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夫妻离婚,其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一方,就成了单亲家庭。我国的离婚率在日益增长,罕亲家庭在日益增多,社会一再呼吁不要离婚,皆无济于事,而如何解决年余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一、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不单要靠家庭,更多的要靠全社会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教育子女的责任,主要由家庭承担,孩子受教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父母的素质和文化程度。出生在父母素质比较高的家庭,相应的子女素质也比较高,出生在父母文化程度比较高的家庭,子女文化程度也相应比较高。孩子的接入持物、道德品行、…  相似文献   

2.
按照一些西方学者的说法,70年代初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形态已经由传统的核心家庭(指由一对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向多样化的家庭结构发展,比如“混合家庭”、“独户家庭”、“合伙家庭”、“同性恋家庭”等等。这一情况似乎表明西方年轻人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淡化了,传统的家庭结构正趋解体。但是,最近西方一些人口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却表明,这种情况已发生变化,现在西方青年在成年后离开家庭的年龄越来越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0,(30)
父母失职使孩子的健康教育和成长受到伤害,能否只给称职的 父母发教养子女的“执照”父母对孩子志向、品德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情趣爱好从根本上改变父母失职现象,亟须建立一种社会机制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素质 “父母在儿童的气质中,奠定了最初几块基石。”家庭教育的优劣,总体上取决于父母的素质,父母对子女一生发展起奠基作用。有人曾对一组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要求他们说出早期对他们成功影响最大的是什么,95%的人回答是“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具有几千年“养不教,父之过”传统的中国,失职家长不在少数。如今,智力投资已成…  相似文献   

4.
“可怜天下父母心”!此乃千古绝唱也。然而,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流传着“严父慈母”的说法,但是,为父的“严”与为母的“慈”,只不过是分别表示父母的两种不同态度而已,并没有进一步明确父母的角色行为。可以说,为人父母者究竟如何为子女操心,抑或说,为人父母者究竟怎样与子女发生关系,从来就说不清,道不明。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年代,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相互关系均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尤其是青年人,正扮演着社会变革大潮中弄潮儿的角色。那么,从家庭生活的角  相似文献   

5.
马成志 《民主》2008,(10):18-1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涌进城市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部分随父母进了城,大部分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人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口前我国有“留守儿童”2300多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  相似文献   

6.
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毫无选择地要接受家庭的教育 ,具体说就是父母的教育 ,而这些教育是其人生成长及形成个性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志趣爱好和道德素养的重要因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 ,父母能帮助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 ,在人一生中任何人对自己家庭教育是无法摆脱和选择的。父母教育对幼年的子女影响最大 ,子女愈小受父母教育的影响愈深 ,父母的不同教育对子女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为人处事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子女 ,事实上一个家庭的生活习惯就是这个家…  相似文献   

7.
“望子成龙”而使为父母者弄出悲剧的事,已很有过几回了。早先的是父母“恨铁不成钢”,将子女殴打致死而悔之晚矣。近闻的这一回则相反,是儿子将老子杀死。据《中国青年报》载,四川省的一位父亲一门心思要儿子出人头地,将来能做“大官”。他常指着电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张 《瞭望》1994,(45)
每到过儿童节,各界人士都要给失去父母的孤儿、弃婴送爱心、送温暖;为失学儿童捐款、捐书、捐物,支援“希望工程”;当然,也给更多的幸福儿童举办庆祝节日的活动,大大热闹个几天,但往往忘了或者说忽略了还有不少虽有父母,却因父母卷入“出国潮”,做了“留守儿童”的孩子。 “留守儿童”这个名词是由于有了许多“留守女士”“留守男士”和“留守老人”相应产生的。这些孩子因为父母在海外,又上学,又打工,难以抚养下一代,不得不交给上一代——祖父母或外公外婆一一来照看。父母一去七八十来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较为突出。仅以四川达县为例,1995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68.7%,比例相当高。这表明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很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发展趋势的考察 (一)从家庭环境来考察 实践证明,在健全和睦、充满民主气氛的家庭,其子女很少有劣迹;相反,则可能成为孕育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目前,有不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正实际存在或潜伏着危机。一是独生子女的增加,不少家庭对“小皇帝”,溺爱娇纵,使子女渐渐养成自私任性的坏习气。二是有的对子女简单粗暴,“棍棒式”教育仍很普遍。孩子做错事,动辄打骂,甚至一气之下  相似文献   

10.
“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成了时下不少低收入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的两难选择。孩子上不起学,一方面因为一些家庭条件有限,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育负担过重。尽管很多人都知道上学之于孩子的重要性,但无奈囊中羞涩,供应孩子上学往往会使得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家底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以至于一些家庭在对“不上学等着穷,上了学立刻穷(?)进行一番权衡之  相似文献   

11.
养老服务业严重滞后,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级政府尚未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35岁的小张和妻子都是北京市的公务员,现在他们最担心就是家里的四位老人。小张的家庭是当下最典型的“421”模式家庭:一个孩子、夫妇两人、上面要赡养四位父母长辈。小张的父母在北京,妻子的父母在安徽老家,就连在哪里过春节这样的“小问题”,都会成为夫妇每年争论的话题。更让小张忧心的是四位老人的身体,万一有个头疼脑热,抛开经济压力不说,工作缠身、分身乏术,对老人实在难以照顾周全。小张夫妇的情况具有代表性。在我国城镇,“421”、“422”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再加上住房、医疗、教育的“新三座大山”,令不少现在的中青年人感觉到不小的负担。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步入越来越  相似文献   

12.
眼下,有一个新潮,做父母开始“喜欢”让自己的子女经商,这里也包括不少身为国家干部的父母。中国人自古就有望子成龙的“传统”。从前在众人眼里,作官自然是成“龙”的最佳途径。于是为官者也十分想让自己的子女承继父业。可是,这个世界毕竟有了进步。社会主义国家要求干部当公仆,选拔制度的完善,德才方面的要求等等,总不能让每个做父亲的都心想事成。再加上某些为官者子女不争气的大有人在,或是生性愚顽,学业不成;或是违法乱纪,品行不端;或是能力低下,办本稀松,当官自然是没有什么指望了。按照我们的原则.当官其实是多负一…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家庭是儿童生 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起到的作用。 目前,家庭教育工作出现了良好势头,总的趋势是:家庭教育启动时间在提前,家长素质在提高,家庭关系趋向民主,学校、社会、家庭教育逐步协调,社区管理的优势日渐突出。家长在教育子女观念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重智轻德、重养轻教向注重孩子全面发展转变。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在领导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在哈尔滨,今年夏季不少家长不再为子女“择校”而犯愁。这是因为,一批原来划入“薄弱校”的中小学经注资改造后已今非昔比,教学环境、教育手段、教学质量……直逼俗称的“重点校” 像众多大中城市一样,哈尔滨 以往“薄弱”校多,而“重点” 校少,于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得不通过走后门或花高价等手段“择校”,竞相将孩子“塞”入“重点”校,从而导致,家长们不堪重负,“薄弱”校难以为继。自从10年前哈尔滨市转变教育投资方式,对“薄弱”校进行有计划地注资改造后,家长们的注意力开始由“重点”校向教学质量大大增强的“薄弱”…  相似文献   

15.
不守家训特立独行 聂其璧出生于1900年,在她出生前,父母已育有7儿3女,聂其璧是第11个孩子,后有一幼弟.聂其璧的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女儿,其父聂缉是当时的上海道台(相当于今上海市市长). 母亲曾纪芬是曾国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话,大家称她“满小姐”,后被人尊称“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训,起居定时,饮食节制,勤俭持家.每年必恭书曾国藩的“伎求诗”数遍,其书法颇得父亲真传,当年京沪大多上流家庭都挂有她的墨宝.曾纪芬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即使子女已经成年,仍随时耳提面命.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有大把压岁钱的中小学生走进书店选购自己喜欢的书籍,本来是好事,但记者的调查发现,有些孩子对渲染暴力的图书特别有兴趣,有的偏爱充斥着怪兽、异形、魔鬼之类恐怖、刺激的书,有的从父母那边拿钱买回的则是《厚黑大全》、《马屁精》、《损人大全》和《同桌就是你的仇敌》,让家长们哭笑不得。 孩子们整天埋在枯燥的课业当中,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放松,但拿什么精神食粮给孩子补充营养,这是一个需要家庭、社会以及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不仅仅“小人书”存在着大问题,在成人出没的休闲娱乐场所,也有未成年…  相似文献   

17.
环球侨讯     
《侨园》2004,(1)
针对在日华人回国工作的最大后顾之忧——子女学业问题,近日一批留日学子向中国政府呼吁,建议中国国家投资海外华人的中文教育设施,同时呼吁国家设立归国子女考试制度,以便使归国子女在升学时有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在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组织的座谈会上,很多留日学人表示,现在回国工作最大的困难就是子女在国外接受的教育,回国以后无法与国内同年龄的孩子竞争,将来升学难度很大。子女随父母来到日本,接受日本的教育,而日本的教育理念和中国截然不同,在小学阶段更注重的是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文理知识  相似文献   

18.
远虑     
宏图 《瞭望》1991,(35)
据“联播节目”报道,经抽样调查,目前我国普通的“2+1”家庭,父母收入的40%是花在子女身上;娇宠惯养,双亲却为之节衣缩食。长此以往,子女长大成人是难以承担生活重任的,云云。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近半个世纪前,老舍先生在重庆从事抗战文艺工作,殚精竭虑,但仍不忘对子女的关怀。时夫人胡絜青女士尚携带二女一子,滞留沦陷区北平。在《家书一封》中,先生提及:  相似文献   

19.
吴亮 《瞭望》2007,(24)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将教育投入的政府责任进行量化和明确,列出了政府教育投入的“清单”,有利于执行和落实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热点问题也不断引发社会舆论的关注:城里孩子的上学择校、农民工孩子的上学、经济困难家庭孩子的学费,山区  相似文献   

20.
近期,“偷菜”游戏正风行网络。有人因为玩偷菜游戏忘了工作,有人因此和父母、子女闹别扭,甚至大打出手。对此,《广州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情绪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