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反劫持案件中,我国警方采取总的谈判方式是“近距离谈判”,据悉,这也是我国所独创。当被誉为中国首席谈判理论专家、“反劫制暴”战术谈  相似文献   

2.
语境是言语交际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质谈判中,语境常作为一种策略为有经验的警方谈判人员所运用。警方谈判人员通过对谈判语境的精心研判、准确把握、合理设置和巧妙利用,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有利于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化有利为有赢。  相似文献   

3.
自杀现象剧增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由警方派出专业的谈判人员进行轻生自杀干预、对其施行人道主义救助,已成为警方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要想取得谈判的最大成功,警方谈判人员就应该掌握自杀干预谈判的基本原则、避开操作误区。文章对自杀干预谈判原则中的尊重原则、倾听原则及动情原则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自杀干预谈判成功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徐睿  王春 《公安教育》2017,(7):29-32
语言是警务危机谈判的基本工具之一。谈判专家在警务危机谈判中会有意识地采用某些谈话技术来催化当事人改变,以促使当事人做出符合警方利益的选择或行为。焦点解决短期治疗(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是一个非常关注“如何对话”、“以建构解决之道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派别。形塑技巧是SFBT里常用的对话技巧,多用来推动或制造当事人“改变”的选择。那么,SFBT治疗哲学与警务危机谈判策略有哪些内在联系?什么是形塑技巧?如何在警务危机案例中具体应用以推动当事人采取合理的行为?它的应用价值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5.
<正>警方处置警务危机案(事)件的结果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在社会大众中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公信力。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警方经常运用警务危机谈判的方法来处置警务危机案(事)件,而且成功的比例很高。当前,世界各国警方在处置警务危机案(事)件时,首先会选择用危机谈判的方式进行干预。警务危机谈判的本质是谈判活动  相似文献   

6.
劫持者心理变化及警方谈判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劫持者实施劫持人质行为之后,随着警方处置措施的实施以及事态发展,劫持者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定规律性。这种变化是警方制定与选择谈判策略的依据,具体而言,在谈判介入之初应以稳定情绪、建立互信为主要策略;在展开阶段应以收集情报、感化影响为主要策略;在尾声阶段应以给台阶和垫脚石为策略;在破裂阶段应以制造武力攻击机会为策略。只有清晰准确地判断谈判过程中劫持者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地攻其心理弱点,以最小代价化解危机。  相似文献   

7.
话语意义的听辨、话语信息的解读和话语动机的推导是劫持者话语理解的主要内容。劫持者话语的理解在谈判中意义重大,利于谈判人员谈判时有的放矢,利于警方有效地控制犯罪嫌疑人,保障人质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8.
现今社会,轻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由警方派出专业谈判人员进行轻生自杀干预,尽最大努力挽救轻生者的生命,是谈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判人员要善于运用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如倾听、引导轻生者讲话,使其宣泄情绪;问候、理解轻生者,取得轻生者的信任;用亲情感化其放弃自杀行为;开导轻生者,帮助其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也要避免陷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场外负面因素的误区、语言表达方面的误区、谈判谋略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人质谈判的类型进行了具体划分。依据人质谈判中警方是否以公开身份出面,将人质谈判分为常规型人质谈判和特殊型人质谈判两种基本形式。常规型人质谈判又包括劝降型人质谈判、交易型人质谈判、辅助型人质谈判、复合型人质谈判,特殊型人质谈判则包括间接型人质谈判和化装型人质谈判。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立警务谈判工作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方建立警务谈判工作机制,将谈判引入劫持人质、企图自杀等危机案(事)件的应急处置,有利于危机案(事)件的和平解决,有利于凸显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有利于进一步树立警方的良好社会形象。本文从加强组织领导、组建谈判队伍、把握基本原则、规范运行方式、健全保障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建立警务谈判工作机制的基本构想,并分析了机制运作过程中应当注意解决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为应对近一个时期以来不断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北京人民警察学院面向首都警方举办的中国第一个“反劫制暴战术谈判高级研修班”结业,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刑警队队长顿松涛经过层层遴选,考入了这个孕育中国第一拨“谈判专家”的研修班。谁料培训结束返回原工作岗位第二天,他便突遇一位即将殉情自杀的女孩。在近八个小时的“心理对抗”中,他成功运用在培训班学习到的谈判技巧,陆续发送了百余条短信,与这位女孩沟通、交流,历经一场扣人心弦的艰苦“谈判”,成功地解救了这个即将殒灭在花季的生命……10月29日,北京警方召开反劫制暴战术谈…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暴力犯罪是一种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严重刑事案件。其中,普通抢劫(入室)、抢劫银行(包括押钞车)、绑架、持有爆炸物(室内)、劫持飞机和轮船等案件,当案犯行为败露,被警方包围后,由于案犯手中持有凶器、武器或爆炸物,甚至是劫持了人质,因而气焰极其嚣张,有恃无恐,与警方和政府讨价还价,而警方和政府也因唯恐危及人质安全等原因不得不向案犯进行妥协。对于上述案件,从迄今为止能够接触到的案例和方案看,警方主要的对策有:(一)与案犯谈判,尽量拖延时间,甚至争取说服案犯释放人质、弃…  相似文献   

13.
命悬手指间     
易懂 《公民导刊》2005,(6):41-43
中国第一批“谈判专家”研修班学员.重庆市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王威.从北京学成归来后,成功地用发手机短信的谈判方式.将命悬一线的女青年,从死亡边缘上拉了回来。  相似文献   

14.
公众场合应激性自杀事件的现场干预是警方不可回避的职责,更是对警方警务技能专业化的考验。对于此类事件的处置,警方应在不放弃强力营救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谈判方式进行。即警方应在把握应激性自杀者基本心理特点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现场干预的基本策略与技巧,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处置。为了应对现场干预中的各种情况,处置人员还必须熟练掌握此类事件现场处置的预知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15.
警务谈判作为危机事件现场重要的处置手段之一已经为各国警界所推崇,本文试图通过与香港警方的比较研究,帮助内地公安机关构建与设计一种适合自身特点与发展需要的警务危机谈判机制,使得危机谈判在内地得到规范与专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小羽 《人民政坛》2011,(6):37-37
“记住,你的参与能改变一切。”主持人约翰·沃尔什通常以这句话作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美国头号通缉犯》的结束语。这个王牌节目的特点就是描绘犯罪嫌疑人特征,号召观众提供线索,协助破案。开播以来,已在35个国家找回65个失踪或被绑架的儿童,协助警方缉捕了超过一千多名罪犯,包括连环杀手、强奸犯和儿童诱拐犯等。  相似文献   

17.
劫持人质案件具有公开的暴力性、对抗性、残忍性和处置结果的不确定性。警方在处置这类突发案件时,成功、顺利、安全地解救人质是根本目标。警方在处置劫持人质案件过程中,处置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质的伤亡。为了达到制服犯罪分子,成功解救人质的目的,现场参与处置的警方人员应当遵守安全第一,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武力与谈判相结合及智取"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圣丹尼大教堂位于巴黎北部郊区,是法国历代国王的安葬之地。通过对圣丹尼大教堂进行建筑史和文化史的考察,有助于加深对法国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理解,进而从感性上把握西方精神世界的渊源,揭示东西方文化差别之源。  相似文献   

19.
论谈判在人质危机处置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方为有效地处置人质危机,恢复平稳的社会治安状态,必须充分利用谈判这一极其重要的手段。文章从和平解决、稳定势态、搜集信息及评估形势、施加影响和干扰、为使用武力进行处置创造条件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谈判在人质危机处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保证人质及其他人员的生命安全乃警方处置劫持人质案件的最高指导原则。自“慕尼黑事件”以来,反劫持人质谈判作为避免冲突升级的首选径路渐渐为人们所采纳。人质成为劫持者与警方对峙的“工具”后,有可能会对实施者产生强烈感情依恋(即人质情结),此种形成机理可从需求层级、防御机制以及认知失调理论视域予以探究。在反劫持谈判推进中,科学运用人质情结可有效保护人质安全,积极引导劫持者共商“非零和博弈”的和平方案。同时,警方也应注重危机落幕后的人质心理重建与完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七步疗法”来消弭劫持事件所造成的认知障碍和不良反应,增强其重启生活的信心与复原力,以助其逐步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