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经济对农业的直接作用是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第二次绿色革命将比第一次绿色革命对农业的推动力更大,影响面更广,作用时间更长,效果更持久.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垃圾处理、资源和材料的匮乏,这三大困扰当前环境保护的难题,将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逐步得到解决 环保问题是当今一个热门话 题,但似乎又是一个让人颇 为尴尬的话题。人们总在一边不停地议论如何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又在有意无意地毁坏着这原本就很脆弱的生存空间。21世纪是生命科技的世纪,基因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协调环境,发展经济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对自然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功能、结构。世界自然保护基金199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自1997年以来,世界自然财富…  相似文献   

3.
“绿色革命”,是本世纪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变革。它把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的运用同新的灌溉技术、良种培育技术等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对不利气候、土壤和其他严峻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从而保证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但一方面是粮食产量提高了 ,一方面是挨饿的人数也增加了。现行的土地制度保证了少部分土地所有者从技术进步中获益 ,而绝大部分贫苦农民被排除在外 ,造成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同一地区富人与穷人之间鸿沟的扩大和加深。因此 ,只有改革造成不平等的土地制度 ,才能真正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祖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这就揭示了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谷物产量1997年达到44349万吨,是1978年的26546万吨的1.7倍;棉花产量1997年达到460.3万吨,是1978…  相似文献   

5.
80年代世界农业在艰辛和曲折中前进。农业生产增加,农业的多种经营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80—_1986年间,世界农业生产每年增长2.5%,高于同期世界人口的年净增率。但是,1987年和1988年的世界农业生产只分别增长了0.9%和0.1%。1989年世界农业虽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但粮、棉等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畜牧、水产业也出现了增长缓慢的现象。面临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世界农业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6,(8)
后套地区,大致范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这一地区是当今内蒙古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民国时期,随着土地开垦和水利开发,后套地区引进了各种农作物。农作物的引进对后套地区产生了许多方面的影响,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在当时影响是有限的。但从长远来看,意义深远,对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后套地区农业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易杳  李玲 《瞭望》2002,(15)
生物技术被普遍认为是继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之后的又一重要的高新技术。基因技术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基因技术已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日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8.
对一个贫困的传统农业大县来说,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要摆脱贫困、迈向小康,实现从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就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县情,面向市场,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全县经济再上新台阶。一、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就是发展支柱产业财源。从合阳县的实际看,在发展主导产业问题上,应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业在保持粮油等主导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加速果业、畜牧业、水产业的产业化进程,加快基地型“三高”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  相似文献   

9.
庄荣盛 《党政论坛》2002,(12):32-34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 索,上海的农业组织方式体 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与加入WTO后市场化农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上海逐渐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又为上海建立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新的农业组织方式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上海农业组织方式的现状农业由小规模的农户家庭经营。上海郊区2428个村,由96.5万农户承包281万亩耕地,户均2.9亩。在“种养大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庭农(牧)场,这种形式目前还不多,仅占全市农业产值的7%左右。农民合作组织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一…  相似文献   

10.
股份合作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形式李祖芳,张世贝一我国农村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里,农业的发展要顺利实现从自给半自给的农业经济到商品农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高优高”农业,实行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基地化、集...  相似文献   

11.
姜岩 《瞭望》1998,(47)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必须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而这必须依靠高科技手段,科技是兴农之本。据统计,全世界开垦农业使用面积(尤其是通过开垦森林)和由于荒漠化以及不合理地使用土地所造成的损失大致保持平衡。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之所以没...  相似文献   

12.
雷志梅 《各界》2009,18(12)
镇远县舞阳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历年来都在实施各种作物及各种栽培方式的试验示范,但每年的试验示范都处在一个新的起点,每年的示范点,在实施过程中,都是督促实施,群众难以接受,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当年起到示范效果,但对一家一户来说,增收不大,群众觉得麻烦,难以推广.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应转向经济效益型,产量农业转向产值农业.使农民增收、群众自愿、易接受、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有新的起色.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食品价格上涨不是通胀压力的根本原因当前粮价上涨主要由于以下因素:首先是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今年,大多数省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着人工工资的增加,而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中劳动工资成本上升也非常明显。另外,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普涨局面,自然会在农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其次,今年前7个月,整个农业处在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其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比较有限,但会令人产生秋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产品收购、储存、营销等领域,使得农产品价格上升。第三,农产品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14.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产量一直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大家为粮食亩产“过黄河(200公斤)跨长江(400公斤)”而苦苦追求。 现在虽然不提这样的口号了,但以产量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党政论坛》2009,(16):23-23
“颜色革命”表面上看是调动民众各方力量的革命,实为吏具有国家政变特征的政权更迭,其目的并非改变社会结构,而是用新的精英政权替代原有政权,执行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德黑兰的“绿色革命”正是一系列“颜色革命”的最新例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取得很大发展,乡镇企业也相继崛起,农民生活水平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但由于农村还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又突现了出来。一是农业生产不能与市场衔接,出现农民买难卖难的问题,农业的增长方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小农产规模的经济,单纯农业性生产比较效益低,没有竞争力,难以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二是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与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未来15年我国的工业化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随着产业结构加速转换,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份额无疑会显著下降。然而,伴随着马i济的高速增长和全国人口的急剧增加,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进一步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将更加重要。因此,探讨未来农业发展问题,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未来15年农业发展的任务各种迹象表明,1996-2010年我国农产品需求将处于加速增长时期。这种加速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人口的急剧增长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面临的一场史无前例的绿色革命,不仅倒逼国内能源转型,也将促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带动经济增长方式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2)
洞庭湖平原区是湖南省水稻高产区,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抗战期间水稻产量一直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以1938年日军入侵湘北为界。洞庭湖平原区水稻产量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水稻产量呈现出稳定发展特点。后一阶段随着战争深入,洞庭湖平原区部分县的水稻产量从1939年起开始下降,而其他县份尽管在这年还有一定增长,但从1940年开始也陆续下滑。通过洞庭湖平原区水稻产量前后两个阶段的变化,可以看出抗战时期洞庭湖平原区的农业在曲折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比利时发展农村经济对我们的启示蒋南平一、关于农业投资及保障基金建国以来,我们对农业的投入只是单一的由国家和政府投入。国家通过征收农业税及相应的税种.将其一部分再转为农业投资,而大部分用作工业及其它部门发展的积累。这种状况,是计划体制的产物,但在一定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