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是1934年中共中央为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计划在敌军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而在闽南和粤东边界组建的地方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它领导边区军民从当地斗争实际出发,英勇奋战,使闽粤边区成为一块富有声色的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之一。在纪念中共闽粤边区  相似文献   

2.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4.
何鸣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并不特殊,然而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要注意"何鸣危险(被国民党包围缴械的危险)的警戒"后,何鸣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上了<毛泽东选集>为数不多的中共福建党史人物之一而入了另册.  相似文献   

5.
何鸣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主要负责人,原本并不特殊,然而1937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提出要注意“何鸣危险(被国民党包围缴械的危险1的警戒”后,何鸣因此而名声大噪,成为上了《毛泽东选集》为数不多的中共福建党史人物之一而入了另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是由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演变而成的。1938年2月,在闽粤赣边省委的指导下,闽南地区党的各县委负责同志在平和县东坑乡下尾烧村举行会议,根据中共中央长江局作出的“东南地方党不称省委应称特委”的决定,①中共闽粤赣边省委改称为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因此,闽南党组织也相应变换名称,撤销闽粤边区特委,成立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何  相似文献   

7.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8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正式成立,直属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任特委书记。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先后调集4个师兵力,会同地主民团对闽粤边区进行残酷“清剿”。在极端险恶、艰苦的环境中,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狠抓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获得较快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闽粤边特委,是1934年1月中共中央为了在敌人的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粉碎敌人东方战线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而决定在福建广东边界组建的。同年8月正式成立,直接归中央领导。黄会聪临危受命,被中央指派为特委书记。红军主力长征后,闽粤边特委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抓好自身建设,以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和无比顽强的斗争精神,独立地领导边区人民和红军部队英勇斗争。闽粤边区在3年内粉碎敌人的严密封锁,及10余次大举  相似文献   

9.
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的革命历史在平和县乃至整个闽南革命史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整个闽粤边区革命斗争中,闽粤边特委成功运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把闽粤边区的革命事业推向鼎盛时期。闽粤边区的革命历史是丰富、深刻而全面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对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闽粤边特委领导的闽粤边游击根据地(以往叫闽南游击根据地),是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根据地之一,其区域包括福建省的平和、漳浦、南靖、龙岩、海澄、云霄、诏安;广东省的潮安、澄海、饶平、大浦共十四个县(全部或  相似文献   

11.
五南苏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南和闽粤边区的模范苏区。我和何浚、朱曼平等都在这里工作过。中共闽粤边特委的许多重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过。五南区归平和县管辖,东南与  相似文献   

12.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是一支在游击战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队伍。它包括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红三大队、饶和埔中心区游击队,以及后来发展的闽粤边支队等,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成立时,兵力约有600人,游击队经常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闽南7个县和粤东4个  相似文献   

13.
中共闽粤边特委根据地按照中央指示,在南方15个根据地中率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开展国共抗日合作谈判。1937年6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在高坑乡(即现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陈氏宗祠举行扩大会议,会议作出有关决定并发表《为改编红军第一、三支队及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告同胞书》。高坑会议是中共闽粤边抗日合作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促进闽粤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闽粤边区的基层党组织曾开展了一场颇具声势的革命竞赛。竞赛的中心内容,是发展红军游击队和创建新的党团支部。 此前,中共闽粤边特委于平和尪仔石山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提出要尽快地到大社中发展党团组织,迅速集结更多党的先进分子,在  相似文献   

15.
何鸣是闽南革命史上很有影响的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开始时,何鸣作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与国民党一五七师进行合作抗日谈判,在国民党背信弃义制造的“漳浦事件”中犯  相似文献   

16.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17.
一、挺进乌山 为了进一步发展革命武装,扩大游击区,使闽南和粤东根据地连成一片,同时牵制国民党军队对靖和浦根据地的"清剿",中共闽粤边特委指派我带队开辟云(霄)、(平)和、诏(安)边区,建立乌山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一)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革命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这十四个地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1页的注释和绝大部分的党史、革命史论著,都说是浙南、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七年七月二十日上午,诏安县城一片白色恐怖。在诏安“月港事件”中被捕的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代理书记张敏,以及中共云(霄)和(平和)诏(安)县委委员张崇、许克(许大贵)、文永视(江仁)、陈诏(老诏)、赵任雄、纪力侯等十二人,  相似文献   

20.
一、闽粤边党的报刊活动概况1934年1月,中国各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为了牵制敌军,中共中央决定由原厦门中心市委领导下的漳州中心县委,和原福建省委领导下的饶(平)、(平)和、(大)埔县委,及原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安)、澄(海)、饶(平)县委,合并组成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同年8月,中共闽粤边区临委在平和县邦寮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黄会聪任书记,下辖靖和浦县委、潮澄饶县委、饶和埔县委和漳州工委。1936年7月后,中共厦门工委也受其领导。这就是闽粤边党组织的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