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毛泽东的刑罚思想与中国刑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少华 《理论学刊》2001,2(6):50-52
本文通过分析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刑罚问题的一系列论述 ,阐明了毛泽东的刑罚思想与中国刑罚制度的关系 ,特别是具体指导着死刑制度、以劳动改造为精髓的自由刑体系和管制刑的形成。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刑罚制度 ,不但在过去发挥了独特作用 ,而且在今后仍将保持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严峻 《廉政瞭望》2007,(10):18-20
如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中,一些司法机关开出了"刑事和解制度"的药方,提倡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对给付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这就是社会上俗称"的赔钱减刑"。这是为了保证受害方的合法权益,体现法律的人文关怀;还是事实上的"花钱买命",造成司法上的贫富不公,各方反应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3.
审理减刑、假释案件 ,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审判权的一部分 ,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做好减刑、假释工作 ,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维护法律和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 ,维护“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 ,促进犯罪分子悔过自新 ,维护执行机关监管秩序 ,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那种认为刑罚执行工作是执行机关的事 ,与人民法院无多大关系 ;轻视减刑、假释案件的办理或把这种作为一种“副业”的观点和做法是不对的。笔者审理有期徒刑或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减刑、假释案件已有四年整 ,主审、合议和审批过的案…  相似文献   

4.
2020年12月7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郭文思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已于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获减刑均系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对郭文思减刑的裁定均确有错误为由,撤销对郭文思的9次减刑裁定,恢复原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刑罚的执行。  相似文献   

5.
变革、完善我国刑罚体系购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光定 《探索》2002,(2):142-144
我国目前的刑罚体系,从总体上讲,是较科学的、合理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等社会的急剧变迁,传统观念受到革命性冲击。就刑罚理论领域而言,要改变“乱世用重典”、仅仅用阶级、伦理观点评价犯罪、夸大刑罚的威慑作用等理念。因而,需要进一步变革、完善我国的刑罚体系,应当取消管制刑种,把劳教纳入刑罚体系,严格控制死刑。  相似文献   

6.
贝卡利亚指出,刑罚的正当性不在于强力的征服,而是预防犯罪,其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自由。因此,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以捍卫人的自由为目的,以社会契约论为逻辑起点,以功利主义人性论为精神内核,构建起科学合理地刑罚体系。贝卡利亚的刑罚正当性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刑罚主张,对于推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有着重大进步意义。然而,贝卡利亚的刑罚正当性思想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理论缺陷,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报应的观念,最先的刑罚及行刑是个体化的。随着经验的积累出现了一般化的刑罚,但刑罚个体化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更加成熟丰富。刑罚个体化细化为立刑个体化、量刑个体化、行刑个体化。刑罚个体化的根基在于人本身就是具体的人。从我国《刑法》对刑罚的规定情况、监狱行刑实际来看,我国的刑罚个体化应表述为行刑管教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实现刑罚执行的轻缓化和非监禁化,是我国顺应世界法治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作为国家刑事司法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刑罚执行制度,如何更好地实施减刑、假释,是当前刑罚执行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对照刑法的宗旨与三大基本原则,不难发现,我国现行刑罚制度体系存在一些与之不相协调的非和谐因素。这些因素集中表现为:刑罚轻重的两极化倾向,刑罚与否的矛盾化迹象,刑罚对应的宽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惩罚性赔偿和一般性赔偿是相对应的概念。所谓一般性赔偿,是指以实际损害为基础所作出的赔偿,这种赔偿主要是一种补偿的功能。惩罚性赔偿不完全是补偿,还包括了惩罚和制裁功能。现就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作以下探讨。一、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1.消费领域中惩罚性赔偿的法律关系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其中,一方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另一方是接受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消费者是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权利主体,经营者是惩罚性赔偿的赔偿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1.
刑罚是阶级社会用于惩罚犯罪的首要手段。对犯罪人判处刑罚 ,是行使国家统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赖以存在的重要条件。任何国家和阶级社会都有符合自己需要的刑罚体系。由于社会的变迁、统治经验的丰富、法律文化思潮的演变和刑事政策的调整 ,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法也在缓慢地发生变化。由于半个多世纪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特别是 2 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的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引起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变革 ,自建国之初一直沿用至今的刑罚体系 ,在诸多方面已经不适应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  相似文献   

12.
【来信】 编辑同志: 我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业务员。2017年3月,为了冲击业绩,公司实行"末位淘汰制"。由于我的业绩排居"末位",公司与我解除了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我想咨询一下,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我能否获得赔偿?  相似文献   

13.
赵淑华 《世纪桥》2007,(8):72-72,86
刑罚制定个别化的实现是刑罚个别化实现的方式之一,对刑罚制定个别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涉及到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各个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杨国誉  晋文 《理论学刊》2012,(4):107-112
秦汉时期,律法的制定和执行者们已能注意针对特殊人群、特定情况和特定情节作出相应的刑罚减免规定和决定,从而使得秦汉律法中的刑罚减免体系得以完善和发展.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司法实践中还出现了自杀免罪、去职免罪、以功赎罪、替代免刑,以及基于“原心定罪”的减罪等若干免罪司法惯例.这些律法规定与司法习惯反映出秦汉立法和司法体系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进步性.但作为封建社会人治模式的产物,秦汉时期刑罚减免的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其与生俱来的时代局限也是在所难免的.  相似文献   

15.
近日,陕西女子房云云跨省盗窃案被宣判,一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本来是一起普通的盗窃案,却因其举报称有200万元盗窃涉及合肥两厅官,并希望立功减刑引起关注。记者梳理10余年来发生的"小偷反腐"案件发现,未出现"小偷""立功"减刑案例。多位专家表示,"小偷反腐"不应在法律层面上算作"立功"进而减刑,此行为从法律上不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一种刑罚适用不当的错误情况,不必要地增加了刑罚的成本,影响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顺利实现。应重视对我国刑罚学的学习和研究,树立正确的刑罚思想,实施正确的刑罚处罚方法,严格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17.
实行刑罚轻刑化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轻刑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实行刑罚轻刑化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实行刑罚“轻刑化”,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8.
要破解未成年人刑罚困境,现阶段不能依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来解决,而应该从完善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的角度出发,实行更加有效的事前预防以及更具有惩戒性质的事后惩治。在完善相关法律方面,可将《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合并,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统领大纲;另设立《少年司法法》,为少年违法犯罪处理提供可操作性的条文。可通过多部门协调合作加强校园及周边安全防卫,对学生施以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促进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重兴工读学校、推行社会公共服务令以及加强赔偿责任执法过程的监督使违法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促进事后惩治起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合同法》总则对合同解除的守约方可动用合同解除条款以维护自身的权利作出了规定,但没有明确限定合同解除以后的损失赔偿范围。合同解除只是原始性权利义务归为终结,救济性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合同关系没有终结。解除合同不等同于消灭合同,与贯彻全面赔偿原则的违约赔偿并存。具体的赔偿方法可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颁布实施以来已有10余年的历程,作为一部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案,它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法治社会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10余年来在实施过程中,其存在的缺陷也显露出来,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修改的呼声越来越高,赔偿原则的讨论、精神损害赔偿是否应纳入赔偿范围等一些实质性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面对<国家赔偿法>的修改这一热点.本文着重探讨其中关于司法赔偿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