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使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发展,还必须使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更快▲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是要用实践对社会主义优越性进行第二步证明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运动,其优越性的标准必须在超越于体制特征的历史过程中去寻找.它蕴涵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之中,体现在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之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的合理性,本质上是同一的. 马克思是以历史评价来论证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而不是以道德评价来构画未来社会的蓝图的.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同空想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  相似文献   

2.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讲社会主义,就必须讲资本主义,必须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与斗争。斗争的结局,是社会主义必定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一、怎样看待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从它诞生起,就带有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必然结  相似文献   

3.
人类历史表明,一种生产方式代替另一种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其历史进程是漫长的。如果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所具有的社会矛盾加以具体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更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历史过程。翻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史册,我们就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更替,都充满着艰难、曲折、复杂的斗争。每一种新制度的确立到完善,无一不经过一个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这样,资本主义代替封建制也是这样。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算起,到资本主义在美国的确立,其间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进行了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历时48年,英国资产阶级专政才稳定了下来。法国从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第三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任何事物都是作为过程展开的。社会主义也是如此。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但是这种历史趋势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实现。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必然要经过复杂、艰巨、曲折的斗争。这不仅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从成熟走向衰亡是一个过程,而且还因为社会主义本身从新生走向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从广义上讲,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等诸方面,这些方面都各自作为一个过程发展着,相互联结着和渗透着。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初的南巡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他还指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这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正如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次王朝复辟一样,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  相似文献   

6.
从六个方面分析概括在当今世界现实中,作为具有超越资本主义和否定资本主义的物质、精神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意义的新社会文明因素因子,即实践中的活的社会主义因素因子,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生长的征象,尽管这些因素在其发展中仍然受到现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阻碍,但它也充分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是当今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否定资本主义之后建立起来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它应该也必然是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社会。社会主义的生机归根到底在于它适应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正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出发,不仅科学地论证了让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而且充分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而是在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在一个时期内,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显示得  相似文献   

8.
1990年11月28日—30日,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现将主要理论观点综述如下: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与会同志着重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 1.对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理解。要理解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科学理论,首先必须明确其理论特征和基本含义。它不是对社会发展过程、现象或程度的实证性描述,而是对内在于社会现象之中的铁的必然性的科学揭示。因  相似文献   

9.
当代社会主义需要研究的问題很多。诸如,怎样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暂时曲折,为什么“和平演变”能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得逞……要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就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去考察,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思考。一、必须改变那和局限于某一历史阶段看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学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信念的大问题。只要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以绝对的优势战胜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这一问题始终就有常谈的必要。但要谈得深入人心,坚定人们的信念,就需要有理有据,抓住实质。因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全面辩证的、历史的和具体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一、社会主义学说基本内容的科学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理论优越性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这一过程的普遍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设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容观必然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一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方式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这一切  相似文献   

11.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事实证明,在其母体的内部确实孕育着"新社会因素"。这些因素虽然还不足以使资本主义的性质得到根本改变,但作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社会因素毕竟在逐渐积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动摇,也要看到当代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将是一个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2.
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我们在做“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篇大文章时必然要遇到的哲学范畴。对此范畴理解得正确与否、深与浅都直接关系到能否做好这篇时代的大文章。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唯物史观的这对范畴。历史必然性是指社会历史现象发生的确定性;历史偶然性则指社会历史现象发生的不确定性。历史必然性一般是指历史长过程的发展趋势而言,历史偶然性是指这一长过程的具体实现形式的发生发展趋势而言,这是因为二者的根据不同。历史必然性的根据是历史长过程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的根据则是长过程中的非根本性矛盾。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制度必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这一代替将是一个长时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两种制度并存于一个地球上,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斗争。合作是相对的,斗争是绝对的。社会主义不可能自然地代替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也不能自动地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社会主义。在当前和今后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两种制度的斗争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和平演变和社会主义的反和平演变、抵制和平演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反击、抵制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是我们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在反和平演变的各种措施中,对外宣传工作(本文谈的主要是声音、图像,文字的对外宣传形式)起着重要的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这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 ,加强“三观”建设和增强“四信” ,必须注重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15.
[提 要]进入21世纪后的信息资本主义表现出垄断经济与称霸全球的新特征,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信息资本主义正在向信息帝国主义转变.从工业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信息资本主义向信息帝国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正如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信息资本主义也走向了信息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国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信息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应对信息帝国主义“硬霸权”和“软霸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依次更迭,资本主义又必然被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各个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客观过程。有人还在怀疑: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是否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呢?这个问题的实质是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起点太低,不符合整个人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国庆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成为亿万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回溯历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历史总是在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已经经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既要看到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也要看到其表现形式的变化。当前资本主义的体制困境,主要是金融领域和虚拟经济的局部危机,没有动摇资本主义的根基,甚至难以动摇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要充分估计资本主义的应变和调适能力,但也要看到其辩证性质和"创新"的特点。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要联系资本主义发展的大背景,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但在整体的低潮中仍有不少亮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具体道路和方式值得我们深入地反思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事物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在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和发展的。因此,讲社会主义,就必须讲资本主义,必须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与斗争。斗争的结局,是社会主义必定代瞢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处在相持时期。但由于资本主义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遇到了严重困难和挫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这只不过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暂时的曲折。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有时前进,有时迂回,甚至出现曲折和反复。尽管如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基本趋势,只能是向共产主义社会前进,而不可能是别的,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不会倒转的。但是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运动这个暂时的曲折中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社会主义面临的危险不仅来自帝国主义的武力颠覆,更危险的还是“和平演变”这一策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认识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性,弄清这场斗争的性质和特点,对于挫败西方资产阶级“和平演变”战略,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将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