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早期介绍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火炬已经在中国熊熊燃烧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华民族百年变革的沧桑中,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峥嵘岁月里,《宣言》的光辉始终照亮着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然而,《宣言》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最初为中国人所选择和接受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介绍到传播的曲折过程。第一个为寻求救国真理而阅读《宣言》的中国人据说是孙中山。1895年,孙中山在领导兴中会广州起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1896年9月,他由美国抵达英国伦敦。在这里,他除了悉心钻研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15)
<正>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湖北省委宣传部、武汉市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风云1927》,聚焦1927年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全景呈现了这一严峻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战略选择,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艰难转折过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这个由于环境极端险恶、仅仅开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0,(3)
正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毅然改变原定部署,率领余部进驻井冈山。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湘南起义部队与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和颁布了《临时政纲》《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等一系列法令法规文件,在中国革命法制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1915年到1921年是陈独秀寻求救国方案的重要转折时刻。以法美为师是其最初的结论,十月革命后,他开始转向走俄国人之路的新阶段。 以法美为师 陈独秀最早接受的是康梁的维新思想和主张,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康、梁的变法维新失败后,他东渡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自由平等学说,特别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学说,如卢梭的《民约论》、穆勒的《自由原理》、斯宾塞的《代议政体》等等。陈独秀深受其影响,思想逐渐由原来的改良主义转向革命的民主主义。陈独秀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他的行动和著作中。1915年前,他投身过辛亥革命,参与组织和参加过  相似文献   

5.
一、党史学学科矛盾的形成、发展及影响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初期,就已经开始有了党史研究和论著,如1924年陈公博写的《共产主义在中国》,1926年蔡和森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1927年瞿秋白写的《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1930年李立三写的《党史报告》、1931年华岗写的《中国大革命史》等等。但是这些研究工作,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研究主体来看,在党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革命,是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的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部分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参加的革命运动。当时,国共两党和广大群众都把这一革命称为国民革命。但1927年国民革命从胜利转向失败以后,这一革命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国民的构成也有很大的不同,革命的人民及广大群众,在为挽救革命失败而进行艰苦斗争的过程中,为弘扬革命正气,把国民革命改称为大革命。从那以后60多年来,中国大革命的称谓一直沿用到现在,并已成为人们用来称呼这一时期革命的习惯用语和专有名词。大革命这个称谓虽不尽科学和确切,但考虑到人们的习惯,我们这套丛书仍用这个称呼,命名为《中国大革命史丛书》。  相似文献   

7.
正"书呆子气"1902年,父亲出生在湖南衡山县南湾村一个富裕的乡绅家庭,名字取自《诗经》中的"桓桓于征"。25岁之前,父亲一直在青岛、上海、广州等地求学,读的是土木工程。他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希望当一名建筑师。然而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父亲看到"大好革命形势就这样被他们给毁了",气愤至极。父亲加入共产党,走出心爱的课堂,奔赴地处湖北南部深山的通城,参加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8.
1924年至1927年的中国革命通常被称为“大革命”。“大革命”提法在中国何时开始使用已无法细考。毛泽东1919年8月所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曾提到:“印度朝鲜,又起了若干的大革命”。可见“大革命”的提法早在  相似文献   

9.
正五四运动时期,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中国大地兴起了一场青年知识分子到法国勤工俭学的热潮。一大批有志青年怀着满腔热血,到欧洲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先后有数以千计家境贫寒的知识青年来到欧洲文明的中心法国,一面做工,一面求学。他们通过勤工俭学掌握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立志归国后通过"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办法,使中国富强起来。踏上留法之路1912年,吴玉章、蔡元培、李石  相似文献   

10.
周笑洒 《党史文汇》2017,(10):57-60
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萌芽时期是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27年7月大革命失败。在这一阶段中共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明确了革命的领导权、动力、对象、性质、目标、前途等一系列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写了很多著名的文章来阐述他的革命理论。其中最具代表的是:1925年12月写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冬写的《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  相似文献   

11.
193 6年 7月至 9月 ,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诺共有 5次谈话 ,分别是 7月 1 5日关于外交问题的谈话 ,7月 1 6日关于抗日战争形势和方针问题的谈话 ,7月 1 8-1 9日关于内政问题的谈话 ,7月 2 3日关于特殊问题的谈话 ,9月 2 3日关于联合战线问题的谈话。这些谈话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科学预见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 ,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查阅了记载毛泽东与斯诺谈话的《救国报》、《救国周报》、《今日红军》、《抗战必胜论》、《毛泽东访问记》、《毛泽东抗战言论全集》、《毛泽东抗战言论集》、《中国红区印象记…  相似文献   

12.
(一)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发表于1927年3月,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了答复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各种责难,坚决支持正在兴起的农民革命运动而写的。当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正在胜利发展。从广东出发的北伐军,打到了长江流域,占领了半个中国。工农群众运动蓬勃发展。惊天动地的农民革命斗争,在全国各地猛烈地开展起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表现得更为显著。拿湖南来说,从北伐军进入那里到第二年1月,农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对矛盾问题的精髓的论述,是他在长期革命实践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中国国情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并认真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而提出来的。对中国社会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矛盾理论的首要条件。1927年初,中国革命发展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正>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后,在白色政权包围之中建起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了促进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运动。井冈山的土地革命最早是从调查研究开始的。调查内容包括田地分配、地租、地价、工价等,还制定了土地调查登记表。1927年11月到1928年5月间,毛泽东深入到宁冈、永新、遂川等县的广大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并写下《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个调查报告。他经过调查发现,罗霄山脉中段是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地方,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却相当残酷。  相似文献   

15.
《党建》2001,(2)
简介:这首歌是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人民用当地的民歌《八段锦》填词改编而成。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0年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工农政府。这首革命民歌以欢快明朗的音调,反映了那个革命时期热火朝天的革命斗争,洋溢着饱满的革命热情。€八月桂花遍地开  相似文献   

16.
赵兆 《世纪桥》2005,(4):46-47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在法国巴黎出版发行的《救国时报》对开4版.开始时每月出版4期,主笔吴玉章。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主张组织抗日联军.不分党政派别,联合一致.共同抗日。时常刊载中共中央文件及党内领导同志撰写的文章,还有国际、国内革命运动发展状况的通讯、消息等。该报创刊号明确指出.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条件下,中国的唯一出路.就是全民族一致对外,建立全民救国的联合战线。  相似文献   

17.
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进军西南,邓小平戎马一生。他既能上阵破敌、功勋卓著,也曾治国安邦、下马编书。“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硝烟弥漫的前线,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满图书和杂志,如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等。1970年,在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后,正下放江西参加“劳动改造”的邓小平,及时委托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当收到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些精神食粮后,他非常高兴,彻夜研读。除了军功、政绩之外,邓小平与新闻出版事业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南靖县委党史研究室、南靖县老区扶贫促进会编纂的南靖革命故事《树海风涛》,在纪念建国50周年之际出版。该书由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老红军童小鹏题写书名,共收入革命故事51篇,约24万字,再现了南靖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1927年中共南靖特支成立,到1949年  相似文献   

19.
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寻路》,是继《解放》《辛亥革命》之后又一部由“天津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剧真实生动地展现了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至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五年间,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为中国革命闯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前人从未走过的独特胜利之路的艰难历程。在长达44集的电视剧《寻路》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于艰难困苦中奋斗探索,历经各种曲折险阻,最终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胜利之路。  相似文献   

20.
《北京支部生活》2006,(10):23-23
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开始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组织和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