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统计,近20年来,我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给我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近100亿美元。 反倾销说到底是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是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现象,可以说有市场经济就有贸易纠纷,就有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近年来,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国际贸易领域竞争激烈,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作为世贸组织允许的自我保护手段,被一些国家滥用。另一方面我国外贸出口迅猛增长,容易引起一些国家对我国产品的重视,要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 不过,针对我国产品的倾销指控如此之多,已超出了正常的范畴。中国企业被指控倾销是输在起点上,一开始就被置于不平等的位置,事先就被假定为“有罪”,要打赢反倾销官司,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证明自己“无罪”,高昂的“证明费用”使企业无力承受,而且一拖就是很长时间。即使能够打赢官司,企业竞争力也会被削弱,于是企业往往放弃应诉。而如果不应诉,放弃打官司,实际上给国外反倾销调查团、调查机关提供了借口,企业往往会被征收极高的反倾销税,最终丢掉出口市场。另外,我国的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协调企业行动上也有所欠缺。此外,导致对华倾销指控增多还与一些国内企业未按国际惯例出牌  相似文献   

2.
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对华反倾销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所以 ,当前我们要深入分析欧盟反倾销的主要机构、法律和程序、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和所指控的内容 ,探讨我国对欧盟反倾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团结》2003,(5):36-37
反倾销困扰“世界工厂” 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撰文指出,中国这个“世界工厂”现在倍受反倾销困扰之苦。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与世界市场隔绝近30年之后开始重返世界市场,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商开始感受外国反倾销的寒意。改革开放之后不久,中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便沦为国际反倾销制度“遥遥领先”的最大受害者。 截至2002年10月底,已有33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约544起涉及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  相似文献   

4.
范卉 《侨园》2002,(6):26-27
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反倾销,然而面对反倾销,有太多的人选择无奈。一桩胜诉的中美农产品“倾销”案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论政府在反倾销诉讼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作为一种有效的贸易保护手段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运用 ,针对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屡遭指控的情形 ,很有必要发挥政府在反倾销诉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日,商务部条法司副司长郭京毅介绍,从1995年WTO成立至今,国外共发起707起针对或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中国,这使中国已经连续十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综合处处长周大霖指出,提出对中国反倾销的国家从美国、欧盟等规则制定主导国向其他国家扩展,40多个WTO成员有30个国家和地区针对过中国。“今年已有12个国家对中国发起了3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大案件增多,涉及金额上升约20%,中国可能第11年位居榜…  相似文献   

7.
反倾销作为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认定和许可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国际通行的保护国内产业的手段,也是用来对付不公平竞争的必要工具。它具有形式合法、容易实施、能够有效保护国内产业且不容易招致报复的特点。近年来,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投诉,认清国外对我国产品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已成为我国企业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的当务之急,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8.
据 WTO反倾销委员会统计 ,1987年到1997年间 ,各成员国提起反倾销调查案2196起 ,共有1034起裁定倾销成立 ,裁定率47 %。这其中 ,针对中国产品的调查有247起 ,占总数的11 .25% ;158起裁定倾销成立 ,占总量的15 .3% ,裁定率高达64 %。这三个数字均列各国之首。把这组比例与中国占世界贸易的份额(1997年是3 .8 % )相对照 ,我们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我们为什么老被反倾销?我们为什么很难打赢反倾销官司?最核心的原因 :我们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这个一剑封…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自相残杀,其结果不仅降低利润、招致反倾销、丢失市场,而且会给中国产品与低价劣质划上等号。  相似文献   

10.
印度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印度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越来越多.目前,印度已经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反倾销发起国,而中国也成为遭遇印度反倾销案件最多的国家.详细介绍了印度反倾销法律、全球反倾销行为及其对华反倾销概况,分析了印度对华反倾销偏好的原因,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以科学规避未来印度反倾销.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反倾销案件对法律问题的审查采用合理标准可行性的主要理由为:符合《WTO反倾销协定》的基本精神,符合我国反倾销立法的现状。我国在反倾销案件事实问题审查上可采用的两项原则是:行政记录规则或案卷记录排他主义和最佳信息规则。美国对事实问题的审查标准是“实质性证据标准”和“专横、任性、滥用权利标准”。欧盟的审查标准是法律不干预或者不代替应该由欧盟行政机关来做的裁定。《WTO反倾销协定》没有规定事实问题的审查标准,只是要求提供“客观、公正”的审查。对比来看,合理性是普遍采用的标准,它也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遭遇“反倾销”后的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我国企业面对国外咄咄逼人的反倾销,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面对反倾销,光是喊冤叫屈无济于事,只有做好调查研究,熟悉反倾销的“游戏规则”,主动应诉,调动一切有利因素抗辩,才能改变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13.
潘燕 《瞭望》2004,(21)
电影《无间道》的热映,使“内鬼”一词坊间流传,而现在这个词,被影影绰绰地跟彩电巨擘“厦华”连在了一起。 传言是随着中国企业在美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中败诉产生的。因此次败诉,中国彩电业今后若进入美国市场,将被课以4.35%-78.45%不等的高额反倾销税,涉案金额高达16亿美元。对于骄傲的中国彩电业来说,其失落与愤怒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4.
WTO成立以来的全球反倾销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WTO成立以来的1995—2005年,世界各国根据WTO反倾销协议以及各自的反倾销政策,对来自外国的进口产品频频发起了反倾销调查或实施了反倾销措施;相应地,各国出口产品也遭受了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或反倾销措施,全球反倾销摩擦频频发生并呈不断加剧的态势。中国更是成为WTO成立以来全球反倾销摩擦的首要目标国和受害国。为此,我国应从全球反倾销摩擦中总结经验教,积极应对国外对华反倾销浪潮。  相似文献   

15.
宋坚 《瞭望》1998,(23)
欧盟为何不再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宋坚4月27日,欧盟外长理事会通过决定,采纳去年12月16日欧盟委员会提出的不再将中国列入“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的建议,从而使取消和纠正欧盟在反倾销问题上对中国的不公正做法成为可能。这是欧盟在新形势下提升对...  相似文献   

16.
入世以来,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日益增强,我们与WTO其他成员方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上升。继“反倾销”和“特保”之后,“反补贴”越来越频繁地闯入我们的视线,成为贸易摩擦的新热点。与作为企业行为的倾销不同,补贴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反补贴调查和争端也就直接针对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安排,对我们的产业政策提出了质疑。其中反补贴调查是通过对企业立案,  相似文献   

17.
40多年来,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50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额仅为5.52亿美元,到1995年,出口贸易额已达1487.7亿美元。我国出口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不仅带动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为国家创取了大量外汇,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出口商品却不断在国外遭到反倾销指控,且情形日趋严重,由80年代的每年数起增加到90年代的每年十几起。这种现象一方面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商业信誉,另一方面,由于此类案例大部分以征收反倾销税而告终,致使我方有关企业蒙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在出口贸易中应得的经济利益。因此,中国若要在国际市场上长期立于  相似文献   

18.
钟欣 《侨园》2007,(3):8-9
赖昌星是受中国司法部门指控和通缉的“远华”走私案重要嫌犯,他1999年举家逃往加拿大后一直留在温哥华。7年多来,赖昌星聘请加拿大知名律师,使用各种手法进行马拉松式法律诉讼,以逃避被遣返回中国受审。  相似文献   

19.
我国出口企业遭受国外歧视性反倾销措施急需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已刻不容缓,本文从国外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的现状出发,分析对我国实行歧视性反倾销的原因,目的是建立和健全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积极调整和自我完善政府职能,以消除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的“待遇”,使我国外贸出口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4,(7):25
中国加入WTO的议定书第十五 条将中国有条件地定义为非 市场经济国家,而且长达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给中国带来三大负面影响:其一,它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由于不把中国视作市场经济国家,无法计算中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于是其他WTO成员采用第三国替代的方法。20世纪90年代,欧盟对中国的彩电反倾销,就是将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计算成本。当时,新加坡劳动力成本高出中国20多倍,中国的产品自然被计算成倾销;其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