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金融隐私权是以个人金融信息为客体的特殊隐私权类型,它兼有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属性。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个人金融信息的财产属性日益凸显,对金融隐私的保护、管理和运用水平也成为大型金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金融隐私权的立法保护。中国的相关立法应当重点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例外情况、救济方式、责任条款等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明君  李宏玉 《工会论坛》2008,14(6):125-126
金融隐私权是基于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而产生的隐私权。通过对我国金融隐私权立法现状及其缺陷的分析,并借鉴欧美国家两种典型模式的立法经验,建议我国尽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融隐私权是人格权之一,也具有财产权的性质,在信息社会极易受到来自私人和国家的侵犯。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与金融机构保密义务相依存,我国相关法律存在金融隐私保护的法规位阶过低,民事责任、救济手段规定不足,保密义务例外规定立法价值倾向错位,金融隐私权保护与公共利益保护失衡,对混业金融背景下金融隐私权保护缺乏法律规制等缺陷。建议尽早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提高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层次,在防范公权力侵犯金融隐私权上改变立法的价值倾向,并适时出台有关金融集团的立法,对关联企业使用金融信息作出规范。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型话筒、针孔摄像机、可拍照手机等录音、摄像设备的不断普及,私自录音、摄像行为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公民的隐私权。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隐私权的规定尚不完善,有关私自录音、摄像行为侵犯隐私权的立法严重不足。我国应在法律层面明确公民的隐私权,并在民法、刑法中对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予以规制。同时,加强行政管理,对录音、摄像设备实行严格的市场管理,提高公民个人防护意识,以保护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5.
政府信息公开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水平的重要标准,政府信息公开应兼顾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保护存在范围不明确、缺乏有效救济等问题。文章力求找到政府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权保护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最佳解决办法,使政存信息的公开在不损害公民个人隐私权的情形下正常运行,实现论民个人隐私权得到保护的同时,又能正常享有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以求真正实现我国法治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隐私权是指个人生活、私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信息不被知悉以及不受非法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属于人格权和个人尊严的范围,个人隐私信息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我国宪法并没有直接规定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率先在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中予以承认,但刑事法律到目前为止均没有明确规定隐私权,只是刑事诉讼法上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条款,并且通过司法解释将个人隐私保护具体化。然而,刑事诉讼法的个人隐私条款并没有确立隐私权的基本权利地位,被害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被轻视。本文探讨被害人隐私信息保护专门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被害人个人隐私权益弱化的观念因素,提出确立被害人刑事诉讼基本权利主体地位,确认隐私权为刑事诉讼基本权利,建立被害人隐私信息保护清单制度,对涉及到被害人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件应当适用侦查不公开和裁判文书不公开原则。  相似文献   

7.
论完善我国公民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方式主要有直接保护、间接保护、概括保护。我国目前对隐私权的保护属于间接保护的方式 ,民法中尚未确认隐私权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完善我国隐私权法律制度 ,一方面应在刑法中设立侵犯公民隐私权罪 ;另一方面在将要制定的《民法典》中 ,应确认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 ,确定隐私权的范围并规定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8.
将个人信息在网上传播,导致被传播者的个人安宁遭到破坏,那就超越了法律的规定,存在侵犯公民隐私的问题。把隐私权纳入人格权保护范围,一方面使公民明确个人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护隐私权的自觉性,做到有法可依,推动法制建设。另一方面使司法、执法机关有法必依,不仅不会造成原有体系的不和谐,相反是对原有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将受司法实践保护的隐私利益上升为法律层面的民事权利,并将隐私权保护从定位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特殊规定扩展到《侵权责任法》的普适性规定,这在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司法解释在隐私权保护制度建设过程中是直接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为隐私权观念的启蒙、隐私权内容的丰富以及保护方式的转变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尊重隐私权已得到社会的共识。隐私权是文明社会的基本需要,注重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有助于维护公民人格尊严,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从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建立隐私权体系,加强隐私权保护有利于保护个人安宁与安全感。给人们留出个人生活空间,充分拓展个性,免受他人非法侵扰,形成全社会隐私权保护意识,不但不会影响反而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正在受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对隐私权的保护多见于民法和行政法方面的规定,刑法方面的规定略显单薄。文章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现有法律规定进行简要的介绍,并着重对新修订的相关刑事法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隐私权保护除在审判阶段有明确规定外,对刑事诉讼的其他阶段被害人隐私权保护只是通过司法解释和工作制度方式予以规定,并且均停留在规定原则而没有规定保护的内容和救济程序,因此被害人"第二次被害人化"问题依然没有合理解决.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保护隐私权的总则性条款,在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设立分则条款,通过立法规范司法与媒体的关系,并保障被害人隐私权遭受侵害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种状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法律未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加以规定,由于立法依据的缺失,导致网络用户的网络隐私权遭受侵犯时无法律上的救济,这迫切要求我们根据本国国情,在借鉴发达国家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模式的基础上,构建起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网络信息时代,网民个人隐私权被侵犯形式包括非法收集个人信息、商业买卖个人信息、技术手段窃取个人信息和政府或工作单位存在信息不安全因素等.面临日益频繁的侵犯网络隐私权现象,如何有效地实现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个人保护、立法保护和规范商业行为是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隐私权带来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对公民隐私权制定的多项基本、专门法案对于切实维护公民隐私权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保护隐私权 ,既不完备又不严密。应在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 ,并制定电脑个人数据保护法以适应网络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对隐私自身的保护既是隐私权的自身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隐私权是不容侵犯的个人人格权 ,立法机关应当采取措施 ,通过立法和立法解释 ,确认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因素 ,对它的研究将使对隐私权的保护更加有力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人权宣言》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确立了隐私权人权规范保护的一般模式,并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得到了落实。通过欧洲人权法院的判例解释,《欧洲人权公约》对隐私权的规范保护更为细化和具有可操作性。参照人权文件的保护模式,各成文宪法国家通过释宪、修宪、制宪等分别从隐私权客体内容的角度对隐私权进行规范保护。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各国宪法文本对隐私权客体内容的保护与人权保护的价值相连,具有开放性,满足了当代社会隐私权保护的实际需要,代表了隐私权规范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是现代信用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征信体系运转的多环节中,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是对个人隐私权冲击最大的环节,如果法律对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不能进行有效的规制,个人隐私权就极易在个人信用信息利用的过程中受到侵犯,所以,法律要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利用目的、范围和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以期为个人隐私权提供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9.
现代各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十分重视 ,但在我国的立法中并没有将其以独立的人格权予以规定 ,司法实践中只能将其归入名誉权中给予救济 ,这样使隐私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隐私权有其本身的特点、内容 ,对其侵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所以在我国立法中应以严格的法律形式给予规定 ,惟有此 ,才能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进一步迈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但这一规定并没有为隐私权提供有力的刑法保护。通过分析隐私权在刑法中的应有地位和刑法对其保护的现状,可看到刑法对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应通过对刑法第253条之一进行解释,以弥补这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