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47年12月28日,我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1日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攻克辽宁省彰武县城后,由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军二十六师驻守的新立屯,就暴露在我军的面前了。 12月30日,国民党东北行辕主任陈诚电令新立屯守军:一定要与阵地共在亡,不准  相似文献   

2.
《湘潮》2015,(1)
<正>"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是由国民党军最先叫出来的,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集团军的前身——东北野战军(此前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最早的说法出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杜聿明"调离"东北,离职时说过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后来,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陈诚到东北后,调  相似文献   

3.
1946年冬至1947年春,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歼灭或困绝在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在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的战略配合下,南满部队实行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配合,打退国民党军的四次...  相似文献   

4.
正1946年冬至1947年春,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解放区大举进攻,企图乘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在临江地区立足未稳、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之际,歼灭或困绝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于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为策应南满部队保卫临江,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三次渡过松花江南下作战,史称"三下江南"。北满部队与南满部队紧密配合,打退国民党军对南满的重点进攻,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5.
秀水河子战斗是我东北民主联军于1946年2月13日在辽宁法库县秀水河子展开的一次歼灭战,也是东北战场我军与国民党军的首场硬仗。  相似文献   

6.
正虽然因为整编而被多次改名,从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到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军,韩先楚领导的"旋风部队"的威名却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旋风部队"的称谓始于1946年的东北战场,来自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调离东北时情不自禁的一句话:"在这里,最难对付的是韩先楚的‘旋风部队’。"国民党军参谋总长陈诚出任东北行营主任后也在日记中写道:"韩先楚是很难对付的‘旋风司  相似文献   

7.
正1946年夏,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及主力大部撤退到松花江以北,与松花江以南的南满军区互为掎角,钳制了国民党军的继续挺进。鉴于东北兵力有限,无法同时占领南满与北满,国民党军只好选择"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该方针规定,先在辽东地区围歼南满军区主力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大举进攻北满。于是,国民党军集中主  相似文献   

8.
上 篇 [1]抗日战争刚刚结束,陈云同志受中央之命,便和彭真等其他 2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奔赴战火纷飞的东北。最初,陈云同志是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委之一。 1945年 11月,兼任中共中央北满分局书记。 1946年 6月,担任东北局副书记兼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 1946年 10月,兼任南满分局书记和辽东军区政委。他与东北局其他负责人一起,领导东北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争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陈云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陈云同志在东北解放战争初期北满根据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一简要论述。 …  相似文献   

9.
崔奇 《党的文献》2005,(4):91-94
1946年秋,我军在南满的根据地面临的战争形势,异常严峻.国民党于10月初撕毁"停战令",在东北重新燃起战火.他们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吃掉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解除后顾之忧,然后再全力进攻东北民主联军北满根据地.当时,我南满部队(辽东军区)只有两个纵队及两个独立师,兵力不足4万人.国民党军以8个师约10万兵力向南满根据地进攻.我军在撤出安东(现名丹东)等县城后,曾于新开岭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十二军的二十五师8000余人.然而,在双方力量悬殊的形势下,国民党军继续攻占通化等地,向长白山推进.到11月下旬,南满根据地仅剩下临江、长白、抚松、濛江(现名靖宇)4县,人口只有22万,地形狭窄,供应困难,形势十分危急.  相似文献   

10.
陆魁举 《党史纵横》2015,(4):54-55,60
解放战争进入1947年,东北战局形势逆转,特别是经过秋季攻势之后.东北民主联军总指挥部根据战事的需要,从哈尔滨南移到双城前沿指挥作战.这其间,北满部队已渡江,取得了三下江南的胜利;东满在吉林省边区,取得了四保临江战斗的胜利;南满取得鞍(山)海(城)战役大胜.我军先后攻克、收复城市15座,切断了国民党北宁线和中长铁路北段交通,迫使国民党军收缩在北宁线和中长铁路中、南段的20个大中城市. 中共中央东北局在组织作战的同时,开始着手解放地区的政权接收工作,推行土改政策.之前有接收工作经验的黑龙江哈东地委奉命组团南下,接收新的解放区.  相似文献   

11.
吕正操,190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22年参加东北军。1937年10月在冀中率部脱离国民党五十三军,任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冀中军区司令员,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1943年9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1945年11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员。1946年7月任东北铁路总局总局长兼政委。1949年4月,任军委铁道部副部长。建国后,历任铁道部副部长.代部长、部长,铁道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央中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等。小樵易帜名震冀中 出河北晋县城东20华…  相似文献   

12.
一九四五年十月,我跟随罗荣桓同志从山东到东北民主联军工作。一九四六年五月,我任南满第四纵队司令员。一九四六年10月,侵占东北的国民党军纠集十万军队,分数路向我南满进犯。我们第四纵队在中央军委、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和辽东军区领导下,在兄弟部队和人民群众支持下,本着大局为重和敢打硬仗的决心,经过半个月的连续苦战,于十一月二日在辽宁省南部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15”日本宣告投降,我军即挺进东北,解除敌伪武装,解救群众,建立人民政权,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军的进犯,在中共中央东北局和各地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建立了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当时进入东北的建制部队和干部团总计13万人(其中党员约4万人),从中抽出一部分干部和兵力相继建立了  相似文献   

14.
黄澄 《世纪桥》2011,(14):47-50
1946年4月28哈尔滨获得解放,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属下各大机关全部迁驻哈尔滨市,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哈尔滨市一直是东北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是东北解放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的重要后方基地。  相似文献   

15.
<正>从1947年年初建立,到1949年年初撤销,锦西情报站在两年时间里获得、传送情报数百份,为我军顺利攻克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人民解放军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47年年初,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东北民主联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的战略计划,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冀察热辽中央分局社会情报部决定将宁城(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情  相似文献   

16.
1946年5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建立长白山根据地,同年7月,中共辽宁省第四地委员会在游击区辉南县样子哨成立,领导海龙、柳河、辉南、靖宇四个县的敌后游击斗争以及配合我主力部队与国民党军作战。当时的形势是敌进我退,国民党军对我根据地的进攻来势凶猛,海龙、柳河和辉南三县相继失守,第四地委员会所属四县只剩一个仅有两万人口的靖宇县。同年10月,夏忠武临危受命,被中共辽宁省委任命为第四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  相似文献   

17.
从1947年年初建立,到1949年年初撤销,锦西情报站在两年时间里获得、传送情报数百份,为我军顺利攻克锦州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人民解放军取得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1947年年初,经过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东北民主联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的战略计划,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8.
鞍海战役(1946.5.23—6.3)是我东北民主联军在解放战争东北战场战略防御阶段,为牵制国民党军进攻和策应我军四平大撤退,在辽南一带进行的一场战役.鞍海战役就其战役规模和激烈程度来说,不是很大,因此一直不为人们所关注,但鞍海战役对改变我军四平之战后极其不利的态势和对以后东北战局的潜在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也揭开了几十年来党史、军史学界一直关注的四平之战后国民党为什么没有攻过松花江之谜.  相似文献   

19.
<正>1946-1948年冬,哈尔滨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作为全国解放区唯一的大城市,哈尔滨现代化程度较高,物质条件较好,我军在哈尔滨陆续接收了一批印刷厂、造纸厂,具备了出版《毛泽东选集》的物质基础。1947年秋,在东北战场发生巨大变化、我军掌握战场主动权、国民党军已失去战略进攻能力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舒彬 《党的文献》2008,(1):85-87
1946年秋冬,东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在兵员得到补充后,于10月初撕毁"停战令",重燃战火.他们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集中兵力向中共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妄图先吃掉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再全力北上进攻北满根据地,进而夺取整个东北.当时,由萧华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辽东军区)兵力不足4万人.双方力量悬殊,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