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玥 《法制与社会》2011,(10):133+137-133,137
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逐渐升高,并出现了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面对这一形势,本文从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原则出发,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审判形式,结合所学所感阐述一些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心理的观点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国际合作中的普遍管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 ,国际社会防止及惩治恐怖主义的行动效果并不显著 ,究其原因 ,除受到各种客观现实因素的困扰以外 ,还受到许多内在政治因素的阻滞。面对愈演愈烈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行为 ,应加强国家之间的国际协作 ,并通过有效方式逐步加强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力度。至于如何在惩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而且是法学理论研究者亟待深入论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遇袭事件,再一次使大众聚焦于恐怖主义.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对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恐怖主义犯罪具有国际性、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等特点,在恐怖主义犯罪发生时,国际社会通常显得措手不及.因此,如何能够有效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如今,反恐问题已经不是涉及一个国家或单独地区的问题了,那么,该如何构建一个合作机制来共同对抗恐怖主义犯罪?这些问题都有待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4.
5.
设置专门审判机构的合理标准一直是实务届难题,学术界的理论支持也不足。在世界范围,专门审判机构都呈现种类样态多、设立逻辑和价值导向复杂的现象,直接原因是专门审判机构的成立对于政治、经济、司法有多重收益,因此会有多方受益团体在多种价值观主导下、以多种方式推动。但缺乏审慎论证的专门审判机构也可能对社会发展和司法运行造成反噬,因此需要确立专门审判机构的基本设置标准,作为决策的理论底线和证成标准。本文从设立动因、设立制约、设立条件、设立模型四个方面揭示设置专门审判机构的逻辑框架,提出了设立不同规模类型的专门审判机构所应符合的基本条件前提,构筑了设立专门审判的基础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6.
推定在毒品犯罪审判实践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定的实质是降低证明标准,即将定罪标准由"排除合理怀疑",降低为"优势证明",即"更大的可能性"的证明。推定是解决毒品案件真实情况证明困难时的诉讼手段,同时能够达到诉讼经济和贯彻刑事政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在我国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各种方案当中,行政法院等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独具明显的体制优势和专业优势,当属最佳选择。关于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模式,首先应以实质解决行政争议为突破口,以诉讼类型化为基本思路,以保护无漏洞和监督无死角为努力方向,全面优化行政审判职能,然后按照新的职能要求,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明确其地位、结构、成员和管理等制度要素。在构建专门行政审判机构当中,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立足现有司法资源,稳妥推进且不轻易放弃;必须与人民代表大会制、检察监督和行政复议等制度相互协调,兼顾司法便民,避免行政审判因改革而遭受冲击;必须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前提,尤其是先解决好谁来提供试点依据、基本法律是否修改以及如何修改、专门行政审判机构的组织和职权如何明确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9.
洗钱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活动。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国际有组织犯罪活动的不断加剧,跨国洗钱斗争日趋尖锐。1997年7月7日国际反洗钱会议公布的报告称,目前每年通过金融系统洗钱的总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其总量的7%与贩毒有关。鉴于国际洗钱的广泛性、隐蔽性与复杂性,已引起各国政府、金融界、司法界等密切关注、严肃对待与认真研究。本文试作专题探讨,不当之处就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犯罪审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武装冲突中的战争犯罪行为,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提供必要的惩处依据。我国现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尚不能适应追究这类犯罪的客观需要。建议通过法律修正案或单行法规的形式,尽快完善相关的实体法、程序法和组织法,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健全发展,为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1.
卢有学 《现代法学》2012,34(1):125-134
国际犯罪是指由国际法创设或者推动因而被国际社会普遍确定为犯罪、严重危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行为,跨国性、涉外性、违反公约性都不是国际犯罪的基本特征。国际犯罪不是从国内犯罪发展而来的,它们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并列范畴,是"犯罪"这一共同上位概念之下的子概念,从渊源上讲,两者基本上分属国内法与国际法两大法律体系。国际犯罪与国内犯罪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主要体现在犯罪危害的性质、针对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制定者不同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黄立 《政法学刊》2001,18(5):40-42
跨国有组织犯罪分为境外渗透、内外勾结和境内输出等三种主要类型;应该从加强国际合作、立法建设和执法打击等三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全面打击。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犯罪的管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犯罪的管辖问题是国际刑法中最基本和最首要的问题。现行的普遍管辖、“或引渡或起诉”、并行管辖以及国际刑事法庭管辖所形成的管辖机制存在着一些不足,有待完善。应建立优先管辖原则、修正“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确立国家拒绝对国际犯罪进行管辖和起诉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ights attributed to detainees who are facing charges before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ized criminal courts.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their position merits a different approach compared to the position of detainees who are confronted with domestic criminal trial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will address the question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position of the former detainees. Attention will focus on case law of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vis-a-vis the rights of detainees and the impact thereof on the position of detainees who are held in custody on behalf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ized criminal courts. The author is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t Utrecht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defence counsel acting before the ICTY, ICTR and SCSL, and a partner of the law firm Knoops & Partners Advocaten in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犯罪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瑛 《政法学刊》2005,22(6):59-61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带来犯罪问题的全球化。当前,跨国犯罪问题日趋突出,国家之间如何加强司法协助共同打击跨国犯罪显得非常迫切。跨国犯罪具有跨国性、有组织性、犯罪手段多样性的特点,因此遏制跨国犯罪必须进行国际司法协助,这就要求国家间在立法、相互交流信息情报、引渡跨国犯罪罪犯、监控追缴赃款赃物上进行合作。目前国际社会在打击跨国犯罪上还存在立法不够完善,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反洗钱机制不完善,有政治分岐和种族偏见等问题。各国应该发挥国际合作精神,采取措施解决以上问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17.
论惩治恐怖活动犯罪的国际国内立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恐怖活动严重危害国际秩序与安全,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联手行动,而健全与完善相关的国际立法与国内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在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惩治与防范恐怖活动立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ractical and philosophic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bringing diverse moral conceptions into the judgments of international crimes. It is argued that a Habermasian view of cosmopolitan law provides a possibility for envisioning the way international courts can contribute to a universal morality across culturally disparate human rights conceptions.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e most universally acceptable human rights conceptions reflect a convergence of procedures and substance.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treatment of rape in international war crimes tribunals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how these judgments advance a more universally-acceptable human rights conceptions. Barbara Korth Faculty of Educ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201 North Rose Ave Bloomington IN 47405, USA.  相似文献   

19.
刘远山 《河北法学》2004,22(8):6-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目前日炽的一种国际犯罪,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预防和打击,缔结了一系列反恐多边条约。反恐多边条约的实施主要是缔约国的实施(即国内层面上的实施),可以分为直接实施和间接实施两种模式。反恐多边条约的国内实施于惩治和预防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反恐多边条约在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某些弊端或不足,亟须完善,关键是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恐特别法。  相似文献   

20.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3,20(1):28-30
恐怖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也愈加成为当今世界及各国关注的热点。如何有效地惩治恐怖主义犯罪既是国际社会和各国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也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