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今年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战略.这是布什政府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解套"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解读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战略,对帮助我们了解下一阶段美国在伊拉克的行动路线,以及美国对中东政策走向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又回到了头条的位置,不过,这一次不再是荣耀与英勇,而是鲜血和牺牲。而更重要的是,在美国的媒体圈中,关于伊拉克的问号,越打越大,越打越多了。 在5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战事结束以后,美国的媒体对于伊拉克的讨论消停了一阵子。人们曾经一度以为,经济问题将会成为大选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不仅仅是媒体圈内的想法,而且整个美国的政治界,共和、民主两党以及参众两院的辩论焦点都在经济问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军事力量遭到了重创,海湾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又长期遭受美国的制裁,当前的伊拉克军力如何呢?在美国不断叫喊对伊动武的今天,人们对这个往日的中东军事强国用什么与强大的美军抗衡,一直极其关注.特别是现代战争中,启动多波次、大规模、强力度的空袭行动,已经成为美军的拿手好戏,伊拉克的"防空大伞"能否为萨达姆撑起一片安全地带,这将是第二次海湾战争打响后的第一个焦点话题.为此,我们不妨走进伊拉克的防空天地,领略一番伊拉克今天的"防空牌".  相似文献   

4.
在海湾战争中建立的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由于一些国家不赞成美国遏制与打击伊拉克的政策而逐渐解体。这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遇到一些国家的抵制。原来反伊拉克军事联盟的成员成为反战阵线的“斗士”。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受到质疑。另一方面,美国又在寻找新的“志愿者”。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分歧乃至对立深刻地反映了国际关系格局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5.
尽管美国成功地摧毁了统治伊拉克二十余年的萨达姆政权,但美国试图在伊拉克恢复和平秩序的努力并没有收到多大成效,针对驻伊美军的袭击事件接连不断,而且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似乎又有陷入越南战争泥沼的迹象。对于这次战争,  相似文献   

6.
新闻眼     
《南风窗》2004,(9)
伊拉克是否会像沼泽地一样把美军黏住?伊拉克的国势前景将会如何?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将会如何?对于上述问题,尽管仍有许多不确定、不明朗的因素,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基本面的判断。第一,伊拉克人的抵抗和袭击带来的美军伤亡,加上美国总统选举年这个因素,美国很有可能按时从伊拉克撤军和向伊拉克移交主权;同时美国也将谋求组建一支由联合国授权的包括美军在内的多国维和部队。从而,外国军队在伊拉克的课题,就从"占领"变成了"维和"。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和伊拉克政府于去年12月30日晨,匆忙地对在战争中被美军掳获的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执行绞刑,企图以此来熄灭逊尼派反美武装的最后希望,稳定伊拉克局势,恢复和平,"翻开伊拉克的新一页".但是,事与愿违.他们在这一非常敏感的时候处决萨达姆并让刑场录相曝光,使伊拉克、阿拉伯北区乃至全世界穆斯林十分愤怒,反美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派冲突更加频繁,伊拉克局势反而进一步混乱.  相似文献   

8.
3月6日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在题为《攻打伊拉克,可要三思而行》的文章中一开头就说,即使是事后诸葛亮,我们还是要平心静气地回顾那场由老布什发动的波斯湾战争。结论是,当时收拾掉萨达姆的条件是那么的成熟,但我们错过了。 作为掌握全球战略的老布什,当时的考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萨达姆本来是美国大力扶植起来对付美国死敌伊朗的军人政权。两伊战争打得昏天黑地,真正的赢家是美国,一来向伊拉克出售了大量的军火,二来帮助美国抑制了伊朗反美的势  相似文献   

9.
武力打击伊拉克是美国早已确定的战略目标,去年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后,就将伊拉克列为反恐怖打击的重点国家之一.美对阿富汗的战争结束后,即扬言下一打击目标是伊拉克.今年以来,美政府、军队和社会围绕打击伊拉克问题,进行了大量舆论准备和外交准备,美国防部还制定并上报了进攻伊拉克的作战计划.美军还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军事部署等.分析人士认为,美对伊动武已呈"剑拔弩张"之势.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反美主义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创造的反美主义既不同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西德反美主义,也不再延续东德的反美主义,而是广泛地批评美国的军国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和文化,同时又不加批判地接受了工业主义、生产主义和对环境问题的冷漠。德国的反美主义在伊拉克战争之前和期间最明显和最喧嚣。自从伊拉克战争正式结束以来,德国和美国的政治领导人都摆出和解的姿态。然而,更为缓和的言辞并没有随着德美两国更加合作的政策产生。不过,德国新的政治反美主义不大可能导致德美两国的完全决裂,但会阻碍恢复两国曾经密切与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