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从简单的买卖、粗放型的发放,到一对一、面对面的个性化、科学化适配服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的发展方向。怎么样才能做好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从流程、方法、手段及如何提高适配效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我们从宁夏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全覆盖试点工作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总结出一些基本方法,以便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残疾人》2011,(12):14-14
日前,河北省张家口市戏联率先在康保县邓油坊镇二先生村举行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下百县走千乡进万户”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36例,其中为残疾人适配助听器2例、助视器4例、辅助器具适配28例、假肢取型2例。对于不能走出家门的残疾人,辅具中心工作人员还深入9户残疾人家中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省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的任务要求,金湖县银集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调查。此次金湖县残联共分配银集镇辅助器具87件,其中肢体残疾人67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2009,(10):68-71
上期我们介绍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也许您更关注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效果,更想了解什么才是适合的辅助器具。这期,我们继续讲述在《中西部地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中的一些小故事,让您能够深度地了解辅具适配,一起体验辅具适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辅助器具专业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我国构建辅助器具适配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残疾人获得辅助器具需要经过专业人员提供个性化评估、适配、训练及后续服务,但辅助器具服务专业队伍的建设面临着不小的困难。究其原因,首先,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辅助器具研发、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残疾人用品用具资源中心"作为全国区域性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辅助器具个性化服务的新路。如今,深圳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配送服务已经从"我们给什么"发展到"残疾人需求什么,我们适配什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08,(4):53-53
如今,辅助器具对残疾人、老年人和社会公众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专业名词,它的功能、作用正在逐渐被认知。但对辅助器具需求者而言,选配辅助器具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重要的是适合自身需求,有益于残余功能的利用和状况的改善。因此,辅助器具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它不是单纯的一买一卖,而是要因人适配。 使用不合适的辅助器具,不仅是经济上的浪费,严重的还会造成对身体的二次伤害。本期栏目,我们将以深圳市残疾人用品资源中心开展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题材,与有辅助器具需求的朋友细说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是一个新的专业领域。通过科技手段加强辅具适配,是最好的实现个性化适配的手段。对辅助器具需求者而言,选配辅助器具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重耍的是适合自身需求,有益于残余功能的利用和状况的改善。因此,辅助器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相似文献   

9.
一个小小的辅助器具,可能不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却可以改变需求者的生活。不少量身定制的辅助器具,解决了残疾人的很多困难,帮助他们实现生活愿望。一个合适的辅具可以帮助残疾人起居如常。下面讲述的几个事例,能够告诉你,辅具的个性化适配才是最科学、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如今,辅助器具对残疾人、老年人和社会公众来说已不再是陌生的专业名词,它的功能、作用正在逐渐被认知。但对辅助器具需求者而言,选配辅助器具绝不是技术越高越好,功能越全越好,价格越贵越好,重要的是适合自身需求,有益于残余功能的利用和状况的改善。因此,辅助器具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它不是单纯的一买一卖,而是要因人适配。  相似文献   

11.
资金和专业人员的缺乏以及辅助器具的弃用,一向是制约辅助器具技术发展的几个难题。根据199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美国辅助器具的弃用率大约为29.3%。而辅助器具弃用这一现象目前在我国也普遍存在。一般认为,辅助器具弃用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残疾人提高自身功能、增加独立性和融入社会。通过对造成辅助器具弃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辅助器具的使用效率,还可以作为日后研发和适配辅助器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补偿和改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生活参与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辅助器具服务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满足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的辅助器具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地方还存在辅助器具品种较少、机构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事业投入不足等问题,这使许多残疾人特别是贫困残疾人得不到基本的辅助器具服务。近年来,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残疾人》2014,(11):6-6
南京市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残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将开展残疾儿童康复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医疗保障定点机构确认工作。这意味着,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医疗康复的参保(合)人员,需抢救性康复的0~6岁残疾儿童,需适配辅助器具的持证肢体、视力残疾人可持医保卡到确认的医保定点机构就诊,享受即时结算待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0,(8):60-63
近年来,我国的辅助器具服务有了较大的发展,服务模式也在逐步转型,从单纯的发放、配发,发展到以对残疾人进行一对一评估为基础的适配服务。专业化的服务给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为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第二届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由中国盲人协会、中国聋人协会、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办,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承办。大赛通过以征集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创新设计作品的形式,广泛动员社会有爱心并且致力于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人士参与,促进辅助器具技术创新与产业进步,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不断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6月11日,《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全文)发布,文中提到"残疾人权利":发展残疾人事业,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实施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研究制定康复条例,修改残疾人教育条例。——将城乡残疾人普遍按规定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全面开展社区康复服务。通过实施重点康复工程,帮助1300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组织供应500万件各类辅助器具,为有需求的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提供160万人次的补助。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肢残人协会与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成功举办了首届"你行我行大家同行—‘东方杯’全国肢残人辅助器具创新设计大赛"。以残疾人为主体,发动全社会有爱心并且致力于改进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人士参与,残疾人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对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期望与需求,为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及器具生产厂商的发展带来启示,进一步更好的为残疾人设计、生产更适合残疾人使用辅助用品用具起到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残疾人》2008,(8):60-62
没有辅具,残疾人的自主生活就难以实现。而对于辅具的需求,每个人又不尽相同,涉及面繁琐庞杂,所以,我们讲"适配"。"适配"的理念有了,各辅具中心走上个性化"适配"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喜讯,残疾人的自主生活将会上一个层次。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是,残疾人的辅具需求繁琐庞杂,而我们辅具品种的供应相对还是单一,虽然目前的辅具种类分类繁多,但还是远远不够。许多残疾朋友向我问寻一些购买辅具的信息,有些国内根本没有。其实,一些辅具很简单,开发设计不费功夫,解决残疾人的问题却是最见效果。另外,辅具和残疾人之间缺少一个互通的桥梁,也是一个有碍辅具发展的问题。一些研发的产品没人知道,而残疾人寻找自己需要的辅具,去一两个店没有,之后就无从下手了,仿佛大海捞针。中国辅助器具中心关注辅具行业的动态,提出困惑、发现问题,努力引导中国辅具业向良性发展。通过我们的栏目,中国辅具中心宣传"适配"理念,公布一些辅具研发信息,力争为残疾人服务好。这期,我们推出上海市残疾人辅助器具资源中心开发的一些辅具,为的就是让广大残疾人了解更多的辅具信息,寻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上海市对优化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工作提出5点思考: 1.消除辅具配发中间环节 消除辅具配送的中间环节,把辅具服务直接送到社区,送到残疾人身边.发挥街道(镇)辅具服务社作用,服务社落实专人接收辅助器具.本地生产的辅助器具由厂家直接配送到服务社,电动产品,康复器材等大件辅具根据服务社人员提供的地址送货上门,外地辅具由市辅具资源中心接收后通过快递配送到服务社.  相似文献   

20.
去年年底,中国残疾人用品开发供应总站经中央编制办公室批准,正式更名为“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它由一个单位的一个部门,升格为中国残联的直属事业单位。这说明,辅助器具服务工作进一步受到了国家的重视,更可以看出,“辅具中心”将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和指导全国辅具服务的职能。这对于“中心”是一件好事,对于广大残疾人更是一件大好事。我们将对我国辅助器具工作的飞速发展拭目以待。更为称道的是,“公益性”、“服务性”成为“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全面工作的定位。不用说,残疾人将得到更大的受益,工作面将更具体、更直接地面对残疾人。在我国8296万残疾人中,80%以上的残疾人和50%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借助辅助器具改善状况,自理生活,实现就学、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近期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城镇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率只有12%,农村残疾人辅助器具配置率仅为2%。根据卫生部等六部委制定的《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审评方案》要求,到2015年,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配置率要达到一类地区100%、二类地区90%、三类地区80%、四类地区70%。“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将在辅助器具的开发、推广、使用指导和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