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台湾公营事业发展状况及其面临困境韩清海*台湾公营事业分为“国营”事业及地方公营事业两部分,目前总计有120个单位,而以27个“国营事业”为主体。从行业看,公营事业经营范围包括农林渔牧业、矿产采石业、制造业、电力煤气业、自来水业、营造业、批发零售业、饮...  相似文献   

2.
张宇 《台湾研究》2004,(3):12-16
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台湾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并挤身“亚洲四小龙”之列。与此同时,台湾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影响台湾社会转型的内在动力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以“制度变迁——社会流动”的理论框架,探讨社会流动对台湾社会转型所形成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日本殖民统治末期台湾“皇民化运动”.以其对台湾社会和台湾人的“全方位日本化改造”、且给台湾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而占据着特殊地位。对“皇民化运动”的研究,近年来亦渐成热点。不过以往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官方资料的基础之上,展现的是宏观的、“正史式”的图景。口述史料的发掘,能够从另一个不同的视角看到社会底层民众的反应。本文即拟利用宜兰地区口述史料,对台湾“皇民化运动”作一个案分析,不妥之处,敬祈指正。  相似文献   

4.
“台湾意识”的历史考察弋胜“台湾意识”是近几年来在台湾讨论颇多的思想文化论题,同时也是社会政治论题。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文化取向与政治倾向的人那里,“台湾意识”被赋予不同的意涵,其中不乏误解和歪曲。本文试就其四个层面、历史原因、正负效应、对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5.
刘鹤 《台湾研究》2012,(5):55-59
日据时期苦难多变的社会历史,造就了台湾风格多样、题材各异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文学的灵魂或者说支撑文学大厦的基石没有改变:仍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特别是台湾知识分子的“遗民情结”,一种失去故国却又坚持“故国”文化理念和固守“故国”政治操守的深层心理结构在深深影响着台湾文学。“遗民情结”所驱动的文学意识是台湾文学中潜在的暗流,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产阶级可分为“旧中产阶级”和“新中产阶级”。旧中产阶级主要指自营小店东和自雇作业者,新中产阶级主要是以技能、学历、文凭为取向的事业及管理人才。19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由农业社会转变为多元化的工商社会,中产阶级兴起。1990年代,中产阶级上升为台湾社会主体,而且不断发展,深刻地影响台湾社会发展。台湾经济发达,民众特别是中产阶级关注财经资讯,财经杂志以其专业、深度报道,持续维持财经资讯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7.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历来有中国大陆因素、国际因素、台湾岛内因素及两岸关系自身发展因素四大层面,在不同的时期四大因素所发挥与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又各不相同。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剧烈演变,台湾政局因素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随着台湾政治社会的“本土化”、“民主化”的发展,台湾政局因素对两岸政治关系的影响至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战后台湾“均富型增长模式”(即经济发展同时伴随社会平等化)曾是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楷模。然而2000年政党轮替以来,伴随经济形势的逆转,台湾中产阶级日益萎缩,整个社会陷入“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恶性循环中,社会经济结构逐渐由“中间高,两边低”的倒“U”型,向“中间低,两边高”的“M”型发展,社会两极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郭艳 《台湾研究》2011,(3):29-33
受两岸关系历史和台湾现实政治的影响,国家认同逐渐演变为台湾社会分歧最为严重的问题。随着时间与形势的发展,在这一问题上,相较之前同一世代内部分歧显著而言,当前台湾“年轻世代”的国家认同对象渐趋一致,逐渐从“中国认同”转为“台湾认同”。  相似文献   

10.
台湾3月份爆发的“太阳花学运”首度攻占“立法院”、“行政院”,创造了台湾“学运”新的“历史”。数十年间,台湾“学运”几经迭兴,深刻影响台湾社会的演进。从“学运”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政治环境、“学运”的组织形式、动员与传播媒介、参与者的成分、“学运”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学运”规模和产生的影响等7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台湾“学运”从缺乏主体性到获得自觉,力量在不断壮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其对于两岸关系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研究台湾“学运”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社情民意及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更好她推动两崖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台湾主体意识”与“台湾意识”有所不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人为建构的一种更强调台湾主体性、台湾价值、台湾利益、台湾优先的一种社会政治意识,也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台湾国家化意识”。其对当今台湾社会的主流价值的深刻影响所及,直接牵动着台湾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台湾黑社会问题初探孔萍萍*在台湾,黑社会组织又称黑道。根据1996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通过的《组织犯罪防治条例》,“台湾黑社会组织”具体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有内部管理结构,以犯罪为宗旨或以其成员从事犯罪活动,具有集团性、常习性、胁迫性或暴力性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谁?我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这是一个耐人寻思的哲学命题,但在台湾蕴含在这个命题中更多的却是政治含义。有关省籍矛盾、自我与国家认同的冲突许多年来在台湾政治社会中如痼疾一般,每到选举或是“统独”论争时就要发作流行一番。这些,在台湾“戒严”时期一直...  相似文献   

14.
台湾地区现行“国籍”制度默许台湾居民拥有双重“国籍”,使部分台湾居民在事实上拥有双重“国籍”,导致台湾居民“国籍”问题比较复杂。从“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践经验来看,两岸和平统一后,台湾居民的“国籍”问题必须作适当处理。鉴于回归前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复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解释的方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具体实施作了变通规定,灵活处理了香港居民的国籍问题,保障了香港顺利回归。两岸和平统一后,可借鉴处理香港居民国籍问题的经验,充分考虑潜在风险,根据现实情况对台湾居民“国籍”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维护台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5.
台湾“住民自决”理论及成因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住民自决”理论及成因的剖析马同斌台湾“住民自决”是台独分子的一个主要理论武器,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和影响力,已成为台独分子反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妄图跻身国际社会的主要理论依据。剖析这一理论,对于遏制台独、教育台湾人民、促进祖国统一,无...  相似文献   

16.
日据时期台湾经济总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据时期台湾经济总体评价周翔鹤(一)日据时期台湾经济的研究,无论理论上或现实上都有重要的意义。台湾学者说“日据时期是台湾社会本质激变的时期”①,毫无疑问,社会经济的变化是各种变化中最重要者,同时又是其他许多变化的根源和诱因。正确地分析社会经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台湾民意的结构化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经过历史因素的沉淀、现实长期的互动。已形成了主要以地域性、情感性以及传统社会关系的集合分化为基础的结构模式,且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一致性,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结构。本文回溯台湾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的变迁历程,寻找台湾民意结构分合的支点,在社会影响与顺从、议题设定、媒体倚赖等理论的视阈里分析台湾民意结构是怎样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和再生产的,分析了影响民意结构化生成及再生产的因素。从民意在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角度看,这可作为理解和前瞻台湾未来政局的一个重要起点与视角,也可作为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现实与民意本质及趋势的出发点,对今后推动“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做好台湾人民工作”策略,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震惊全台的“新瑞都案”、“高雄市议长贿选案”两大弊案,掀开了台湾政坛的一角,让人们从中管窥到其“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真面目。“金权政治”“黑金政治”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台湾地方派系。它是在一定政治、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以精英分子为龙头,依靠政经资源,主要通过行  相似文献   

19.
台《认识台湾》教科书评析彭维学今年2月,台“教育部”所属“国立编译馆”推出一套初中一年级新教科书《认识台湾》,分“历史篇”、“社会篇”、“地理篇”,已于9月在岛内各学校试用,计划明年9月新学期正式使用。教科书宣扬“脱中国化意识”,鼓吹“台湾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曾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的陈芳明,在国族认同问题上自我颠覆性的起伏变化,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正如陈明成所说:台湾战后“转折而多变”的特质,足以在对台湾文学的建构有重要贡献的陈芳明的身上找到缩影。考察陈芳明各个时期的起承转合,有助于研究随着战后台湾社会的变迁,一些特定知识分子的浮游心影以及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人意识变异的轨迹。陈芳明是绿营机会主义的“经典人物”,其个人立场演变的历史正是台湾社会在本土化浪潮席卷下一些知识分子载沉载浮的影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