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云燕 《党课》2012,(11):57-6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数据,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对党政机关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然性、隐蔽性、紧迫性、复杂性、广泛性、互动洼的特点,常常真假难辨、是非混淆,因此,  相似文献   

2.
当今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网民通过互联网这个有效平台表达诉求,针砭时弊,建言献智,舆论监督,推进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战斗性最明显、最集中的体现。运用舆论监督、干预社会生活,开展新闻批评,揭露和抨击不良社会现象,针砭时弊,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无法回避新闻舆论监督对诸多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舆论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舆论监督正以其灵活、高效的形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官员在舆论监督这道"紧箍咒"面前,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慌症。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新闻用语在国外各种新闻类著作中,都没有“舆论监督”这个词,因此,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用语。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重视舆论监督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各家新闻单位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推动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许多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以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高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无法回避新闻舆论监督对诸多事件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舆论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民主与法治建设步伐的加快,舆论监督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但是,与新闻媒体有关的法律纠纷也随之大量出现,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推进我国舆论监督法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王中化 《求贤》2009,(1):13-1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网络在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写博客、发帖子、上网交流已成为许多民众关注社会、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民意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迈向新台阶提供愈益广阔的平台,网络的“舆论场”作用也日益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公众通过作为舆论载体的新闻媒体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广泛的社会监督的一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新闻侵权诉讼也随之增多。据有关资料介绍,仅2001年一年中,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新闻侵权诉讼就达一千多件。对此,不少新闻工作者忧心忡忡,认为现在搞舆论监督犹如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惹上官司甚至掉下深渊。对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增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好事或是坏事。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其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11.
秦刚 《新湘评论》2009,(8):25-25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它指导着实践,也引领着社会生活。当社会处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候,当新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候,当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歧见迭出的时候,人们就特别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对话和沟通。但很多时候,本来是阐释社会生活的理论,内容和话语却远离人们的生活,给人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觉,使人们不得不敬而远之,甚至产生腻烦。让理论走进生活,用大众化的语言说清大家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秦刚 《学习导报》2009,(8):25-25
理论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它指导着实践,也引领着社会生活。当社会处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时候,当新观念、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候,当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歧见迭出的时候,人们就特别需要进行理论上的对话和沟通。但很多时候,本来是阐释社会生活的理论,内容和话语却远离人们的生活,给人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觉,使人们不得不敬而远之,甚至产生腻烦。让理论走进生活,用大众化的语言说清大家关注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生活要有序发展,既要有“自律”,也要有“他律”;既离不开自我约束,也离不开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一门科学,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而舆论监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的公开性、传播的快速性、影响的广泛性、揭露的深刻性、导向的明显性、处置的及时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得它虽然没有强制力,但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却极具威慑力。  相似文献   

14.
《学习月刊》2013,(21):20-2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推进,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又一新的舆论监督方式——网络监督应运而生。网络作为后来居上的第四媒体.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反腐也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反腐模式。如何积极科学应对网络涉腐舆情.使之转化为助推反腐倡廉工作的“正能量”.成为当前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一项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成为新闻传媒在新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多年来,我们通过舆论监督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的落后的、消极的阴暗的、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与揭露,并通过新闻传媒对那些不正之风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对推动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也无庸讳言,在舆论监督中,由于一些同志对党的舆论导向,国家的政策法令,以及事实的调查研究等方面重视不够,加之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粗疏而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  相似文献   

16.
张洪兴 《理论学刊》2007,4(6):60-64
社会生活活动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生活力和社会生活关系构成社会生活活动的主要内容。社会生活力与生活关系的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生活方式,两者矛盾的不断解决推动生活方式和社会生活活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不仅是宪法赋予媒体的权力,也是媒体尤其是党报增强权威性,鞭挞假恶丑,伸张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因此,各级党报都十分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并且把它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紧抓不放。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的舆论监督呢?实践告诉我们:准、狠、稳,是舆论监  相似文献   

18.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监督,广义上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本文所述的就是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针对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报道最新事态,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监督,传播舆论,引导舆论,形成舆论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家企业,一个品牌,之所以能融入社会生活,能走进消费者心智,首先的、也是最主要的,即在于它具有一种饱含社会人文关怀精神的"人性化特质",同时也在于它确立了一种已深深植根于社会大文化之中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企业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在市场经济中这些新阶层人士也呈现多样性的变化。作为执政党有必要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