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无处不在"的印度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印度与中国的快速发展并列成为论坛的第一议题.印度经济也确实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2003-2004财年印度GDP为692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10经济大国;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印度名列第50位,仅次于中国;其购买力平价达到27780亿美元,位列美、日、中之后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印度,软件业的超级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一个连地铁和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竟建起了发达的"信息高速公路",这个国家就是印度.近年来,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人们纷纷预言,印度软件业的兴盛将大大促进该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增强该国的综合国力,印度在经济上有望创造下一个"亚洲神话",从而跻身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的行列.  相似文献   

3.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参加2005年12月吉隆坡首届东亚峰会之后明确表示,东亚峰会为印度的"东向政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印度将加快实施"东向政策",与东盟应尽快实现更密切更广泛的联系.近年来,由于推进"东向政策",印度与东盟关系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念 《南风窗》2014,(14):82-83
<正>莫迪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会让中印经贸关系尽量免受政治干扰。而在战略安全领域,他将平衡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战略压迫感。纳伦德拉·莫迪率印度人民党时隔10年重掌联邦政府之后,周边国家纷纷递来橄榄枝。巴基斯坦总理罕见到新德里祝贺,日本媒体称莫迪是"印度的安倍",中国则有智库指望他成为"印度  相似文献   

5.
印度"新邻国外交"形成与深化的逻辑起点,缘于对地缘政治安全、区域软实力、地区领导力、大国地位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战略设计。2014年莫迪上任伊始提出"新邻国外交",外交政策中亲和色彩渐浓,南亚战略作为印度大国战略重要组成,进取性日益突出。但随后霸权主义作风显现并屡屡干涉南亚邻国内政。2017年印度重拾胡萝卜政策,着力搞好与南亚邻国关系。以一个主轴、二个平台、三个支点为路径,印度把对南亚邻国政治、外交放在优先地位,以宗教、文化为纽带加强与邻国联系,提升软实力,试图挤压中国在南亚战略空间;通过积极推进"环孟加拉湾倡议"和"孟不印尼"合作组织发展,应对中国在南亚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通过促进次大陆更紧密的连通和整合,欲建立以印度为核心的南亚秩序。考察印度南亚战略新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印度政策利益关联,更好地规划和推动南亚区域"一带一路"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4,(3)
<正>国际体坛反腐败与腐败的"较量"可谓"旷日持久",腐败这一"顽疾"甚至不时"发作"。2月7日,索契冬奥会就将开幕。各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都厉兵秣马,组织运动员并争取赛出优异成绩。然而,印度的奥委会却不得不"置身事外因为它被继续"暂停"着。严厉的处罚缘于印度奥委会2012年的换届选举遭受政府干预,将烙有贪腐污点的官员"选"为主席和秘书长,并罔顾"警告",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无动于衷,未予"整改"。对于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去年底有关继续暂停印度奥委会成员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0,(24)
<正>去年11月新加坡APEC峰会前后,奥巴马接连访问了日中韩三国,重点是中国,闪光点是在上海,而这次横滨APEC峰会之前,奥巴马接连访问了印度、印尼和韩国,重点是印度,聚焦点是孟买。从对中国"软接触"到支持印度"入常",一年来美国外交基点转了个大圈;而在美日、美韩同盟的基础上,美、日、韩、越、印、澳"海洋联盟"正在浮现。11月8日美国与澳大利亚"2+2"防长与外长会,显示了两国长期的信赖关系。澳、美两国一起参加过上世纪5场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朝战、越战以及海湾战争)以及本世纪两场战争(阿战、伊战),哪怕澳大利亚经济繁荣完全仰赖"中国特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印度莫迪政府对其大国外交战略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印太战略"推进上,莫迪政府同美国及其盟友打造海上战略"准同盟"的意图日益凸显;在对外经济布局上,大幅推进同中国"经济脱钩",并希冀重塑印度同全球产业链的相互依赖关系;在价值观念上,刻意突出中印意识形态差异和对立,以所谓民主国家自居,拉近与美国的距离。印度的这些战略调整,一方面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给印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则由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使印度认为其战略投机空间加大。印度大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与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莫迪政府在国内经济发展及疫情管控上的成效以及中美战略竞争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有关外交决策认知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心理学理论中的"受害者心理",并以1959—1962年中印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阐释外交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在"受害者心理"支配下的信息解读、形势评估以及方案选择。当中印领土争端凸显后,印度决策者的信息解读无视中国方面的善意信号与和解姿态,甚至一味夸大其敌意和威胁;与此同时,印度决策者高估己方立场和主张的合理性,并据此选择行动方案。印度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的重大偏差,是"受害者心理"影响外交决策的消极后果,是中印边界纠纷升级为边境战争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坚毅的非洲     
从"绝望的非洲"到"非洲崛起",从"游猎和人道主义救援场所"到"赚钱的地方",过去10年间,世界特别是西方不断转变着看待非洲的眼光。当欧美国家为金融危机焦头烂额,欧洲可能还需10年才能复苏,面积相当于3个中国、10个印度的非洲,正凭借出售石油、天然气及矿产等原料—更为重要的是持续增长的巨大内需,驱动着GDP7%的高增速,并且能在未来10几年保持这个速度。非洲联盟前主席让·平(Jean Ping)6月在北京发言称:"已有13个非洲国家的平均增速在6%~11%之间,加纳的经济增速达到14%。埃塞俄比亚没有石油、没有矿产,也能达到超过10%的经济增速。"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18)
<正>中国要用另一种影响力与世界"对话",中国品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要用另一种影响力与世界"对话",中国品牌应该是不错的选择。第十一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荣耀发布,在海外被誉为"中国名片"之一的青岛啤酒连续蝉联中国第一啤酒品牌,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千亿品牌价值的啤酒公司,其中青岛啤酒公司所属的崂山啤酒的品牌价值也达到了81.72亿元。在中国啤酒  相似文献   

12.
莫迪政府上台后,印度外交展现出更为进取的姿态,希图从地缘政治格局的"平衡力量"转型为"领导力量"。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调整在"印太"地区、中印双边关系层面均有明显体现。在"印太"地区,印度通过与美、日等组建"小多边"机制因应中国崛起,对冲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时,印度还牵头打造由其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应对中国"涉入"南亚。在中印关系层面,尽管有边界争端等"新老问题"掣肘,两国在经贸合作上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安全上印度对华仍存在"战略焦虑"。在中印高层均有意愿引领两国关系发展基础上,中印需建立基本战略信任,从消极方面进行"止损",并增加彼此之间新的信任。  相似文献   

13.
陶杰 《南风窗》2010,(1):101-101
<正>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闭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最后一刻亲自督师,达成协议。协议虽然空泛,至少比各国拍桌子互骂一通不欢而散好。英美舆论集中火力,指中国领导第三世界从中作梗,奥巴马尤为恼火的是:中国另搞"会外有会",派一个低级代表列席欧美的元首级会议,另外拉拢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大国密谈。奥巴马不顾礼仪,直捣会场,在走廊高声叫板。据说这么一闹,终于有了"协议",但中国还是拒绝接受"国际  相似文献   

14.
王义桅 《当代世界》2014,(12):19-21
<正>自一个世纪前孙中山先生感叹"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到三十五年前邓小平同志断言"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改革之于中国成为融入主流国际社会、抓住全球化机遇来释放制度活力和人民创造力的不二选择,也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中国改革,通俗地说就是围绕"太阳"公转。这个"太阳"就是世界大势,现在讲就是全球化。如今,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全球化不再是一个既定条件,本身具  相似文献   

15.
陈统奎 《南风窗》2010,(9):18-21
中国和印度积极主动争取支持,而日本诚心诚意提供技术,亚洲三大国将共同书写"低碳经济"的新篇章,带领亚洲各国超越"双重危机",实现"绿色复苏"。  相似文献   

16.
正5年来,中国不仅连年保持了发明专利申请量世界第一的好成绩,自主知识产权支撑中国制造也在蓝天、大海、陆地间不断镌刻下中国印记,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复兴号",全球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都在讲述着"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7.
艾平 《当代世界》2014,(11):32-34
<正>三、突破瓶颈从表面上看,对印工作的瓶颈在于印度各政党同中国开展代表团互访等交往积极性不高;同时往往比较敏感,自尊心强,要求"对等",使有限的交往遇到困难。再具体分析一下,其中有以下原因。一是由印度的政治体制决定。印度各政党最主要的关切是赢得选举,政党一切活动的轻重缓急都由此决定。所谓选举,不仅是决定中央政府组成的五年一度的联邦议会选举,还包括地方(邦及市)的选举,以及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议席出缺的临  相似文献   

18.
印度的能源外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印度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其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2004年它的增长率高达8.2%,与中国一起被称为亚洲经济的"双引擎".然而,同中国一样,经济高增长的背后是惊人的能源消耗.目前印度的石油日均消耗量达200多万桶,是亚洲地区仅次于中国、日本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能源消耗量的增大和世界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使得印度意识到需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19.
明亮的眼睛     
2002年,我有幸被邀请去瑞典做了一项以"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来自中国、印度、莫桑比克、瑞典,还有意大利、丹麦等国的艺术家们聚集在欧洲的瑞典,进行了长达4个多月的"人类的故事"为主题的世界戏剧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杨军 《南风窗》2007,(19):74-75
中国的投资银行业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盈利模式走向收人多元化的转型期,这时候外资投行带来的竞争压力,未必不是好事情。摩根斯坦利、美林、瑞银、摩根大通、高盛等等,不知何时,这些曾经离中国百姓生活很远的国际投行的名字,开始在众多国人口中变得如数家珍。在国际投行们看来,现在世界上最有吸引力的国家,就是所谓的"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中,又以中国最具吸引力。为了分享中国经济成果,它们逐渐齐聚这里。外资问鼎"中原"美资投行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