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与期待。"获得感"是什么?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不仅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一直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将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改革的方向和动力,从百姓期盼出发制定民生领域政策举措,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老百姓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十二五"期间,我区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9.6%。而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区在推进85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春天的气息,全国两会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堪为汇聚众智、积蓄力量的平台。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两会时间",民生话题总能吸引最多的关注目光。换个角度来看,两会又是一个鲜活样本,人们可以从中体察中国之治的民生分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庄严承诺依然让人记忆犹新。5年过去,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已经织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天津市民政局党组专题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研究部署民政贯彻落实工作,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民政事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天津市民政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级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的重要指示要求,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宗旨理念,以坚决态度、过硬举措保障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生活无忧,保障了民政公共服务安全有序运行。天津市民政局党组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针对的问题、作出的判断、指引的方向、部  相似文献   

4.
《群众》2020,(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一体化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沪苏浙皖一市三省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持续共同发力,精描细绘民生幸福"一张图",在共享互惠便民中,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同城化"的生活新模式逐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5.
邓果 《重庆行政》2016,(3):47-4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治理的成效如何,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又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核心利益。作为基层人民政府,肩负着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治理的重要使命,需要在推进传统社会治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中,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如何应对迅速发展变革的时代带来的新挑  相似文献   

6.
正两会声音,春风化雨。在这个承载民意的履职议政平台上,最可爱的身影,是"代表委员议国是";最温暖的声音,是"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一手抓结构性改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浓浓的民生情怀,始终贯穿于"两会时间"。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24)
<正>岁末年终,工作干得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看老百姓脸上的"表情包"。让8000万江苏人的脸上洋溢着"最美笑容",既是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直接体现,又是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的至上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近年来,从脱贫攻坚到改善农房,从教育改革到养老服务,从重点突破到制度发力,江苏满怀真情办好民生实事,把一个个民生"痛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赢得人民群众的真认可、真点赞,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本期围绕民生工作策划推出一组文章,聚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介绍相关重点工作的具体安排、进展动态,总结实践探索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展现迈向高品质生活的坚定步伐。  相似文献   

8.
民政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社会事业,"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是党和政府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的重要体现。在国务院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工作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新时代民政部门应该怎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民政工作?  相似文献   

9.
数字     
正6个据媒体报道,历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都会"下团组"。人民网盘点发现,2013年至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每年两会都分别到6个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并作重要讲话,阐述重大政策、理念,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3年来"精神"、"干部"、"民生"、"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军民融合"等6大关键词是习总书记每年"下团组"必讲的话题。7200起据悉,今年春节以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集中力量开展了春节及"两会"期间出版物市场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10.
<正>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持之以恒把民生工作抓好。"7月份,总书记来吉林调研时再次强调:"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吉林的发展和民生工作提出了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省扎实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扎实推进吉林作为老工业基地包袱重、欠账多,一些历史遗  相似文献   

11.
<正>和煦的三月,微风和暖阳带来春的气息。在亿万瞩目中,2017年两会隆重闭幕。回顾这十几日的会议,"民生"二字成为被提及频率最高的热词。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身边"小事",都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诠释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的执政指向和温暖的执政情怀。  相似文献   

12.
《前进》2015,(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把民生工作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大力推进。民生工作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涵盖就业、收入分配、食品安全、教育、住房、养老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阐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8月28日至31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5,(6)
<正>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群众纷纷给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习近平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读了这则新闻,不禁想起习近平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曾撰写《之江新语》点赞谷文昌:福建东山县的县委书记谷文昌之所以一直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敬仰,是因为他在任时不追求轰轰烈烈的"显绩",而是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正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特别是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面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民生需求,织就密实的民生保障网。——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如此强调。  相似文献   

15.
<正>3月3日-15日,总书记的两会行程,足迹遍及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联组会,上海代表团、辽宁代表团、四川代表团、新疆代表团,以及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茶话会和解放军代表团,听民意、论改革、聊民生,对群众家事、村事细细询问,与代表委员亲切交谈、共商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的两会,总书记最关心哪些话题?今年的"两会新语",总书记又透露出哪些信号?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17,(17)
正"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求。这一论述,将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同一高度、提出同样标准,体现了民生工作的"经济观"和"发展标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长期以来,发展比较协调、比较均衡被外界认为是江苏一大特色。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民生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思想观念上,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不  相似文献   

1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面“走在前列”。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过程中,要关注重点人群就业情况,对就业困难人群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群体制定适宜的就业帮扶政策,切实兜牢就业帮扶底线,千方百计稳住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在夯实民生保障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小厕所,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浙江省宁波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于2017年年底正式启动实施中心城区"公厕提质行动"。三年来,相关部门通过新建、改建环卫公厕,创新公厕建设养护模式,加大社会公厕开放力度等举措,推动形成了宁波市以环卫公厕为主、社会公厕为补充,覆盖全面、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政》2020,(4):28-29
"硬核"防疫下的民生温情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发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疫情防控的主战场,湖北武汉、宜昌、黄冈、荆州等地凝聚社会力量同心战疫,在加强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强化对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众的关爱保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筑起坚强后盾。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已成为新年伊始人们的热议词语之一。全国各级民政干部要认真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