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在日前召开的青田县"两会"上,县政府向全县人民交出了青田四年经济发展的成绩单:2006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6.85亿元,是2002年的3倍,年均增长16.3%;财政总收入8.23亿元,是2002年的2.9倍,年均增长32%;工业产值105.9亿元,是2002年的3倍,年均增长31.8%;四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亿元,占丽水市总量的1/4;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从全市中游跃居到首位.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意味着青田的发展在提速、在跨越.  相似文献   

2.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奋斗目标,重点突出,鲜明有力,既符合中央“两个率先”的要求,又切合江苏实际;既鼓舞人心,又十分务实。江苏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巨大,有目共睹。泰州的发展和全省同步,也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2.3亿元,是2001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8%;实现财政收入114亿元,是2001年的3倍,年均增长31.1%;实际利用外资4.9亿美元,是2001年的4.1倍;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是“九五”总量的3.1倍。这为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新一届省委班子的…  相似文献   

3.
山阴县"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是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五年再造一个新山阴。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92%;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0%;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1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分别达到35万元和15万元。一、未来五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对实现税收翻番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4.
《今日海南》2012,(3):16-17
今年2月5日,海南省统计局发布了2011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高于全国GDP增速2.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美元大关,达到4429美元,这一数字也意味着海南正式跨入了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区的行列。  相似文献   

5.
今年2月5日,海南省统计局发布了2011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1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高于全国GDP增速2.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美元大关.达到4429美元,这一数字也意味着海南正式跨入了世界中上等收入地区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与"十五"相比,我们翼城县生产总值由38.5亿元增长到56亿元,净增17.5亿元,年均增长8.1%;财政总收入由6.3亿元增长到8.8亿元,净增2.5亿元,年均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144元增长到14932元,净增6788元,年均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80元增长到5265元,净增2085元,年均增长10.6%。"十二五"时期,是加快全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建设富裕、繁荣、美丽、和谐新翼城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7.
满洲里新颜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蕴含的是一种美好希望,孕育的是秋天的收获。当春天的故事唱响神州大地的时候,满洲里也谱写了自己的春天的故事。刚刚走过的"十五",是满洲里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是满洲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五年。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满洲里市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五年间,满洲里人经受住了一个个挑战和考验,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和险阻。一年一个主题,五年五大跨越。一组组统计数据凝结着满洲里市五年来上下同心奋斗的智慧和汗水,这是"国际贸易旅游城"向新世纪交出的最精彩的答卷。"十五"时期,是满洲里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五年来,满洲里市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项目、突出抓口岸"的工作方针,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建好口岸城市"的发展主题,实施"北拓南联、梯度推进、拓展陆海联运、构筑陆桥经济"的开发开放战略,深入调研,冷静思考,准确把握,理性推动,破解了诸多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发展潜力、经济增长活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释放和激发。"十五"期间,满洲里市地区经济实现全方位、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0.5亿元,年均递增32%,发展速度超过呼、包、鄂地区,位居全区第一,在全区经济总量的位次也由2000年的第30位上升到2005年的前15位;人均生产总值3800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财政总收入由200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0.1亿元,增长了4.2倍,年均递增32.9%,进入全区十强县,成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唯一突破10亿元大关的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九五"时期的15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120亿元,增长了7倍;口岸过货量由"九五"时期的2000万吨增加到"十五"时期的近6000万吨,增长了3倍,保持了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地位。货运量由2000年的595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752万吨,增长了2.9倍,年均递增24.1%;海关关税及代征税由2000年的20.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1.9亿元,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中排第1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0年的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5.5亿元,增长了3.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353元增加到2005年的10006元,增长近1倍,年均递增13.3%,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均11.2%的发展速度,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到2007年,全州生产总值达77.04亿元,比1978年增长17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0元增加到2007年的16437元;  相似文献   

9.
<正>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5年来,海南旅游"旺丁又旺财",接待过夜游客从2009年的2250万人次增加至2014年的4789万人次,年均增长12.5%;旅游总收入也从2009年的211.7亿元增加至506.5亿元,年均增长18%;全省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7.4%,比2009年的6.3%提高了1.1个百分点,远  相似文献   

10.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17):21-21
——2005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以来增长2倍多,年均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0.3%。 ——2006年,贵港市全市GDP和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2.3%。 ——2007年上半年,贵港市全市生产总值128.3亿元,同比增长15.4%;实际利用外资5922万美元,同比增长136.8%,增幅排在全区第3位;  相似文献   

11.
马朝晖 《政策》2012,(8):39-40
钟祥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高举"中国农谷"建设旗帜,争创全国百强,为加快构建支点作出应有贡献。力争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万元和1.5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3%以上。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巴州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68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9亿元,净增6亿元,用三年的时间翻了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81元,达到5238元;万元GDP能耗下降4.4%。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朝着"地大势强、富饶秀美、平安和谐"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时期北海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好,发展后劲足"的显著特点。主要发展成就体现在:——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65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397 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11080元提高到24315.85元;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16 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7.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27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15.3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2亿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13 7亿美元;新引进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4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8倍。实际利用外资3.67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3.2倍;城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2,(1):53-53
去年全省GDP超3万亿元2011年,预计全省生产总值31800亿元,增长9%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8000元,约合9000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00亿元,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00亿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15.
今日梧州     
"十一五"梧州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的战略目标,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东部产业转移和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增速更快。2010年15项经济指标比2005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达573.7亿元,年均增长16.1%、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000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718.9亿元、244.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2.3%、36.5%;财政收入达56.1亿元,年均增长22.7%。  相似文献   

16.
张卫 《今日浙江》2007,(13):36-38
1997年以来,浙江全省生产总值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6年与1996年相比,人均GDP从1149美元快速上升到3975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并向更加宽裕的全面小康迈进;对外贸易额从125.4亿美元扩大到1391.5亿美元,增长10.1倍,年均增长27.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5.2亿美元扩大到88.9亿美元,增长4.8倍;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从72.9万人次上升到427.3万人次,增长4.9倍;对外劳务承包与工程合作完成营业额增长10.8倍.  相似文献   

17.
历史名城遵义,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全市700多万各族人民团结和谐、探索奋进、开拓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辉煌和发展新机遇。该市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566.4亿元,比30年前增长63倍;人均生产总值达7574元,比30年前增长45倍。财政收入达88.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07亿元,比30年前增长36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0.5%上升到2007年的15.6%,上升了5.1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5.5亿元,比30年前增长了31倍。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为222.96亿元,比30年前增长22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3984亿元增加到2009年7759亿元,预计今年超过9000亿元,比2005年翻1.2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一五年均增长13.7%,比十五快2.9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8590元增加到2009年16045元,预计2010年达到18800元(折合约2800美元),翻1.1番。  相似文献   

19.
《时代主人》2006,(3):17-17
——经济总量迈上了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003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0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6%,比“十五”计划目标3000亿元超过1070亿元。按现行汇率换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40美元。  相似文献   

20.
陈万波 《政策》2011,(8):67-68
襄阳高新区成立19年来,在省、市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速,区内集聚了5家上市公司和5家世界五百强投资企业。2010年,高新区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5.9亿元,比上年增长53.5%,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幅在全国高新区中位列榜首;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