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达尔富尔,这个几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名字最近被西方越来越多地提起,其中还夹杂着与中国相关的论断,极端者甚至宣称要"抵制北京奥运会"。那么,达尔富尔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翟隽 《求是》2007,(11)
一段时期以来,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讨论并通过达尔富尔问题决议。围绕达尔富尔问题的外交活动十分活跃。国际媒体大量报道达尔富尔问题,其中亦不  相似文献   

3.
达尔富尔位于苏丹西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人口膨胀、放牧过度,这里的荒漠化现象加剧,惯于逐水而居的阿拉伯牧民被迫南迁,并因争夺水草资源与当地黑人部落发生冲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干旱袭击了苏丹大部分地区,达尔富尔等西部省份情况尤其严重。阿拉伯族居民与黑人部落之间因争夺土地和水源而冲突增多。  相似文献   

4.
张鸣 《廉政瞭望》2014,(24):44-44
中国人的禁忌还真的不少。文化禁忌有,政治禁忌更多。近代中国人学西方,拿来捆自己的,主要是政治禁忌。 中国人学西方,是被逼的。打痛一次,多学一点。西方人是从海上来的,船坚炮利,国人对这一点,印象深刻。于是,买来机器,造船、造枪、造炮。后来发现,自己造的比买的还贵,而且也不好,于是干脆买。船有了,没人会开。就请外国人驾驶,中国人跟着学。但一上阵,福建海军全军覆没,南洋海军被撵得东躲西藏,北洋海军没敢露面。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5):21-22
西方的主流社会正日益担忧,中国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甚至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西方曾有两大冲突理论,一是“社会制度冲突论”,二是“文明冲突论”。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正在形成第三种冲突理论——“发展模式冲突论”。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社会曾对中国击掌欢迎,认为中国很快会演变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当他们的期待“受挫”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便掀起一轮接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进行了以“围堵”和“接触”为代表的两手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磊  季雨 《世纪桥》2013,(1):42-46
本文对我国学术界近年来的西方价值观研究动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文章提出,学术界对西方价值学和价值哲学的经典文本尤其是第一手学术原著的译介和整理工作取得了标志性成果。文章对对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召开的主要国际会议情况进行了综述,提出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在西方价值观研究方面的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文章对于我国学术界在西方价值观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在西方经典学说和有典型性的价值观学说研究方面进行了更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文章提出,我国的价值观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消化和批评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去实现话语的转化,从而将焦点聚集到中国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价值观问题上,这其中主要的工作有三个方面,即对国家认同问题的思考,对消费文化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公民价值观问题的思考。文章还提出了学术界近年来价值观研究方面有待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7.
盛畅 《新湘评论》2003,(9):24-24
(一)正确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必须牢牢把握住三点:社会主义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指导、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是借鉴和吸取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还必须克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要注意克服“左”的思想的影响,一概排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搞什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经济仍然高速发展,举世瞩目的奥运盛事即将到来,可突然间"骂声"四起,达尔富尔、西藏、奥运,甚至一些偶然的食品安全事件也被一些别有用心者放大……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庚欣对此是这样表示的,近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表明中国逐渐远离"挨打"时  相似文献   

9.
高航 《世纪桥》2014,(1):72-73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逻辑史上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引进和普及西方逻辑学做出大量具体而微的工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出发,以严译著作典籍为依据,探讨严复是如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障碍,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的融合,并对后世逻辑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李韬  林经纬 《红旗文稿》2013,(13):24-28,1
目前我国话语体系构建相对滞后,还未形成与中国道路的丰富实践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国内哲学社会科学主流话语大都来自西方,中国原创的核心概念不多,一些学科阵地已经沦为西方话语的"跑马场",把西方学术神圣化、把中国问题简单化。不破除这种对西方的盲目崇拜,形成独立的话语体系,中国的软实力就难以真正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强烈关注。西方学者的观点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中国的观点集中于互联网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工具,西方的注意力在于政治变化和民主化。在西方学者看来,由于互联网的革命性特质,它为民主化和政治转型提供了真正的机会,尤其是在那些言论和表达自由受到政府限制的国家里。自由化的互联网能否改变中国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本质上是协商民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西方复兴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政党制度之间有着很强的对镜色彩和现实讨论意义。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协商民主有契合之处;从基本原则来看,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与西方协商民主的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之间一直存在着广泛的协商合作。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协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但为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诚信缺失问题还很严重?仅仅以市场经济起步阶段难以避免的道德与经济的“二律悖反”是难以解释其中的原因的.还应从中西方诚信文化的差异中寻找和分析.以促进中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前线》1999,(8)
拉脱维亚记者亚尼斯·乌德利斯在拉政府机关报《拉脱维亚公报》谈访华观感,摘录如下:1.欧洲始终未能客观深入地了解中国留意观察世界主要通讯社及拉新闻机构播发的有关中国的消息,其中大部分远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真实面貌,内容有失偏颇,难以令人信服。显然,对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是制度的敌视态度在世界上还颇为盛行。许多西方新闻媒体,特别是一些商业出版机构竭力从中国这一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大国寻找“消极和阴暗面”,制造“轰动效应”。当然对于许多西方国家来说,中国的发展壮大可能会对他们构成威胁,比如中国是核武器大国。…  相似文献   

15.
一、加拿大人视野申的中国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市场对西方有着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关心中国的加拿大朋友越来越多。我女儿的邻居,是位电脑网络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次在电梯上相遇,他主动问我是否中国人?他说,他知道中国的一些著名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他认为,周恩来同苏加诺、尼赫鲁一起提出的万隆和平共处的原则报了不起。他还说,当今世界美国是头,中国也是一个强国。我赶紧补充说,现在中国还比较穷。他又强调说,中国目前发展速度很快,到了世纪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强国。当我表示欢迎他到中国去…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  相似文献   

17.
郝春燕 《理论学刊》2007,8(1):119-121
任何一种西方理论在中国生根,必须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莱辛的《拉奥孔》在王朝闻的接受中即展示了一种中国式的阐释状况。在《拉奥孔》中,王朝闻发现了对形而上研究方法的反对,发现了“不到顶点”的艺术魅力说,还从《拉奥孔》中寻找到观众意识与艺术本质关系的论述,从而以西方理论开拓了中国诗画同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吴晨晨  许媛 《世纪桥》2008,(8):25-26
现代化是众多发展中国家挥之不去的诉求,但随着现代化理论兜售的西方化论调以及搭乘资本的快车侵入各发展中国家文化版图的西方文化与价值观念却着实破坏了它们本土文化的生存状态,对其文化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在要求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给出答案的同时,现代化是否就是西方化的问题也将各国的文化安全推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是我国对现代化与西方化问题最好的回答,也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9.
胡警月 《世纪桥》2009,(1):79-80
九十年前的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探求有了广阔的前景。但在五四运动之前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各个阶级的仁人志士已经开始走上了对西方先进文明的学习和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20.
左小静  张冰 《世纪桥》2013,(14):63-64
法兰克福学派只是作为一股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传入中国,并未成为正统宗教或是思想主流。另外,我们也不可否认,法兰克福流派对中国大众文化的作用,甚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和补充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学界还是有一席之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