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家养牛,不外乎一个目的:驭而使之;或耕地、或拉车。久而久之,也就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一种观念;牛是一种生产工具。假如,村里有谁无缘无故将牛杀来吃了,那就势必遭到邻里的指责。于是,又产生了另一种观念:  相似文献   

2.
看古典小说,常有这样的场景:只听一声梆锣,跳出一伙强人,手持利刃,拦住行人去路,大喝一声:“呔!留下买路钱来!”遗憾的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今天,仍然常常碰到此类“强人”.有的人或需钱,或需物,或需调动工作,遇到这类事,就成了他拦路抢劫的关卡.你想用  相似文献   

3.
一位同志谈起他们单位的书记,摇头说:“他呀,难得一笑,大家很难去接近他。”细问之,原来是该书记有个工作信条:如果整天嘻嘻哈哈,那么领导威信就会不高,就会“掉派”。因此,他总是板着面孔,或叫做“不苟言笑”。  相似文献   

4.
治山 《瞭望》1992,(27)
据报载,某省卫生厅定了两条“廉政硬措施”:一是在节日期间厅里派人轮流在宿舍区值班,拦截来自地、市、县等下属单位的送礼车,几位厅领导则亲临巡查;二是“把节日期间被发现的送礼单位登记在册”。 这办法不能说不灵。一辆辆嫌开往机关过于招摇而径奔宿舍区的送礼车被“拦”在了院门外。有的见势不妙,或调转车头就溜,或扔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选用人要注意社会公论”。这一规定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里所说的“社会公论”,指的是社会公众的评论,其核心是尊重群众意志,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公认和评价。正如康熙皇帝所说:“官员贤否,或操守清正或贪污不肖,必难逃于公论。”(《康熙政要》)注重社会公论,提高识  相似文献   

6.
医德,人们一般只把它看成名词?即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把它看成动宾词组,即医治道德上的创伤。因为人们在哀叹:‘医术虽明显提高了,医德却明显下降了’。 概而言之,现在进出某些医院要过‘五关’:一是看病时要过‘人情关’。看病需要托人‘搭桥引路’,有时尚需‘人托人’,这就要掏一次或几次‘人情费’。否则,有的科挂不上号,排不上  相似文献   

7.
报刊上有关“碰硬”的报道,大都逃不出这样一种模式:拍案而起,严辞怒斥,进而或将说客赶出门外,或将贿赂当众曝光。这种壮举正气凛然,振聋发聩,确有祛邪树正之功效,实在令人痛快。但细细想起来,这是不是或多或少受了戏曲的影响,太艺术化了些?《铡美案》这出戏,尽管妇孺皆知,但每当包公摘下乌纱,脱去蟒袍,不顾国太的多方阻拦,将陈世美推向铡口的时候,仍然博得一片喝彩声。  相似文献   

8.
李侃 《瞭望》1989,(19)
在悼念或回忆某些逝世人物的文字中,时常出现这样的评语:被悼念者或被回忆者虽然“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仍然坚定相信共产主义理想,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等等。至于什么是“不公平待遇”,又为什么受到“不公平待遇”则语焉不详或讳莫如深。这种“曲笔”在作者或有难言之隐,或许一言难尽,而在一些读者却不免茫然,甚至会感到不知所云。当然,年纪稍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玩物丧志.我却认为未必,关键是抱什么目的去玩:为玩而玩或为谋利而玩势必丧志;为鉴赏而玩或为求知而玩则可增志.本人的一段集邮经历便是玩物增志的佐证. 我是个党校的教师.十年前患了鼻咽癌,面临着人生道路的再次选择:或从此一厥不起,养病保命,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或再作一次搏击,余热发光,为党的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不甘消沉,毅然励志再次一搏.这一诀择既得力于党的教诲,同事们的关心,亲人的理解,也得力于自身对集邮的酷爱和专诚.为了提高生存的价值,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实  相似文献   

10.
古代有这样一则故事:唐太宗一次求教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答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宗颇以为然.这个从善如流的君主,胸怀博大,虚心纳谏,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遂有贞观之治.故事向我们阐明了怎样才能明达远见的道理.当今也有一则故事:一位领导干部下乡搞调查,向一位熟悉的农民问起农业生产的情况,那农民问他:“你想听‘公话’还是想听‘私话’?”噫!话还有公私之分.这位领导忙问:“什么叫‘公话’,什么叫‘私话’?”农民悄悄告诉他:“‘公活’就是面面上的话,‘私话’就是心里头的话.”这位领导从农民倾心的“私话”里,了解到不少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最近道路相传,一句最响亮的话是:“敢于说真话。”这样剀切地提出要求,显然是因为还有人不敢说真话,群众中有,干部中也有;基层有,高层也有。敢于说真话的人,自然是有的;说真话就意味着揭穿假话。除了说真话的人以外,还有几种人: 一是不敢说真话,但也不说假话的; 一是不说真话(或基本不说真话),而说假话(或基本说假话),但只是自己这样,不强求于别人的; 一是自己说假话,还要别人跟着说假话,但还没有加害于说真话的人者; 一是要大家跟着自己说假话,还要想方设法打击说真话的人的家伙。这就一种比一种差。这里须加个注:所谓假话,相对于反映真实情况、直陈真实看法的真话;一些大话、空话、套话、脱离实际、言不  相似文献   

12.
怡然 《瞭望》1992,(Z1)
新年前夕,从中央到地方,很多部门或单位都作出禁止公款吃喝、公款过节等歪风的规定。有了规定大不一样,今年节日的空气确实清新了许多。不过有些人还是生出了一些花花点子: 比如某厅领导要到所辖企业视察工作,办公室给下边打招呼:执行规定,四菜一汤,但“要好一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一些学术文章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提法:“保障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等。将“自由”与“权利”的概念并列使用,我以为值得商榷。权利,在我国古文中有“权势与货利”之义,含有政治与经济的内容。现代用语中的“权利”,则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所享有的某种权力与利益;根据这种权力与利益,公民可以作出一定的行为(作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不作为),同时可以要求有关的他人作出相应的行为或相应的不作为。二是指政党、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章程中所规定的成员所享有的权利。法律用语中的“权利”特指前一种意思。自由,顾名思义就是“由自己作主”,这是相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2,(40)
今年年初,记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采访,一场沙尘暴使苏尼特右旗的近100只羊失踪或丧生。牧民赛音乌日吉勒不住地叹息:“可惜这些羊绒了,可惜了……”他的儿子羡慕地摸了摸记者身穿的羊绒衫:“这就是羊绒做的吧?真软和。”养了大半辈子山羊,卖了十几年羊绒,赛音乌日吉勒从不知道穿羊绒衫是什么滋味。  相似文献   

15.
在一本谈科学家的书上看到“马太效应”一词,疑心又是什么科学上的新发现,于是赶紧去查书。查来查去,才知道并非电场或磁场中的什么现象,倒是“名利场”中的一种“效应”,发明权属于一个美国人,算是个洋典故。现在我们有些同胞是以家有多少件洋货为荣的,洋典故也是洋货,所以赶紧拾起来。 《圣经》的《新约·马太福音》里有一段话:“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于是就把社会上的这类现象  相似文献   

16.
做思想工作的同志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对一个问题反复地解释了半天,说得口千舌燥,心烦意乱,而对方却无动于衷;你费好大的劲组织一次时事政治学习,但多数参加者却或翻阅书刊,或闭目养神,或交头接耳,以致使你不得不再三中断学习,提醒大家注意。是否对方思想固执,不近情理呢?是否大家对政治学习一概不感兴趣呢?实不尽  相似文献   

17.
黄蕙 《瞭望》2001,(41)
由于南京冠生园“黑心月饼” 被媒体曝先,一时舆论哗 然。厂家的担心、叫屈、抱怨,顾客的愤怒、不平、恐惧,使月饼市场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虽然经过了多方的工作:查处、解释、挽回声誉的措施,加之中国人千年传承的民俗,中秋节前大街上提着月饼盒的人仍旧熙来攘往,但笼罩在月饼市场的阴云,仍旧使当空那一轮明月黯然失色。有人把今年的中秋节说成是“月饼劫”,那么,劫后余生的月饼市场,应当得到些什么教训? 看起来,这次“月饼劫”只是一件偶发事件,只是产品质量或少数商贾的商业道德以及行业监管问题,是“一颗老鼠屎”或“几颗老鼠  相似文献   

18.
解题 据王锜《寓圃杂记》所记: 吴人爱以脂麻(按,即芝麻)点茶,鬻者必以纸裹而授。有一鬻家藏旧书数卷,旋摘为用,市人得其所授,积至数叶视之,乃《通鉴》也。其人取以熟读,每对人必谈及。或扣其蕴,则实告曰:“我得之脂麻纸上,仅此而已,余非所知也。”故曰“脂麻通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以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大潮震撼着华夏大地,撞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面对着政府机构改革,面对着机关职能的转变,哈尔滨机关大楼里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上千名机关干部带着眷恋,带着矛盾心理,也带着热烈期盼,步出高楼深院,走出机关,纷纷“下海”办实体、跑商界。在离别之际,他们或慷慨陈词,或意味深长,毫无掩饰地道出自己多年的机关感受,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真心话。  相似文献   

20.
"法理台独"的高危期不在今明两年,而在2008年之后。理由是:2008年"总统"大选存在两种可能:一是民进党继续执政,二是国民党夺回执政权。前者如若成为现实,可以想见国民党或泛蓝阵营将出现新的分化或分裂,"立法院"有可能失去制衡,民进党在"去中国化"乃至"法理台独"的道路上将面对更少阻力。若后者成为事实,则民进党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