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的时间,有1946年8月和8月6日两种说法。本文根据谈话当事人毛泽东亲笔所写谈话时间“一九四六年九月”和另一当事人斯特朗回忆谈话当晚毛泽东“用马灯照路”,认为8月和8月6日两说不确。并以毛泽东和斯特朗的上述记载为主要依据,参考1946年9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蒋军必败》和1946年9月27日毛泽东给陆定一的信,初步断定谈话时间应当在1946年9月27日前后。  相似文献   

2.
斗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日常谈话中有许多关于斗争的论述。毛泽东承认斗争,认为“互相斗争,这就是事物的矛盾”;敢于斗争,强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善于斗争,主张要“学会革命斗争的策略和办法”;坚持斗争,认为“坚持斗争就会胜利”;重视总结斗争经验,强调要“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考察毛泽东日常谈话中的斗争思想,对于新时代继续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2,(4):33-33
1974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长沙与前来汇报工作情况的周恩来谈话,在谈话中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人才难得”。几个月后,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金日成率领的朝鲜党政代表团时,向客人介绍并称赞邓小平:“此人叫邓小平,他会打仗,会做政治思想工作。”毛泽东像这样称赞邓小平政治思想强的还有好多次。  相似文献   

4.
陈晋 《党史文汇》2007,(7):32-35
“铁老虎”和“纸老虎”:从两则消息说起 1960年9月29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即将出版的消息。9月30日,外电纷纷作了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克雷格莫在报道中说:毛泽东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发表了1946年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创造了他的得意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他是在延安山洞中的一个叛乱的游击队的领袖”。  相似文献   

5.
苏蔓 《求实》2001,(Z1)
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领袖和杰出的理论家 ,也是一位驾驭语言的大师。在他的著作、演讲和谈话中 ,常常用精妙的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情其理 ,令人折服。美国著名作家斯特朗说 :“在与人谈话时 ,我从未遇见过有人使用如此鲜明而又充满诗意的比喻。”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则说 :“毛泽东才华横溢 ,演说、写文章喜欢巧妙地运用比喻。”毛泽东妙喻的巨大魅力 ,源于其中所蕴涵的深邃哲理。本文试图对毛泽东妙喻中的哲理作一探讨。一、毛泽东妙喻中的唯物论192 6年大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内有些同志存在着既想发动群众又怕因此…  相似文献   

6.
禹丁华 《湘潮》2004,(1):62-62
湖南省档案馆现今保存着丰富的“反右倾”运动档案材料。其中有一份中共湖南省委工作会议印发的文件,内容为会议重印周小舟1959年8月13日在庐山会议上给毛泽东的信,文后附有信的原稿影印件22页,文件开头用黑体字印有编者按:“……这封信在发出之前,经周惠同志作了修改。”此信主要是把他在庐山会议前后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及相关人员的交往以及他自己的思想状况向毛泽东作汇报。重要内容有:与彭德怀的来往和谈话经过;与黄克诚的关系;与张闻天的一次谈话;与李锐的关系;与胡乔木、杨尚昆的谈话;自己的思想状况和严重错误等。 这是一件十分珍贵的档案文献。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  相似文献   

7.
晚年毛泽东在通常情况下已经不再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了,但在1975年5月3日,他却打破常规,亲自主持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生前最后一次长篇谈话,对“四人帮”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为我党后来顺利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是如何发现“四人帮”问题的严重性?又是如何与“四人帮”进行正面交锋的?本文作者涤生将为您清晰展现3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那么,是谁揭开中国历史翻天覆地的崭新篇章呢?1936年,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组织工作中,起领导作用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这两人都是当时中国知识界最出色的领导人。”时隔9年,毛泽东在《“七大”工作  相似文献   

9.
1957年,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右派”运动。7月上旬,毛泽东来到南京。找来部分省、市委第一书记谈话。毛泽东对江苏省的反右消极态势不满意.严厉地批评了省委书记江渭清。  相似文献   

10.
193 6年 7月至 9月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共有 5次谈话 ,分别是 7月 1 5日关于外交问题的谈话 ,7月 1 6日关于抗日战争形势和方针问题的谈话 ,7月 1 8-1 9日关于内政问题的谈话 ,7月 2 3日关于特殊问题的谈话 ,9月 2 3日关于联合战线问题的谈话。这些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科学预见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 ,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查阅了记载毛泽东与斯诺谈话的《救国报》、《救国周报》、《今日红军》、《抗战必胜论》、《毛泽东访问记》、《毛泽东抗战言论全集》、《毛泽东抗战言论集》、《中国红区印象记…  相似文献   

11.
谭震林对“文革”很不理解,埋怨“跟不上”毛泽东了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谭震林陷入迷惘之中。“文革”初期,谭震林是想紧跟毛泽东的战略部署,积极参加运动的。他曾经向农口所属院校派工作组,参加接待来京串连的红卫兵,到大专院校看大字报,同“造反”的学生谈话。但是,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却使他改变了想法。当时,全国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课,  相似文献   

12.
“送郎上前线”1937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派警卫员来到罗荣桓家,通知林月琴,到他的住处去一下。毛泽东让林月琴去他那儿,林月琴感觉很突然,也很紧张。她来延安已有些日子了,也曾多次见到过毛泽东,听他做过报告,但毛泽东单独找她谈话,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3.
1958年7月22日,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说:“看来,关于海军提出的核潜艇的请求可以撤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将毛泽东的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时,为这句话作了这样一条注释:1958年6月28日.中国方面根据苏联军事顾问的意见.向苏联提出为发展中国海军核潜艇提供技术援助的要求。同年7月21日,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向毛泽东转达了赫鲁晓夫和苏共中央主席团关于苏联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核潜艇舰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京西宾馆,义正辞严驳康生 康生自3月1日同赵健民谈话之后,立即向毛泽东汇报了赵健民“反毛主席、反党中央、反文化大革命的情况”。赵健民在无产阶级司令部和最高统帅那里挂上了号。 当云南省军管会主要负责人在北京出席军以上干部会议时,康生亲自找到他专门谈赵健民问题。康生说:2月底,赵健民在北京开会时提出找我谈话,我安排了时间。赵健民在谈话中,表示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提出文化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二十世纪延安“窑洞对”的黄炎培与毛泽东关于历史周期率的谈话,构成了人们读解中国历史之谜的一个经典文本。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仔细品味其中的道理,依然为它的深刻涵义所折服。黄炎培在谈话中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其兴也淳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现象时说:“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  相似文献   

16.
天下第一英雄 李立三,原名李隆郅,曾用名李能至、李成、柏山、李明、李敏然等,湖南醴陵人。李立三从小勤奋读书,敢做敢当。16岁那年,他响应“二十八划生”征友启事,和毛泽东在定王台会面并谈话,成为毛泽东的“半个朋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1937年访问延安时,在和毛泽东的一次谈话中曾经问道:“国民党方面认为,你们的周兴是中共的特务头子,您以为如何?”毛泽东回答说:“我以为周兴是无产阶级的宝剑!”1962年,毛泽东又在“七干人大会”上风趣地说:“唐朝有个周兴,是酷吏,残害百姓。我们的周兴是保卫人民的。”  相似文献   

18.
南宁会议之后一个多月,毛泽东又主持召开了成都会议。它是在与南宁会议相同的背景下召开的。成都会议是50年代后期“左”的指导思想形成,“大跃进”发动过程中又一次影响重大的会议。正如毛泽东1958年8月24日同一些负责干部谈话时所说,去年三中全会,今年南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即1945年7月,黄炎培等访问延安,在和毛泽东的谈话中,他坦率地提出了自己长期思索而未解决的历史周期律问题。他说: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总有一个周期律的支配力,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他问毛泽东,共产党能不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充满信心地回答,中国共产党已经找到新路,能够跳出周期律的支配。今天,重温这次谈答,不能不给人以更多的启示和力量。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9,(5)
1966年8月5日,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紧接着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刘少奇在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名次排列,由第二降到第八。这以后,刘少奇就正式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对象了。1967年1月13日深夜,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让秘书接刘少奇去谈话。刘少奇郑重提出二条要求:“一、这次路线错误的责任在我,广大干部是好的,特别是许多老干部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