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元谋蝴蝶、腊玛古猿头骨化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是对最近出土的元谋蝴蝶腊玛古猿头骨化石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作者认为,这具古猿头骨化石在我国上新世地层中属首次发现,它在人类起源的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在对这具古猿头骨化石和其他古猿类化石以及现代大猿进行了对比研究之后,文章指出,元谋蝴蝶腊玛古猿比其他古猿更接近人类,它很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的代表类型。结合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以及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猿人向智人演变的发展线索可知,中国大陆上可能存在着从猿到人的整个发展进化系列,这个系列似乎连续不断,而中国南部很可能正是这条进化链中各个环节的代表。  相似文献   

2.
(一) 云南禄丰——驰名中外的“恐龙之乡”,一九七五年夏发现八百万年前早上新世的古猿化石后,又被誉为“古猿之乡”。在古猿之乡曾经生活着“禄丰腊玛古猿”,它既保留了猿类的原始性质,同时又表现了人类不少的进步特征。禄丰腊玛古猿形态特征的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它在阐明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是由古猿变来的。从古猿进化到人类,其间经历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过渡期的生物是谁?过渡期的始终界限的标志如何?过渡期有多长? 从三千万年前的渐新世到七、八百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是地球上古猿发展分化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现了一个八百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这个重大的发现是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掘的。它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距今大约一千五百万年到七百万年)各类古猿中的第一个猿头骨。这个古猿头骨被埋在褐煤层里。由于沉积环境的影响,头骨化石十分酥脆,几乎一碰即碎,经考察队员细心的发掘和修理,除颅顶  相似文献   

4.
引言云南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发现了1500万年前的开远腊玛古猿,800万年前的禄丰古猿,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在现今世界上所发现古猿化石的7个国家中,以禄丰的资料较为丰富。“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把我国发现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一百多年,掀开中国历史的第一篇章。云岭之南的这片土地,生息着53个民族,第四次人口普查,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个民族。千百年来,他们不仅参与了中华民族的形成,而且以智慧和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宁石寨山和楚雄万家坝古…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类是从古猿转变而来的,人类社会是从猿群转变而来的,劳动在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起了推动的作用,人类社会与猿群之间的根本区别也在于劳动,从而加深认识劳动的意义,并初步懂得“神创造人”的各种神话、宗教和迷信都是不科学的。教材分析这一课是讲解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起源。这个问题是唯物论和唯心论长期斗争的问题,因此,科学而又通俗地介绍人类和人类社会的产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课有两个框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猿新属的建立及其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云南开远、禄丰和元谋的古猿化石的相似性、承袭关系以及同世界上其它地区腊玛古猿的区别,提出建立中国古猿新属的理论。文章认为:建立中国古猿新属在人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过去人们曾认为,腊玛古猿类和人类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但从欧亚非接壤地区的腊玛古猿化石看,从早期类型到晚期类型,其形态渐渐特化,失去了向人类发展的可能。而中国古猿属自早期类型到晚期类型逐渐向人类发展的趋势是十分清楚的,所以中国古猿很可能就是人们正在寻找的人类祖先。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金昌柱先生说:“20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国际上普遍认为人类起源于亚洲。了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在人类起源的研究领域和考古发掘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先后获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及理论突破,特别是在非洲,发掘出大量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根据现在已经发现的最早期的人类化石,即1960年在东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可以把古人类活动推到200万年至400多万年以前。由此而形成了国际学术…  相似文献   

8.
彝族文化学派的学术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思潮重新勃起之际,中国学术史上的少数民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学派及其学说——《彝族文化研究丛书》应运而生,令人瞩目。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北二侧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先曾发现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猿人。迄今在元谋地区已发掘出距今二百五十万年的古人类和距今三百至四百万年的古猿牙齿化石共计160枚。专家们认为,这些成果填补了我国乃至全世界从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同时又将我国人类史至少推前八十万年。特别为人类起源于云南的论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彝族文化的研究及其成果,对于了解  相似文献   

9.
初二《思想政治》课本的前言中,对青少年提出明确要求:“逐步培养劳动观点、群众观点、阶级那点等科学的思想观点,努力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劳动观点,树立他们的劳动观念,教育帮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关“劳动”的知识是贯穿初二、初三政治课本的一条重要的线索。从人类的起源来看,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使古猿站立起来直立行走,劳动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和人脑的形成。因此…  相似文献   

10.
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俗名"龙骨和龙齿")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骸,是地质工作者鉴定地层、了解地球历史的主要根据,是生物学家、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研究生物的起源、进化历史的珍贵材料。同时也是研究古地理学和古气候学的重要资料。因此,古生物化石在科学上有重大的价值。我国过去发现的猿人、卞氏兽、禄丰龙、恐龙蛋化石等和最近的森林古猿、华南巨猿等化石,都对世界学术有重大贡献,受到国际上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种族和种族问题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问题,长期以来存在着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科学的人类起源和发展理论是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学科根据之一。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从动物界中分化而来的。人类的祖先是古猿,这也为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美科学家在英国权威 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发表科学论文,通过对在中国山西省垣曲县发现的世纪曙猿的脚踝骨、下颌骨化石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贾兰坡教授予以高度评价:曙猿的发现,其意义可与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这是中国20世纪古生物学上又一极为重要的发现。 199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山西省垣曲县进行科学考察时,在距黄河北岸不足50米的寨里村发现了众多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世纪曙猿化石。他们潜心…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与巫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有一种说法,叫做“医源于巫”,这种说法有一定依据,但很不全面。其实,自从专职的中医产生之后,医学就已经与巫术分道扬镳了。巫曾经掌握过一段医药知识,而不是医源于巫。因为,医学的历史,比巫的历史长久得多。巫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文明社会来临前的一种文化现象,正象猿最后变成人一样,人不必为祖先曾经是猿而混淆人与猿的区别。医学知识的起源早于巫的产生根据云南元谋、河北阳原泥河湾、安徽人字洞考古发现,人类的脚步,在中华的大地上,已经走过了200万年。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已有用火的可能。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  相似文献   

14.
从古猿到人的转变——两种质态的转变从古猿转变为人,是两种质态的转化。这个转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是人类本身一系列特点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祖先的群体关系也逐步得到改造,人的社会性也在萌发和形成之中。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大约在距今1—2千万年前,地壳曾有过较大的变动,地球表面的气温普遍变冷。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有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森林慢慢地为疏林草原所代替。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由云南省博物馆、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元谋县“元谋人”陈列馆联合组成的古人类考古发掘队,在元谋县竹棚和小河地区发掘出一批古人类和古猿牙齿化石,共计160枚,其中古人类牙齿化石41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趾马、巨鬣狗、原始剑棱齿象等动物群的大量化石以及一些刮削  相似文献   

16.
山西之历史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悠久的多。 今年4月,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发现的古城墙将中国国家起源由3000年前的夏代上推到4000年前的尧舜时期。而近期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通过对1994年在山西省垣曲县寨里村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的研究,证实了人类的远祖起源于中国山西。 历史把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留在了山西,成为山西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但同时也把保护文物的一份责任交给了现代山西人。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应县木塔,如今已严重倾斜、扭曲,修缮加固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面对日…  相似文献   

17.
劳动既是人与猿相互区别的标志,又是人猿相互联系的桥梁。劳动的起源,实质上应是人类的起源。研究劳动的起源,正确理解劳动器官、劳动需要和劳动方式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对于重新认识和确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是十分必要的。一、劳动器官的形成劳动的器官,主要是指脑和手,是怎样形成的?它们是猿的生物进化的产物,还是劳动的产物?或者是生物进化和劳动的共同的产物?也就是说,劳动的器官是先于劳动而产生  相似文献   

18.
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又一说从四肢爬行到直立行走,是从古猿转变到人所迈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人类祖先究竟为什么采用直立行走?英国利物浦工业大学生物地球学系系主任彼得·惠勒认为:因为当初人类祖先发现,直立行走方式更为凉快。在大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上,人类祖先发现了直立行走时直接暴露给太阳照射的皮肤少,从而使较凉爽的空气更自由地在整个身上循环。以往的学者认为,人类向两足状态进化,是因为可使人类便于在高深的草丛中搜索东西,或者使双手自由地携抱孩子和挥动工具。而惠勒的观点则集中在当时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博览文汇     
<正> 2009年度最重大发现:人类最古老的原始人"阿尔迪" 美国《科学》杂志将"2009年度最重大发现"荣誉授予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原始人骨骼"阿尔迪"。原始人"阿尔迪"的第一块骨骼化石于1992年出土,这种生物属于地猿始祖种,生活在距今440万年以前。古生物专家认为,"阿尔迪"并不是人与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但却是迄今最接近这一共同祖先的原始人。2009年10月,一个国际科研团队首次对  相似文献   

20.
彝族的图腾与宗教的起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科学史给人们提供了世界物质性的证据,物质世界是受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制约的。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发现,人类是由二三百万年以前的一支古猿转化而来的,经过了猿人、古人和新人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解放前彝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学文化事业的极端不发达和历代反动王朝及本族奴隶主、封建主的压迫统治,许多地区的彝族迄至解放前尚未能科学地认识世界(包括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从而摈弃原始宗教意识形态的束缚。自然崇拜(包括崇拜地、水、山、石、日、月、星等)、图腾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形式的原始宗教,还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这为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特点、宗教的起源和宗教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了活的化石。本文拟就解放前遗存在彝族社会中的某些图腾崇拜的现象,探索宗教的起源,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