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9,(2):41-41
2008年1月至11月,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5.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5万名,打掉制贩毒犯罪团伙1291个,缴获海洛因3.91吨。全国共破获非法买卖、走私制毒物品案件1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6名,缴获易制毒化学品748.1吨。去年,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完善打击毒品犯罪机制,堵源截流和缉毒执法取得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2.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8,(7):81-81
2005年以来,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4.4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7.4万名,其中,逮捕14.9万名,起诉14.7万名,判刑11.7万名;共打掉贩毒团伙2544个,摧毁制毒厂点259个,铲除非法种植罂粟1524万株;缴获海洛因17.5吨、冰毒及其片剂19.7吨、鸦片5.2吨、摇头丸500万粒、氯胺酮10.5吨。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在安徽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指导协调下,在合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芜湖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蚌埠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4个月的艰苦侦查后,成功破获了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2005·04·18”特大制贩氯胺酮毒品案,抓获董辉、吴显明、刘军等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K粉22.5公斤、毒资40余万元,查扣制毒设备1套、轿车4部,冻结涉嫌用于制贩毒人民币存款70余万元。  相似文献   

4.
一伙11人组成的大毒枭集团,长年活跃在广东省深圳市以及周边地区,并在江门市建立了一个制毒工厂。今年9月3日,深圳警方历经一年多,终于将11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缴获毒品冰毒约102千克、海洛因约16.3千克、麻古约4.4千克、大麻脂约0.5千克及涉案车辆两台。其中,在江门市某村捣毁一制毒窝点,缴获冰毒约97.5千克、制毒原料及制毒工具一批。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在安徽省公安厅禁毒总队指导协调下,在合肥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芜湖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和蚌埠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4个月的艰苦侦查后,成功破获了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2005·04·18”特大制贩氯胺酮毒品案,抓获董辉、吴显明、刘军等5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K 粉22.5公斤、毒资40余万元,查扣制毒设备1套、轿车4部, 冻结涉嫌用于制贩毒人民币存款70余万元。  相似文献   

6.
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的变化与打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总根 《政法学刊》2008,25(6):70-74
近年来,我国制造新型毒品的违法犯罪从无到有,不断发展蔓延,制造新型毒品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成为这类犯罪的首选。在打击制造新型毒品犯罪活动的十多年中.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在这三个发展阶段中,制毒技术、制毒地点选取、制毒规模、制毒原料等发生着悄然变化,这些标志着新型毒品制造技术得到了提高。面对新的变化,缉毒理念需与时俱进、立案时应进行财富调查、办案时应追缴毒资、擒贼须擒王的同时还要竭力抓获制毒师傅、实施案件倒查查清易制毒化学品的来源。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7.
毒品及毒品鉴定(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3 毒品检验鉴定概述毒品的检验鉴定是一种诉讼行为 ,它是在法律的规范下 ,由具有毒品鉴定专门知识的人 ,使用科学的方法 ,对涉及毒品犯罪案件的有关样品进行提取、分离、检验、最终出具结论性意见 ,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 ,为案件审理提供证据。3 1 毒品鉴定的检材收集涉嫌毒品犯罪案件的检材类型多种多样 ,既包括可疑毒品本身 ,又涉及与毒品犯罪案件相关的一些制毒工具、运送工具、吸毒工具等。有些检材来源于涉及毒品的盗窃、抢劫、交通管制、凶杀等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此外 ,在破获地下制毒工厂的案件中 ,还需要对用于毒品合成的易制毒化…  相似文献   

8.
合成毒品中间体是合成毒品制造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不法分子为规避刑法适用细化分 工进行分段生产,这是毒品斗争面临的新形势,也对毒品刑法理论和刑事治理提出了新考验。在当前 法律框架下,合成毒品中间体的法律属性不明,司法实践中定性困难、同种行为不同罪或同罪不同罚、 罚不当其罪等现象时有发生。应首先依照法定程序将其作为制毒物品列入管制,对此类犯罪以非法生 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或走私制毒物品罪定罪量刑;从长远看,应通过修改相关刑法规范、增设新罪 名加以有效规制,阻断可能引发的新型毒品犯罪蔓延。  相似文献   

9.
冯伟 《法制与社会》2011,(12):12-13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公安局禁毒工作和全国各地一样,紧紧围绕禁毒工作,坚持“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抓毒枭”的侦察工作思路,严打各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2010年,全市破获涉毒违法犯罪案件152起,其中毒品犯罪案件60起、毒品违法案件92起;抓获涉毒违法犯罪人员98名,其中毒品犯罪嫌疑人员58名,毒品违法人员40名,强制隔离戒毒135名,缴获各类毒品725.38克。  相似文献   

10.
本刊第七期“焦点瞬间”栏目,曾以“广东破获新世纪首起制毒大案”为题。披露这起轰动全国制毒大案的侦破内幕。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这起由广东省佛山市检察院参与查办的“新世纪广东第一制毒大案”首批15名案犯已经判决,其中5人已于6月26日被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1.
2011年3月27日上午,南宁市公安局通报该局禁毒支队近期侦破的9起特大毒品专案. 笔者获悉.从2月下旬至3月24日,仅1个月的时间里,南宁警方禁毒部门破获特大贩毒案7起,制毒案1起.  相似文献   

12.
10月底,公安部指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统一行动。成功破获全国首例特大网络吸贩毒案。查获违法涉毒犯罪嫌疑人12125名。缴获毒品308.3千克。  相似文献   

13.
2002年8月21日以来,驻马店市警方成功破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最大的毒品犯罪案——“8·21”特大系列贩毒案:共抓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86人,已批准逮捕72人;收缴各类毒品43.83千克,其中海洛因1.56千克,吗啡16.57千克,鸦片16.7千克,其他毒品9千克;制毒原料38千克;没收毒资70余万元,扣押犯罪嫌疑人涉案财物价值折款计170余万元。现初步查明,2000年以来,该贩毒团伙涉及河南、云南、贵州、广西、安徽、陕西、天津、内蒙古等八省、市、自治区。此案共交易毒品400余次,交易量达546.79千克。此案的侦破,切断了驻马店市贩运毒品的10条通道,摧毁加工毒品窝点12处,端掉毒品中转站8个,打掉贩毒网络20个,破获毒品案件350余起,沉重地打击了涉毒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基本摧毁了驻马店市的毒品犯罪网络。此案的侦破得到了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公安部为此发来专电,向驻马店市公安机关表示祝贺和慰问。  相似文献   

14.
一、判断某种物品是否为制毒物品,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为制毒物品的,即使该物品可以用于制造毒品.亦不能将其认定为制毒物品。 二、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构成走私制毒物品罪必须要求行为人具有明知是制毒物品而走私的犯罪故意。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道所走私的物品是制毒物品,且其走私目的系用于正当生产经营,则即使该物品可以用于制毒,亦不能认定行为人具有走私制毒物品的犯罪故意。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5,(5):13-19
随着国际毒品形势的变化和毒品违法犯罪的增多,毒品犯罪分子开始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毒品交易,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了无穷的灾难。2001年,联合国麻醉品管理局就向全球发出警告:"毒品正通过互联网销售,私人聊天室正被毒品商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正面临着毒品的威胁。"2011年10月,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统一行动,成功侦破了我国首例利用互联网视频交友平台进行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的"‘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8.31"案件涉及我国31个省区市,查获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12125名,破获制贩毒案件496起,打掉制贩毒团伙144个、吸毒窝点340个、制毒工厂(点)22个,缴获毒品308.3千克。"‘8.31’特大网络吸贩毒案"的成功侦破,敲响了我国互联网涉毒犯罪监管的警钟。  相似文献   

16.
谈互联网上毒品犯罪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因其现代化、科学化、高效率、高覆盖及无国界等优点,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不法之徒进行犯罪活动提供了契机。目前通过互联网订购、销售毒品、进行在线毒品交易、提供制毒配方等互联网上涉毒案件已出现,网上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毒品犯罪的最新发展动向,引起各国政府及执法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7.
警坛风云     
禁毒人民战争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特别是国家禁毒委 员会部署开展禁毒人民战争以 来,各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认 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 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和周永康同 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迅速组织开 展禁毒人民战争,毫不手软地打 击各类毒品犯罪活动,取得了显 著成效。今年1至7月,全国共破获 毒品犯罪案件50487起,抓获毒品 犯罪嫌疑人37155名,缴获海洛因 4430千克、冰毒2182千克、摇头 丸37万余粒、易制毒化学品137 吨,强制戒毒167994人次,劳教戒 毒38115名。与去年同期相比,冰毒 缴获量、摇头丸缴获量、易制毒化 学品缴获量、强制戒毒人次、劳教 戒毒人数分别上升了9. 5%、54%、 280%、2. 2%和5. 3%。政府法制  相似文献   

18.
<正>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有关毒品管制法规,非法从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其他与制毒、贩毒、吸毒有关的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大陆,毒品犯罪本早已禁绝,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贩毒集团的不断渗透,将大量毒品从“金三角”地区偷运我国转运境外,使我国深受其害:毒品犯罪死灰复燃,贩毒、吸毒活动呈迅速蔓延之势,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现象也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形势亦十分严峻。据报道,1991、1992两年破获的制贩毒品案件有22,050起,缴获海洛因6409公斤,鸦片4661公斤,逮捕毒品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9.
防止制毒物品被用于制造毒品,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成为各国政府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环节。严厉打击制毒物品犯罪绝不姑息,分析我国惩治制度物品犯罪存在的问题,以更好的遏制制毒物品犯罪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新型毒品的使用以青少年为主体,由主城向郊县、郊区蔓延,并已在吸食者中形成新型毒品亚文化圈。新型毒品在生产方面以当地生产为主,向周边乡镇转移。制毒组织以多人入股为主。制毒方式以高技术性、规模化生产为主。因此,在新型毒品的禁毒斗争中需要调整过去针对传统毒品形成的思路和方法,改变以往的禁毒宣传模式,制定、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明确相关单位职责,协调各单位职能,调整人员配置,加大力度强化易制毒化学品的控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