,法律对占有和某些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力度甚至超过了权利,这是因为民法具有保护信赖、保护弱者的社会属性,这一公法倾向实现了民事法益弱保护的克服。  相似文献   

14.
彭程  于通 《长白学刊》2013,(2):91-95
《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25日报道了"就业性别歧视第一案",揭开了女性就业歧视这一带有普遍性的严重社会问题。女性平等就业权法律保护面临着现实困境,进行女性平等就业权的立法保护非常必要。需要对女性就业权法律制度进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方面的完善,以真正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女性化"成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该地区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中最突出的特点.1997年至今,全州毒品犯罪案件中女性人数都多于男性.此问题的产生、日趋严重及解决难的直接原因在于我国法律对处于怀孕期、哺乳期妇女的保护,还在于该地区特殊的民族风俗、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的严重落及毒品贸易的巨大利润,必须从法律、行政、教育、民族传统、经济等多层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分析。初二教材有关法的内容有两大板块,即“国家与法律”板块和“公民与法律”板块。第六课处于第一板块。它是专门针对青少年设置的,因而在“国家与法律”板块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这框在第六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承接第一框内容,又和第三框“社会保护与司法保护”一起为第四框学习做好知识准备,是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它与其他三框内容共同构成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的体系。2.教学目标的确定。认知目标:家庭保护、学校保护及其主要内容。能力…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乃至国际共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不仅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而且表现了巨大的理论勇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一切财产保护法律制度的基础.因此,学习江泽民同志"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的精神,首先必须借鉴外国保护私人财产的宪法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婚姻家庭、儿童保护、社会组织……民法典的诸多内容都与民政业务息息相关,也是第一部直接以"民"命名的法典,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福祉就是最  相似文献   

19.
由"正当法律程序"发展到"实质性正当法律程序",美国宪法的"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从单纯靠程序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发展到从内容上约束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是法理上的进步,弥补了程序本身的不足.经过发展,"正当法律程序"条款成为同时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法律武器,对于我国法律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丽消费的产生立足于消费社会中获取分配的经济动力,体现着男权社会的性别文化和大众审美的符号化。"她时代"的来临使女性在美丽消费上占据了主导地位。表面看来,这是女性解放的体现,然而,美丽消费往往导致女性主体地位的异化,传递着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有必要以法律约束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