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占祥 《人民公安》2008,(21):58-5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一门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的传统艺术,如从1790年微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而油画,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主流,尽管在西方已经走过了六七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并且真正融入中国的文化艺术之中,则还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因此,油画之于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率先系统地将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引入国内的画家中,徐悲鸿堪称杰出的活动家与倡导者。由于他所处的地位和创作的高超技巧,在中国美术界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许多早年留欧、留日的画家,如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超士、吴法鼎等,均在回国后沉浸在自己的画室之中,唯徐悲鸿以其积极的社会活动能力,影响了中国画坛半个多世纪。同时,作为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与画家,他树立了一个勤勉刻苦的形象。1919年,徐悲鸿由于蔡元培的帮助,实现了一位江南小  相似文献   

3.
王晓高 《前沿》2013,(6):171-172
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起步于20世纪初,当时以林风眠、关良等为代表的留学画家为这一绘画形式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学习了西方绘画后提出的中西结合的艺术思想成为表现性人物油画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开始有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各种西方艺术理念的综合影响之下,中国的表现性油画走上了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的表现性人物油画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重精神意识的传达。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当代表现性人物油画具有丰富的写意特征,这一特征增强了绘画的表现力,也成为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4.
刘强 《台声》2011,(11):64-66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10月17日,由全国台联等单位主办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全球最知名五星级酒店之一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先后惊艳亮相,国粹油画艺术首次跨出国门。这也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继北京、香港、台北展出的第四站。  相似文献   

5.
陈逸飞的油画作品,不仅屡创中国油画在中外拍卖会上的市场新高,而且以其炉火纯青的西方绘画技巧与魅力四射的中国文化精神的完美结合,深受中外资深艺术评论家的肯定和赞誉.本文通过对陈逸飞油画创作的历程进行较深入的分析,认为其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反思意识是他取得成功的真正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邵大箴 《台声》2003,(10):40-41
台湾抽象派大师“陈正雄绘画50年回顾展”于8月27日至9月5日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油画协会协办。陈正雄1935年生于台北,是台湾推展抽象绘画的先驱,他将抽象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台湾的土地上,辛勤耕耘50年并蔚然有成,对台湾现代艺术理念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陈正雄先生从50年代起就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抽象主义绘画的创作,他的艺术生涯已经有半个世纪,他以自己杰出的创造成果和不倦的探索精神,确立了在画坛中的地位,赢得了声誉。2001年12月,他继获得上届佛罗伦斯…  相似文献   

7.
刘强 《台声》2011,(11):66-67
由全国台联等单位举办的缘于两岸文化交流、而今又走出国门的“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和联合国总部举办,国粹油画艺术再次走上世界艺术之巅。因为此前,“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已经相继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香港展览中心和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成功举办。在盛会大幕拉起之时,作者对此次活动的举办方负责人、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0,(3)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1月30日至2月7日,全国台联开展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之一——"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带着大陆人民的温馨祝福登陆台北国父纪念馆,向台湾2300万同胞提前送去了新春的美好祝愿。这是全国台联在两岸开放以来首次入岛举办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也是"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继2008年11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2009年2月在香港展览中心巡展之后的第三站——台北站。画展获得了圆满成功。历时9天的画展吸引了台湾政商名流、画坛大师、各界人士等方方面面的嘉宾观赏,台湾媒体亦全方位地鼎力跟踪报道。一时间,媒体上频频出现的全国台联和"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给已有大年气氛的台湾更增添了些许的喜庆色彩。  相似文献   

9.
春记 《春秋》2011,(6):64-64
由临清市政协编辑的《临清与京剧》一书近El出版发行。该书分京剧情缘、剧团沧桑、剧场史话、票社雅集、梨园撷英、情系国粹等篇目,共十章、36余万字。该书以翔实的文字记述,丰富的图片资料展示了京剧艺术在临清的传承与发展。填补了“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临清没有文字系统记载京剧历史的空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知识性和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源 《求索》2007,(2):189-191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评价现代派绘画艺术联系在一起。本文把完形心理学美学的研究同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史相联系,通过完形心理学美学来审视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发展,以便在纷乱的艺术现象中,探讨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1.
窦为龙 《台声》2008,(12):44-45
“没想到京剧也能通过油画的形式来展现,有意思,好看。”一位观众情不自禁地说。这是在11月3日至9日国家大剧院“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上捕捉到的一个细微信息。 主办方全国台联、承办方上海京粹艺术品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这次展览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尽绵薄之力。 “中国国粹油画艺术精品展”在北京的展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11月3日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专程前来祝贺;中共中央统战部、民革中央、台盟中央、国台办、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文化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国美协和北京市等有关单位领导,以及来自香港、台湾的特邀嘉宾和专业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全国台联会长梁国扬致了开幕词。此次艺术展主人公画家刘令华致答谢词。 之前,10月31日,为确保活动的预期效果,全国台联还专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100多家新闻媒体近150名记者参加。这在全国台联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之后,据有关人士称,活动将择时到香港、台湾去展出。 在两岸关系正朝着积极的和平方向发展的时候,加大开展和推动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力度,无疑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0):41-41
上海知名油两家陶俊,出身于绘画世家,他的父亲陶亚杰是上海著名国画家。陶俊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自幼对绘画就有向往和追求。他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然而油画爱好却始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的陶冶。如今,陶俊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荷》系列油画,以梦幻般的意境、独到的艺术魅力赢得了美术界的关注和观众的青睐。  相似文献   

13.
在巴蜀画坛上有一名宿将,他稳健持重,谦和待人,讲究兢兢业业的研究艺术和做人。他就是成都画院从艺三十余年的高级画师万启仁先生。 万启仁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哥哥、姐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文学艺术环境的熏陶中,耳濡目染,使他从童年时就爱上了绘画艺术,并立志将来成为画家。他中学毕业后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美院附中,直读到大学本科,196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一位地道科班出身的画家。 在美院八年的艺术和技巧的磨炼,造就了他深厚的艺蕴和扎实的功底。朝鲜国家艺术院院长油画家樸先生来访时对他的油画功底十分赞赏,称赞他的素描与色彩融合自然和谐,深沉而不失明朗,含蓄而不失了然。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与中国京剧张彦有200年历史的京剧,应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可惜当今中国青年能欣赏这一艺术者越来越少。奇怪的是,在西方世界的美国,却有这么一群年轻人热衷于此,而且认认真真地学唱、学演,唱、念、做、打,样样都来得,这个“秘密”,我是到了夏威夷之后...  相似文献   

15.
油画的发源地属于西方,国人经过大约三百年的接触以及一百多年在这方面上的努力,在油画技巧上的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油画仍然属于西方的绘画系统当中,用我们自己的所谓中国式油画对其取而代之是绝对不可能的,油画民族化是针对于当前优油画技巧的世界化以及对于非民族文化进入国家的一种狭隘的防范心理,和意象油画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关系。中国的意象油画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就不能够回避在当前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油画走向世界的问题。中国的油画历史不能被简化成为意象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江海清 《世纪行》2007,(9):29-30
去年11月.在上海市政协之友主办的蒙、宁、汉、徐、沪五区市政协振兴京剧艺术座谈会上.武汉市政协老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胡照洲作了题为《京剧艺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京剧艺术是国粹,对构建和谐社会能作出有益的贡献,而政协又可以为振兴京剧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因为政协开展京剧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票社,层次高、影响大,能够发挥大团结、大联合的优势。是其他力量不可取代的。同时大家还提到,全国政协很早就建立了“京昆艺术研究组”,  相似文献   

17.
当今江苏画坛,贺成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中青年画家中,贺成又是个翘楚。他现在是江苏省国画院人物研究室主任。他的画作炙手可热。贺成以画人物见长,人物中又以仕女见长。传统笔墨和现代手法相结合,提炼主题与艺术概括相结合,工与细并用,形成了贺成独有的绘画语言。这也正是贺成绘画作品受到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师曾是民国初年北京画坛的领袖,是“南风北渐”的重要画家,他的艺术思想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北京乃至整个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陈师曾的艺术思想较集中地体现在其1921年发表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中。陈师曾在学习和创作中也身体力行他的文人绘画主张。陈师曾的绘画才能是全面的,山水、花卉、人物无所不精,技法也相当纯熟。 师曾在人物画方面虽不专长,但各种体裁内容、各种表现方法,无不兼擅并长,既能师古,又能创新。画人所不能,特别是风俗画的创作,具有较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余光中以一系列评论和创作,推介、汲取和表现西方现代绘画和台湾当代绘画艺术。现代绘画对余光中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技法有持久的影响,是余光中创作艺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0.
油画在中国     
几个世纪来,油画这个来自西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生根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400多年前传入中国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他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也让中国人首次见到了西方油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