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热血青年踊跃回国参战,奔赴沙场杀故在爱国主义宣传的激励下,马来亚华侨学生按捺不住涌动的激情,许多中学高年级学生自觉组织起来,集体回归祖国参军,上沙场杀敌。他们中大部分都是土生土长的第二、三代华侨,在祖国已无直系亲人,在爱国激情的鼓舞下,他们说服父母,奔向祖国。吉隆坡尊孔中学1940年高中毕业生梁操政,在进步教师的教育鼓励下,带头串连尊孔中学与新加坡南洋女中共31名高中毕业生,组成马来亚华侨学生回国升学团,取道越南,长途跋涉回到云南昆明参加抗日战争。梁操政后改名梁愈明,参加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1986年才在广东省江门市侨…  相似文献   

2.
华侨,中华民族的海外赤子,其对中国革命与建设之贡献人所共知。然而,作为联系华侨与祖国之桥梁的侨务工作者,其贡献却鲜为人称道。新中国成立以来,许许多多的侨务工作者便一直在铺路架桥,为沟通海外与故土而倾注心血。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没有掌声与喝彩,只有勤勉与忍耐。没有他们,海外赤子就难以从母亲身上汲取力量;没有他们,华侨对祖国的回馈也难有畅顺的路径。这就是侨务工作者。所以,平凡中蕴涵着伟大,实在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  王云飞,千千万万侨务工作者中的一个,从十六岁到六十六岁,一步一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八年抗战取得的伟大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结果。海外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华侨除了以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祖国抗战外,还掀起了文化救亡运动,本文拟就战时东南亚华侨的文化救亡运动作一初步探讨。一、宣传祖国抗战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华侨除了输材输将、捐款献物外,他们文化活动的中心转为宣传祖国的抗战,揭露日本侵华暴行,争取国际援华,起到了国内舆论工具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中坚 《东南亚》2000,(2):50-54
华侨移居东南亚大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 ,他们把祖国的教育一并带到海外。在华侨聚居地 ,在出现近代学校之前 ,同国内一样以私塾形式进行教育 ,讲授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启蒙读物和四书、五经等儒家典籍。鸦片战争以后 ,随着华侨大规模移居和西方文明东传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 ,东南亚产生了近代华文学校。一个世纪以来 ,东南亚华文教育经历了华侨教育和华人教育两个阶段 ,从面向祖国、为华侨“落叶归根”服务 ,演变到面向居住国、为华人“落地生根”服务。一、 50年代以前 ,东南亚华侨“落叶归根”的工具在近代 ,很多华侨是为了寻求生路…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了人们关切的大问题。广大华侨在海外遭受剥削和欺凌,他们关心祖国的命运,希望祖国富强。在亚洲觉醒的历史潮流中,由于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宣传,促使缅甸华侨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和民族觉醒。  相似文献   

6.
广东是全国的主要侨区,旅居海外华侨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人数众多。据估计,广东的海外华侨(包括外籍华人)达一千五百万人。可是,在旧中国,他们受到殖民主义者的剥削和迫害,过着“海外孤儿”的生活。长期旅居国外,时刻怀念着祖国和家乡,渴望祖国能够早日强大,家乡经济得到繁荣。在旧中国,华侨投资广东的资本主义企业,就是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一种具体行动和体现。由于科研工作的需要,我们曾先后在侨乡广东、福建以及上海等地进行调查和研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华侨写过这么一首怀念祖国的诗:“身居繁华界,心涌故国情;何日归故里?不作寄篱人。”新中国的诞生,给海外侨胞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成千上万的华侨青年纷纷投归祖国怀抱,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  195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古晋市的张石民,小学毕业后,在父母的教育鼓励下,怀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憧憬,与一群满怀热血和纯真、有志气的华侨青少年一起,乘搭海轮,劈波斩浪,踏上了投归祖国怀抱的征途。他在北京华侨补校经过短暂学习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四中。为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他发愤图强,焚膏继晷,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8.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海外华侨以空前的爱国热情支持和参加了祖国的抗日战争,为我中华民族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丰功伟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不仅如此,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侨又在极为困难艰险的形势下,积极投入到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中去,他们与侨居国各族人民并肩战斗,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历史雄弁地说明,华侨  相似文献   

9.
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入中国之后,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把魔爪伸进了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当时,越南华侨中一些从祖国来的教师,为了在华侨社会中坚持爱国进步文教事业,把华侨青少年引上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越南华侨进步人士的支持下,于同年秋天在  相似文献   

10.
振翮高飞的雄鹰为什么总要经常俯冲大地这是地球万有引力的吸引作用;浪迹天涯海角的游子为什么总要思念祖国故里,盼望投归祖国怀抱这是祖国母亲的深情召唤和游子思乡爱国心的驱动。新中国的成立,祖国的日益强大,吸引大批海外热血华侨青年回到祖国怀抱,献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侨居在印尼东爪哇小镇保诺罗哥市一个华侨商人的长子夏守贤,就是千万个心系祖国的侨胞之一。热带的旖旎风光,南洋的椰风海韵,海外的优裕生活,都阻隔不住他对新中国的热忱,对新世界的憧憬,对祖国的拳拳报国心。他说服父母亲友的挽留,于195…  相似文献   

11.
抗战期间,大批新马华侨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亦有大量难侨避战火回到国内。二战结束,他们急需返回原侨居地,重振家业。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当时的中国政府积极制定遣送侨民办法,有序地开展华侨遣返工作,最终得以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2.
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而宣告结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胜利,是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广西籍华侨遍居海外,尤其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地区,为居住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他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为祖国的强盛和民族的振兴殚精竭虑.抗日战争中,东南亚广西籍华侨和其他省籍的海外侨胞一样与祖国人民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三十年代,旅越华侨人数大约四十万人,分布在西贡、堤岸、海防和河内等地;其中以广东籍最多,福建籍次之。“七七”事变爆发以后,侨胞们同仇敌忾,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从各个方面积极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 (一) 捐款救国抗战开始后,侨胞们因职业不同,组织了商会、职工会、妇女会、缩食会、抗敌后援会等团体。在越南华侨抗敌总会的领导下,展开救亡工作。为了帮助祖国抗战,有些侨胞虽然每月只收入十元八元,但也节衣缩食,抽出钱来捐给祖  相似文献   

14.
1938年年中,正当日军大举侵略我国,侵占了华中和华北广大地区的时候,越南华侨中的爱国进步分子,为了更加有力地支援祖国的抗日战争,挽救民族危亡,他们把越南南方原有的几个抗日救亡组织联合起来,并且争取和团结了华侨的爱国知名人士,如张长、颜子俊、陶笏庭等,在华侨聚居的堤岸市(现属胡志明市第五郡和第六郡),成立了“越南南圻华侨救国总会”(单称“救总”)。不久,越南南圻各省华侨也积极响应,先后纷纷成立了分会。  相似文献   

15.
海外侨胞是炎黄子孙,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海外华人是我们的亲戚,娘家在中国 ),关心、维护海外华侨的正当权利和利益是关心民众利益的一部分。在诗人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诗人足迹所至,都热情关心当地侨胞的利益和命运,带去祖国的慰问和关怀,给华侨以极大的鼓舞,在海外侨界产生广泛的影响,赢得广大华侨的尊敬。   黄遵宪是第一个以诗歌形式反映海外华侨生活状况的诗人。《番客篇》,是长篇叙事诗。诗歌以华侨婚礼为背景,通过对婚礼场景的描绘和蒜发叟对几位来宾经历的介绍,真切地反映了十世纪我国南洋华侨生活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马凌 《东南亚纵横》2012,(11):71-74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抗击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爆发后中日之间由于国力的差距,中国抗战面临着严重困难,而当时的欧美列强又为了自身利益大多袖手旁观,使得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而东南亚华侨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支援祖国抗战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国运动,华侨在经济方面捐款捐物、认购公债,抵制日货,为祖国抗战提供了巨大帮助。而更为人称颂的是不少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了祖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在海外华侨妇女界抗日救亡活动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其中,美国华侨妇女简夫人(Madam Ethel S.Kam)为祖国抗战捐款输财时精神十分可贵,而她为祖国抗战四处奔走宣传的事迹则更加动人感人。 简夫人是美国底特律市郊一位40多岁的华侨妇女,丈夫早逝,她一直带着两个女儿孀居,开一家洗衣店为生,经济并不宽裕。 “七·七事变”爆发后,简夫人时刻关注着祖国的抗战局势,她说:“我虽然未曾到过祖国,未曾见过祖国的一切,但是我是中国  相似文献   

18.
华侨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在旧中国,福建华侨不但在政治上支援和参加了祖国的革命斗争,在经济上,他们在各地从事工业、农业、矿业、交通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的资本主义企业的投资和建设,对福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一)根据调查,近代福建华侨投资是从1871年开始的,截至解放前夕的七十多年中,投资的企业大小达四千家,投资金额总数为一亿四千万元(人民币)其中投资福建的交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经过有关部门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同志多次联合讨论,大家对于编写华侨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个看法:一、华侨既然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人数又不少,移居国外的历史又那么悠久,他们在国外的活动又直接或间接给祖国带来影响,因此,写一部中华民族史,如果不把华侨的活动写进去,就显得不够完整。二、华侨同居住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当地社会物质文明,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他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晋江的侨办教育,在十九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即开始出现萌芽,经过其后数十年的孕育,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了高潮。在二三十年代,华侨由于和祖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家乡大力兴办教育。侨办教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并成为侨乡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二三十年代的侨办教育,与当时的海外华侨教育同衰共荣,联为一体,为晋江海内外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后的半个世纪,或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或是极左路线的干扰,侨办教育一蹶不振,勉强维持,甚至于中断。七十年代以后,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