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共识,但人们对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如何确定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及其性质存在争议。根据民间文学艺术保护现状,分析它的特殊性与著作权性质的冲突与协调来寻求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体系中,法律保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加强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国家文化凝聚力的形成和延续,有利于促进国家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学艺术是一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很多国家采取的是著作权法的保护模式。然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得其与著作权所保护的主体、客体、内容等存在着冲突,利用著作权保护模式并不是最佳选择。明确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与客体,采取特别法的保护模式,以解决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有立法把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纳入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但是在仔细探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著作权的概念和属性后,不难发现:民间文学艺术是产生于、存在于、发展于公有领域的智力成果,权利主体无法确定,不适合著作权法的设权保护模式。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和著作权的概念入手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不应由著作权法提供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是"保存"之意,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拯救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民间文学法律保护的立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是各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在科技革命和国际化潮流中,它们正面临着不正当利用,甚至是扭曲破坏的危险,因此保护民间文学已经日益必要和紧迫。但对采用何种法律来保护民间文学,国际国内均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各种立法实践的评析,本文提出,我国民间文学保护,应立足我国现有的立法实践和立法资源,采用版权、民间文学产权和邻接权法》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6.
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其中,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优化农产品商标及地理标志保护、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是包括《格萨尔》在内的我国传统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采"多元"模式的实证。但应看到,作为突出行政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不足以对传统口头文学中的私权提供充足的保护。特别知识产权架构下的民间文学艺术立法需突破诸如"作品范围"、"权利人范围"、"付酬方法"等理论分歧。因而,开发补救措施,如民间文学艺术登记、同意制度和数据库制度等,可作为防范民间文学艺术滥用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有关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议题上所产生的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双方在国际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利益失衡。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在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从程序选择上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应疏通其言论渠道;从实体规范上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应弥补其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9.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发展中国家未能对本国的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提供相应的保护.许多国家尝试用著作权、专利权等方式来提供对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保护,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运用新的统一的标准来保护传统知识需解决的最大理论障碍是如何对处于公有领域之中的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提供保护.在经济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各国可摸索并规定一些更为完善和细致的标准来实现对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艺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数量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多样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为避免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歪曲和滥用,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都过于概括和模糊,保护模式也不够清晰.本文基于民族民间文学的特性,对公、私法结合保护的优越性予以细述,阐述了目前公、私法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公、私法保护模式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11.
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在国内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当前学术界比较热门的问题,但大多数文章都是着重于讨论其概念、保护模式等方面的问题,对于保护民间文艺的理论基础,则鲜有论及。应从法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保护民间文艺的问题。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有两种基本理论"激励论"与"平衡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理基础应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模式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计算机软件,多数国家一般都以著作权法来予以保护。但由于著作权法只能保护一个创意、一个思想的表现形式而无法保护创意、思想本身,因此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发布了有关软件专利保护的审查基准,规定了计算机软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保护。同时从功能上看,软件更接近于专利权的客体而不是著作权的客体,因而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专利权保护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对作品标题的保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国外,不同的国家对之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采取用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则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来加以规定,有的用商标法来保护。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事象,具有丰富的教育内容。民俗文化具有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提升青少年的知识素养、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形成青少年健康生态观以及养成文明习惯等功能。在阐发民俗文化教育意义时,应结合学科教学,开发民俗文化课程,特别是要合理设置民俗文化综合实践课。  相似文献   

15.
“惠东女”民俗研究曾经是国内汉人社会研究的典范,其肇始于20世纪30年代。八九十年代,沿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老前辈林惠祥开创的研究道路,“惠东女”民俗研究开创了繁盛的新局面,但近年来该区域女性民俗的研究走入瓶颈。在综合分析不同时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惠东女”民俗研究中女性民俗研究者的缺失,是该民俗研究没有办法形成新局面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6.
民间文学艺术的群体性特征造成相关权利主体主张署名权时的法律适用困境。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署名权应突破机械的字面理解,还原其确保作品真实来源不被隐匿和歪曲的实质含义。要求标示正确的来源是民间文学艺术合适的署名方式,安顺地戏案原告的诉讼请求应当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法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在全球范围的日趋严重,生态危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寻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执政要务。重视法治对生态建设的保护作用,是国外建设生态社会的基本经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建设循环经济,实现社会生态化方面都选择了法治的途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法律保障体系。我国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更需要法律的调整和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伴随着法治建设,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即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监督活动都要渗透生态的内容,体现生态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