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公共场所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发展和演化有其规律性。依据风险理论和事故致因理论,从城市公共场所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致因机理及人群运动规律和事故发展演变规律方面分析发现,拥挤踩踏事故风险与场所聚集总人数、现场滞留人数、死亡人数及事故触发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人群聚集是大型活动事故风险产生和发展演变的根源。应预先了解人群结构,严格控制人群流量与密度,及时疏导拥挤人群,提升人群安全能力,从人群管理方面加强对城市公共场所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国内聚焦     
教育部紧急通报要求各地防止发生踩踏事故11月30日,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五小学29日发生的拥挤踩踏事故,教育部办公厅发出紧急通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要强化学生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的安全管理、迅速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立即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切实防止踩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
唐钧  宋炜 《中国减灾》2024,(3):38-41
<正>在所有安全中,生命安全最为重要。大城市人流密集,各类活动众多,加大了安全隐患,累积了不确定风险,哪个环节稍有纰漏,就会酿成意外。其中,踩踏事故在公共安全空间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事故形式,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作者结合“人、地、物、事、环、管”六要素深入分析踩踏事故的深层致因,总结踩踏事故的防控机理,从风险识别、根源治理、关口前移、风险干预、权责明确与安全文化这六个角度综合提出踩踏事故的全方位防控对策,以期为读者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踩踏事故,是指在人员聚集中,特别是人群产生拥挤移动时,有人意外跌倒后,后面不明真相的人群依然前行,对跌倒的人产生踩踏,因惊慌而加剧人群拥挤和导致更多的人员跌倒,从而恶性循环,引发群体踩踏伤害的意外事件。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15起踩踏事故。其中,8起发生在学校,2起发生在地铁内,3起发生在有组织的大型活动中,还有1起源于地震灾难。2014年12月31日夜,上海外滩发生踩踏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9,(24):10-11
湖南育才中学发生重大踩踏事故 12月7日,湖南湘乡育才中学发生造成8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的重大踩踏事故。在8名罹难学生中,有7名男学生,1名女学生,年龄在11岁至14岁之间,在26名伤者中,5人伤势较重。该事故发生在12月7日21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事发教学楼共有四号楼梯,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04-106
厦门PX项目启动 公众理性参与;一位军人感动一座城市;重庆家乐福踩踏事故;宜万铁路滑坡事故;山西洪洞矿难;  相似文献   

7.
《时事资料手册》2010,(1):105-106
2009年12月7日,湖南省湘乡市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截至当日,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当日晚,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因1人跌倒导致拥挤,引发踩踏事件。  相似文献   

8.
张靖 《中国减灾》2012,(1X):13-13
<正>可能导致踩踏事故的原因1.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相似文献   

9.
新闻闪回     
《观察与思考》2006,(3):10-11
香港迪士尼拒绝游客入园;美《防务报告》渲染“中国军事威胁”;埃及客轮红海沉没;近年来发生的重大沉船事故;伊朗重启核燃料设施;菲律宾发生严重踩踏事故。  相似文献   

10.
在“三聚氰胺牛奶”事件中,“问责风暴”再次刮起。这是近年来继非典、开县井喷和北京密云踩踏事故之后,中国政坛掀起的新一轮“问责风暴”。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月21日上午,外滩踩踏事故调查报告发布。在报告中,有两项内容颇为引人注目:一是事故原因,二是对11名责任官员的处分结果。公允地说,这份在事故发生第21天形成的报告和处理结果,比较专业。令人触景生情的调查报告背后,是这样一则惨痛故事:在夺去58位公民宝贵生命的住宅楼火灾事故发生近50个月之后,同样是在享誉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又有36位公民的生命凋零在2014年至2015年跨年活动的踩踏事故中。这36位逝者,年龄最大的37岁,最小的才12岁。与58位公民生命的消逝让公众的痛惜幻化为上海一度成为一片花海一样,人们同样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2月7日晚9时10分到30分之间,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学生踩踏事故,8个花季少年不幸罹难,青春的脚步终止在一个只有5.5平方米的楼梯拐角处。  相似文献   

13.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2007年11月10日8时20分,家乐福沙坪坝店在自行组织的10周年店庆促销活动中,发生挤压踩踏事故。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14.
中心城区高楼林立,基础设施纵横交错,水、电、煤气、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密布,这是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写实图景,也是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真实写照,但在超速推进的现代化表象之下,风险隐患也频露端倪。火灾、水灾、地质灾害、恐怖爆炸、踩踏事故、城市流行病灾、高新技术事故、工程质量事故、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无不是上海这个现代化城市的‘致灾因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4年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前人流量变化规律及人群运动趋势;分析了节日期间北京市三个重点场所人流量变化情况及人群分布。面对城市密集人群的安全管理,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管控路径,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地理位置服务(LBS),实现对人群分布和人流运动趋势的有效监控和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16.
《半月谈》2005,(3):93-95
8名在伊拉克被挟持的中国公民平安获释;政治局会议研究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问题;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印度踩踏事故死亡人数超过300;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举行;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踩踏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做出重要批示: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查明原因与相关责任人,并吸取其中教训。上海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早前已举办各种较大赛事,理应具备丰富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经验与较高应急处理能力,然而却出现惨痛的踩踏事件。踩踏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但伤害极大,为此必须切实分析反思上海踩踏事件,使我国城市安全管理警钟长鸣。一、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反思(一)活动风险评估分析缺乏  相似文献   

18.
1月12日,麦加圣地再次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酿成了至少362人死亡、300人受伤的悲剧。对此,《新京报》刊发社论《麦加惨剧再次警示节假日公共安全》,指出现代政府在公共安全与危机治理方面应当关注的几大环节:科学的防控、疏导、调配以及信息的及时告知。对此,笔者表示赞  相似文献   

19.
温家宝总理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听取监察部关于川东井喷事故、北京密云县元宵节踩踏伤亡事故和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事故调查情况的汇报,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现已查明,这三起特大事故都是责任事故,有关领导干部对此负有重要领导责任。事故调查组建议对三起事故涉及的68名责任人作出处理,其中移交司法机关处理13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及组织处理55人,同意接受马富才辞去中石油总经理职务。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省长洪虎在此之前就火灾向全省人民道歉,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多次提出引咎辞职,表现出了可贵的政治良知和素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下人行通道具有人流量大、通道使用者社会情况复杂、空间有限、封闭性等特点。如果在地下人行通道人流量高峰期发生严重暴力性事件、恐怖袭击或者踩踏事故,由于人流量大、通道空间小、现场位置特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当前地下人行通道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预警与预控、强化现场处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