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是中国拉祜文化的荟萃之地;县境与缅甸接壤,是中国云南内陆通向缅甸的必经之地和重要门户,被誉为"拉祜山乡,边陲宝地".  相似文献   

2.
龙年牛日,我出生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缅边境的一个叫南段的拉祜山寨。按拉祜族的习俗,我有了第一个名字:扎努。读书那年,老师给我取了一个学名后就有了两个名字。从1971年六岁半父亲带我走进小学校门至今,转眼间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拉祜山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了公路,昔日的黄牛运输队永远成了历史,人们的身上再也找不到我童年穿过的那种自己织染的土布衣服,草房渐渐减少,甚至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学校也由低矮的草房成为那里最漂亮的房子,读书的拉祜族子女越来越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和培养下,我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成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拉祜儿子。我为生长、生活和工作在日益发展的国度而幸福、自豪。  相似文献   

3.
澜沧拉祜族的母系大家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居住于云南西南边疆的拉祜族,有三个支系,自称为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这三个支系之间及各支系内部,发展很不平衡。解放前有的已进入封建社会,有的仍保存着较多的原始社会残迹,在家庭婚姻方面保留着的母系大家庭就是这种残迹的一种表现。现据调查材料,运用民族学的历史文化残余分析方法,将澜沧县糯福区拉祜西人的母系大家庭情况复元介绍给读者。一解放前夕,澜沧县糯福区的巴卡乃、南段、南波底、完糯几个乡都不同程度保存着大家庭,这些大家庭,有的是妇女当家,女娶男嫁的共产制母系大家庭;有的已是既有男子上门,又有男婚女嫁的母系和父系并存的大家庭;也有少数大家庭已过渡到父系。这几个乡的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玮琦 《传承》2010,(22):58-60
1944年7月28日(农历),赵芳云出生于鲁西南产棉区、嘉祥县仲山乡赵山岭村,现住在仲山乡高庄村。她十三岁的时候就跟母亲学会了纺线织布,一直坚持至今数十年不辍。她手工织锦技艺高超、远近闻名,2009年被评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鲁锦"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5.
拉祜族民间文学史诗《牡帕密帕》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一九七八年在《边疆文艺》十月号上与各族读者见面了!她是我国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学星群中的一颗星星,是拉祜兄弟姐妹和史诗搜集整理者献给即将来临的祖国新生三十周年大庆的一束花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云南这块多民族的繁花宝地曾遭遇到几乎毁灭的厄运。林彪、“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竭力反对毛主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  相似文献   

6.
她静悄悄地去了,在这初春的季节,在农历“雨水”的节气中,在这山乡返绿时候…… 2月15日,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因为她的离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却变得沉甸甸的.她叫陈遒北,一位63岁的老人,一位用10年时间资助了130名贫困女童的老人.她是石化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曾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7.
【背景资料:金平苦聪人】 新中国建立前,苦聪人在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各民族中是经济文化最落后的民族,分布于中越边境高寒山区的原始老林,其社会经济尚处原始游耕的状态。1957年,苦聪人才走出原始森林,逐步过上定耕定居的生活。 苦聪人现有6000多人,主要居住在勐拉镇、金水河镇和者米乡,以者米乡为最多,有30个村寨。1985年 10月 ,根据本民族的意愿,苦聪人恢复拉祜族的族称,有“拉祜纳”(黑拉祜)、“拉祜西”(黄拉祜)、“拉祜普”(白拉祜)三种自称,以白、李、杨普姓较为常见,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相似文献   

8.
在池州市贵池区桐梓山乡大同村,一提到省人大副主任、省民进主委朱维芳,村民们都感到分外亲切,称赞她:心系大同群众。情注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澜沧县在实施"拉祜文化名县"战略中,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拉祜文化中心"目标,着力打造和弘扬"拉祜文化"品牌,注重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开发相结合,坚持弘扬民族文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六",即:"六保障"、"六举措"、"六促进"。  相似文献   

10.
褚众 《协商论坛》2013,(9):51-51
她用无边的大爱温暖着弱势群体,先后无偿资助43名贫困学生,收留6位流浪孤寡老人,而今,他们部叫她“妈”和“亲闺女”:当地人都盛赞她是山乡“慈善大使”:她就是南召县优秀政协委员、夕阳红老人公寓理事长李伟。  相似文献   

11.
她静悄悄地去了,在这初春的季节,在农历“雨水”的节气中,在这山乡返绿时候……2月15日,一个原本普通的日子,因为她的离去,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却变得沉甸甸的。她叫陈遒北,一位63岁的老人,一位用10年时间资助了130名贫困女童的老人。她是石化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的高级工程师,曾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她走了,走在“春蕾”女童和山村女教师的泪水中19日上午,在洛阳市殡仪馆一间吊唁厅里,近千群众胸戴白花、眼含泪水,自发地前来送别陈遒北。在吊唁厅正前方悬挂的黑色像框里,陈遒北依然含着暖人的笑…  相似文献   

12.
临沧市有彝、佤、傣、拉祜、布朗、白、苗、德昂、景颇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1%。全市辖3个自治县、13个民族乡,自治县和民族乡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44.62%。  相似文献   

13.
王健 《今日民族》2021,(6):12-14
尽管已收获了无数殊荣,但当他从红河州绿春县的拉祜山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之后,作为一名党员公安干警应有的初心和使命更加坚定了.他叫李涛,是绿春县公安局的一名禁毒民警.2017年,他从禁毒民警"转型"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告别家人来到边境线上的拉祜山寨.  相似文献   

14.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拉祜”一词是该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历史上把拉祜族称作“猎虎的民族”。拉祜族古老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追溯到古代羌人族系,他们大多依山而居,青山秀水造就了拉祜人像山一样淳朴忠厚的品格,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山、水、树共生共存。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贷:“此地无银三百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任会议督办件的满意与遗憾 和所有人一样,1979年2出生于剑河县革东镇建新村的苗家妹子潘春梅,少年时代也有许多梦。生在农村的她,深谙耕读之理,更寄望于用读书来改变生活境遇。1996年,她如愿考进了原贵州省经干院会计专业,成了山乡屈指可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浙江》2009,(17):63-63
近年来,安吉县皈山乡党委、政府根据新时期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从“联、学、创、带”四方面人手,固本强基.促进了皈山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在2008年“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皈山乡五个行政村全面完成创建工作.是全县唯一一个美丽乡村全覆盖的乡,2009年,被浙江省委授予“五好乡党委”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正>元江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哈尼、彝、傣、白、苗、拉祜、汉等15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8.
广西淮阳县红旗乡,是一个拥有23个村、45000多人的山区大乡。地域辽阔,穷寨多,灾害多,民政对象多,民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民政助理唐银姣同志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已经整整奋战了七个春秋。七年来,把悠悠真情洒在山乡,为民政事业作出了贡献。她对灾民群众有一份朴实的乡亲情。红旗乡1985年遭受特大水灾.近几年来,旧伤未愈,水灾、旱灾、虫灾、火灾频频袭来,救灾救济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任务繁重。唐银姓走遍了边远山区的120多个村屯,查访受灾村民s890多户,平均每年达550多户。哪户受灾哪户缺粮少钱,她记得清楚,说得明白。经…  相似文献   

19.
正一、"班户联防"治安模式建立的背景(一)勐马镇情况简介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勐马镇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佤邦仅一江之隔,是普洱市经济最繁荣的边境乡镇,同时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辖区面积443.1平方公里,国境线全长38.5公里,主要居住着傣、拉祜、佤等15个民族,有8个村117个村民小  相似文献   

20.
唐金龙 《今日民族》2010,(11):42-47
大青树的故事不久前,一位名叫张昆华的作家到云南普洱市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山区采风,在一个拉祜山寨里访到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